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醫生的經歷

據說我小時候弱不禁風,一受涼就生病。母親是個高齡產婦,不知是否與此有關。生了病,母親就和我坐著馬拉的車去看一個中醫,還記得他姓麥。中藥味道很苦,不好受,但有陳皮梅或乾葡萄做佐料,也甘心情願。有時只患上一些感冒,沒有必要去看這個中醫,由父親開藥方,因為他在藥材店打過工,懂得一些醫學常識及山草藥的功能。一次意外跌倒弄傷了下體,父親帶我去看一個越南醫生,這是第一次看西醫。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去看一個鉄打大夫,他用力將我扭曲的手臂拉回原位,痛得我大叫一聲,眼淚直流。

我十九歲就開始工作,直到五十三歲退休。由於工作壓力,經常生病,尤其是在我進入管理層之後,是我患病的高峯期。嚴重的鼻竇炎一直在困擾我,工作一忙鼻竇炎就發作,每年幾次,苦不堪言。每個專科醫生開出的配方都有消炎藥,其副作用可能到了今天仍然存在。我也曾經接受過兩次外科手術,但鼻竇炎仍然復發,揮之不去。在退休前的一段日子,我兩地(香港及馬來西亞)奔波,忙得不可開交,竟然患上帶狀疱疹(shingles)。幸好及時發覺,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退休後來到加拿大定居,生活休閒,而且增加了運動的時間,身體逐漸變得強壯起來,是始料未及的收穫。鼻竇炎只出現過幾次之後就不再復發,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可能。不過為了應付不時之需,我仍然需要一個固定的家庭醫生來照顧我的健康。她是個年紀比較大的西婦,不久之後就退休,由一個年紀較輕的女醫生接手。

新的女醫生可能經驗不足,曾經發覺我心電圖的弧線不尋常,就立即將我轉送到一個心臟專科醫生跟進,結果只是虛驚一場。另一次她發覺我血液中的鉄蛋白比正常標準較高(Ferritin 550左右),就懷疑我患上肝臟肥大症,將我轉送到一個內科專科醫生覆診。這個專家二話不說,就替我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Scan)測試,結果也是平安無事,但我對造影劑(IV contrast media)敏感,面部突然腫脹起來,十分可怕,必須到急診室求診。我發覺這都是醫生缺乏經驗,矯枉過正的治理方式,對病人毫無好處。

我現在的家庭醫生是個華裔中年人,姓趙,經驗豐富,能說廣東話及普通話,溝通非常方便。他知道我有有輕微的心率不平衡問題,也知道我鉄蛋白略高於正常水平,但都沒有主張做各種這樣及那樣的測試。以前的女醫生曾經為我做過兩次結腸鏡檢查(colonoscopy),也替我做過幾次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測試(PSA),但出來的結果都是正常的。趙醫生似乎不擔心我會有這些問題,是以豐富的經驗來診斷還是疏於職守呢?

我將這些經驗和朋友分享,以下是他們的回應:(甲)我的家庭醫生是個八十年代的本土人,十分前衛的作風,特別小心使用抗生素。因為這不屬於主流的意見,所以很耐心對我解釋他的決定。與他同一年代從崇基醫學院畢業出來的校友,則非常濫用抗生素,完全不保守。我的新醫生也是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她不介意使用抗生素,但並不濫用。(乙)我的家庭醫生在1978年畢業,現年大概七十二歲左右。很投入工作,每週開診六天,星期日也回診所檢查檔案。最近曾經接受更換膝蓋手術,在復原期間仍照常接受電話診症,也按時為病人向藥房發放配藥方,是個非常負責任的醫生。

據聞很多家庭醫生感覺不受到社會重視,也不願意擔任較長時間的工作,只希望做專科醫生。很多醫科畢業後選擇做科研的工作,可按時上班,按時下班,或選擇到小城市執業,比較受人尊重。擔任家庭醫生,責任很大,與酬勞不相配。擔任急症室的醫生就少了這個後顧之憂,因為沒有「手尾」跟。是耶非耶,我不敢肯定。(2023/4/24)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