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GDP增4.5%

4月18日,中国统计部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2.2%。多家机构此前预测中国一季度增长3.8%-4%,官方数据4.5%超过预期,反映出复苏的力度。但还未及全年5%的增长目标。经济学家则关注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达到19.6%。中国新冠疫情时期封锁最严重发生在去年二季度,经济受影响也最大,因此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速可能因为低基数效应而大幅增长。

超出预期
路透社调查的预测值是4%,中国媒体财新的预测值是3.8%,分析公司ING的预测值也为3.8%。中国一季度数据反弹最强劲的是消费。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而去年四季度为-2.7%。回弹力度明显。其中餐饮业收入12,136亿元,增长13.9%;相比之下,商品零售10,2786亿元,增长4.9%。

汇丰银行在发给BBC中文的邮件中分析,增长的助力来自于消费的迅速恢复,特别是服务业,因此是一个更有潜力的复苏。该行还特别提到汽车行业的表现——在地方政府补贴和汽车制造商降价的支持下,汽车产量在3月份也出现了同比13.5%的反弹,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强劲(同比增33.3%)。外贸数据也出乎市场意料。

一季度中国外贸总额9.8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如果分拆来看,复苏的趋势比较明显——今年1月进出口同比下降7%,2月增长8%,3月大幅提升15.5%。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达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对此,经济学人智库(EIU)分析认为,令人惊讶的是,出口是外贸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但进口几乎没有增长,这意味着这一轮复苏主要在国内,其他国家还未感受到中国经济复苏后的溢出效应,也未传递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

投资的表现则有些分化——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制造业投资增长7.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8%。楼市还在之前一轮的打压中喘不过气来。ING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彭蔼娆(Iris Pang)向BBC中文表示,考虑到今年前两个月基建投资增长9%,没有想到基建投资会放缓到一季度的8.8%,虽然三月的基建投资有所放缓,但仍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的增长会更快,因为3月份贷款额强劲增长,而其中大部分会用于基建。

结构性问题
从数据来看一些结构性问题也浮现出来。汇丰银行提到,复苏仍然是不平衡的,因为房地产投资尚未完全稳定,而私人投资增长则下降到收缩区域。因此,中国政府将需要保持警惕,提供持续的政策支持,以维持复苏势头。彭蔼娆也提到楼市,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萎缩5.8%,但住宅物业销售同比增长7.1%,可能是由于市场上有大量住房库存,也表明一些购房者正在恢复信心。如果预售的房屋被市场消化,房地产开发商应该能够在2024年从房屋销售中获得新的现金流。

消费虽然强力反弹,但也存在结构性问题。经济学人智库(EIU)观察到,珠宝和娱乐用品等可自由支配的商品(discretionary items)消费的高涨,代表中高收入群体引领家庭消费反弹。而低收入群体可能被甩在后面,因为他们的收入在疫情封锁期间受到严重打击,但该机构预计,随着放开后的积极影响会产生“渗漏效应”,这部分消费将在随后的几个季度里恢复。

“渗漏效应”来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的理念。里根通过建立”小政府”,减少开销、降低税收,不搞财富再分配,有钱人虽然会因此更富有,但他们会加大消费和投资,财富由上渗漏而下,最终使各阶层受益。经济学人智库认为,在诸多结构性问题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青年失业率(达到19.6%),尽管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但青年失业率仍在上升。这导致了经济的低效率,并可能给政策制定者带来长期头痛。

二季度预测
虽然一季度实现超预期复苏,但还不及中国在今年“两会”上订下的全年GDP增速目标5%。下个季度,经济会怎么样?“由于3月份的消费同比增长高达10%,因此没有必要立即采取财政刺激措施来支持消费者。”彭蔼娆认为,政府可能会保持其基建投资计划,作为一个补充的增长引擎,因为预计外部市场在2023年将进一步恶化。“简而言之,通过这份GDP报告,我们认为政府没有必要立即向经济投入大规模的刺激措施。”彭蔼娆称。

“我们认为,由于去疫情引起的低基数效应,GDP同比增长将进一步加快,但环比计算可能会放缓。”经济学人智库表示,经济将继续由与奢侈品、旅游、餐饮和其他服务相关的消费支出驱动。另一方面,工业可能因全球金融环境收紧,以及商品需求疲软,而放缓。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到惊人的18.3%,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相比几年前突然提速三倍,而是受到低基数效应影响——由于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受到疫情打击,罕见地下降6.8%,因此使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速看起来偏高。反向推理,2022年二季度GDP同比仅增长0.4%,因此可能会大幅推高今年二季度数据。(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