“人工天河”红旗渠

小车顺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旋上太行山。下车,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绕山而来的石砌水渠,沿着宽约1米装着护栏的渠边石道前行,身旁,半渠清清的碧水静静地流着,无声无息;靠渠道,几艘旅游小艇静静地停泊,不摇不动。仰视,在淡云漂浮的悬崖峭壁上,仍有部分游客在游览观光,我不由目瞪口呆,红旗渠,就是从那百丈悬崖上,辗转盘旋慢慢流淌到我的脚下的–红旗渠,是名副其实的“人工天河”啊!我的耳旁突然响起纪录片《红旗渠》那震撼天地的壮歌:“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我身处半山腰,渠水上下,依然是陡峭的石壁、石崖,水流经过的地方,依然是石道、石洞……在这没有羊肠小道的巍巍太行山上,在没有一架先进开掘设备的六十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是凭着什么巨大动力。开凿出这样一条“人工天河”?

河南省林县,自然灾害之多,已不绝史册;而千百年来干旱缺水,更是远近闻名。自明朝正统元年起,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514年中,林县曾发生过自然灾害100多次,因大旱绝收的有30多次,其中发生人吃人惨状的就有5次。

由于十年九旱,老百姓平时都不洗手脸,长年累月不洗衣服,只有在婚丧嫁娶这些大事的时候,才舍得去缸里舀出一点点水来,全家人合用一个洗脸盆,你洗完了我洗。洗完了的水,或是给牲口喝,或者浇菜,也不舍得倒掉。当地流传一个说法,林县姑娘嫁人“不图你的万贯家产,就图你有水洗脸”。

民国初年,林县任村桑耳庄是个典型的缺水村。有一年大旱,村民必须走10多里山路到黄崖泉挑水。大年三十,桑耳庄的桑林茂老汉,为了全家能在除夕吃上一顿饺子,起五更爬上黄崖泉去担水,可是泉水只剩下香头那么粗,远道而来担水排队的人很多,一直到天黑才接满一担水。腊月刚娶进门的新媳妇心痛老公公,在家等着老公公担水回来煮饺子,左等右等不回来。等到天黑,心急火燎,出门迎接,在半路上见到了挑水回来的老公公,接过水担,天黑山路陡峭难行,新媳妇小脚一滑,桶倒水流。新媳妇回到家,羞愧难当,一时想不开,竟然在自家一声不吭地悬梁自尽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桑林茂怀着满腔悲愤埋葬了儿媳妇,领着儿子,冒着满天风雪,踏上了漫漫的逃荒路……一担水,断送了一个新媳妇的性命!

20世纪60年代,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按照林县人民的意愿和呼声,决心修建红旗渠,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为民造福。

按照程序,得请示上级呀!上级的答复很坦率:“没有钱、没有粮,要修就需要县里自己解决。”林县人不能永远吃缺水之苦。他们勒紧了裤腰带,群众自带口粮,自背工具,目的只有一个:宁可苦干,不可苦熬。

1960年2月,当时正逢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县只有290万元财政储备金、粮食3,000万斤、水利技术人员28名的整个林县,动员起来,十万民工开进了太行山。也就是从那时起,林县人民开始与命运抗争。修渠民工找不到合适的住宿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薅把茅草当铺草,几块破布做房顶,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在10年的修渠中,住地再难再苦,可是整个工地上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子。

青年洞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修建这个洞时正值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干部民工口粮很低,每人每天仅有六两口粮,为了填饱肚子,他们上山挖野菜,下河捞河草充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

国家为了休养生息,让全国各地的重大项目一律下马,并且派来工作组检查。红旗渠工地上,只好派出哨兵,远远望到工作组,就立即停止放炮、打钎、凿石,躺在偏僻处躲藏。工作组一离开,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与天斗,与地斗,还得与人斗,底层人尝到的只有的无奈和涩酸……

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了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用铁锤和钢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可堆成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林县各个乡镇,建成后,形成了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了修建红旗渠,共有81名林县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256人重伤致残。为了林县百姓日月,他们甘愿奉献一切。林县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就了当代万里长城。不论是年仅27岁就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吴祖太,还是飞石崩掉三颗门牙的除险队长任羊成,甚或绽放出灿烂笑容的铁姑娘的浮肿脸庞,都告诉人们:那个年代虽然贫困,但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无比富足。这一个个数字和事迹,都清晰地映照出林县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畏的英雄大境界,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种精神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闪耀着人文精神与理想主义的光芒。

红旗渠不仅给林县带来了殷实福祉,同时吸引来众多的参观者,也为发展争取到资金。红旗渠竣工后,因外宾参观不便,时任副总理的李先念视察时让修建渠边道路。林县无钱,中央拨给200万;林县只用了130万,将剩余的70万退回。周恩来等中央和国家领导陪第三世界外宾参观后,那些外宾无颜再张口要支助,为国家节省外援上百亿元!红旗渠,带给世人的深沉思索和巨大启迪是不可限量的!

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的举世瞩目的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英雄精神的聚焦,是中华民族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

林县历史上修渠者不乏其人,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当时全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但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十分低下,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林县百姓懂得感恩,就是那位为林县人兴修水利的谢知县,仅仅修了一条宽一尺的石板水渠,百姓还为他修了座庙,把他当成菩萨供奉祭奠。1954年,26岁的杨贵被河南省委派到林县当县委书记,直到197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调他去公安部工作为止,他在这个太行山深处的林县前后工作了19年。19年,他带领林县干部群众,创造了一项震撼世界的水利奇迹!

这样敢于完成造福子孙后代壮举的人民公仆,不需要百姓为他修庙塑像,太行山上的崖石,就是一座千秋万代永不变色的高大纪念碑;奔流不息的渠水,就是一部光华闪烁声音铿锵的壮丽赞美诗;年年丰收的庄稼,就是林县百姓发自内心的感谢词!

假如每个省有一半县委书记、县长能像杨贵、李贵那样一心为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就能指日可待吗?!(文/吴树民,2016年12月18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