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結束並沒有給唐人街帶來和平(2)

根據加拿大移民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Immigration at Pier 21)之紀錄,政府曾利用「立法功能來限制不受歡迎的移民」,防止他們獲得合法身分及權利。

霍爾特(Holt)說,由於戰事延續,徵兵的要求放寬了,但華裔加拿大人仍明顯地被拒加入加拿大遠征軍。在兵源不足之壓力下,軍方對移民仍抱不信任的態度,尤其對來自安大略省中部的華人存有偏見。在1918年,多倫多的遠征軍總部便曾經遣散一批華裔的入伍者。

陳雅蓮(Arlene Chan音譯)從圖書館退休後,寫了幾本書,記述華人社區的事跡。她說華人渴望表達對國家的忠誠,也希望獲得投票權,但都遭受拒絕。面對挑戰及仇視,遠征部隊仍有華人的參與。陳偉(Wee Tan Louie音譯)在卑詩省(B.C.)申請入伍,但遭受拒絕。他為國家出力的決心沒有因此動搖,買了一匹馬,從原地出發,越過洛磯山脈,走到卡加利(Calgary),結果如願以償。

除此以外,還有成千上萬的華裔勞工被「協約國」徵召,送上法國戰場,在前線築戰壕,提供補給。這些勞工曾經搭乘火車橫跨加拿大國境,再搭乘油輪渡過大西洋在歐洲登陸。戰後,有超過四萬勞工被遣送回國,重複他們艱苦的油輪與火車路程。在旅途上勞工們受到嚴密監視,一個也不能少,因500元的「人頭稅」正在實施!

在暴動發生的時候,多倫多有大約二千華裔居民。陳雅蓮指出,「人頭稅」使家庭團聚成為龐大的負擔,男女之人口比例嚴重失衡,十八個男人才有一個女人。很多男人在洗衣店工作,在餐廳服務,及在雜貨店打工。這些店鋪集中在一起,自成一角。除此以外,還有理髮店,茶葉店,鮮肉店,補鞋匠及民居。

新來的移民在此落腳,伊麗莎白街很快成為俗稱的唐人街。工餘時間,年輕人喜歡觀賞粵劇演出,到教堂學習英語,到社團或會所討論時政,參加主日學校,約會朋友,安排借貸⋯⋯當閒得無聊,有人會用賭博來打發日子。

陳雅蓮透視賭徒心態,曾經這樣描述1878年的多倫多華裔移民:「賭博是獨一無二的方法將惡運變成好運,或許會美夢成真!」

陳氏批評傳媒刻意對撲滅地下賭場及吸食鴉片案件作出偏差的報導,華人的形象因此受到塗污。加拿大在1908年禁止售賣及吸食鴉片,是禁毒首創的立法。環球報在1919年披露:「華裔居民被普遍認為是遭受罌粟毒害的一群,依賴吸食鴉片才能過活。但華人並非主要的毒品違法者,他們只不過是檢控的主要對象。」

在1915年,多倫多主管市政的Sam McBride提出要禁止華人經營洗衣業:「我們要掃除多倫多的黃色毒素。」那些視華人對英裔會造成威脅的市民及政客,習以為常地使用這個惡毒稱號來形容華人。在西方國家都有各種不同的「排斥亞裔人聯盟」的組織,專門針對亞洲移民及對他們設置就業障礙。

聯邦政府通過立法向華人移民徵收「人頭稅」,與此同時,安大略省政府立法禁止白色皮膚的女性被華人男性僱用,多倫多市政府也立例向洗衣業者徵收牌照費,嚴重打擊華人經營的小規模生意。在世紀末期,多倫多第一個市政官William Peyton Hubbard主張牌照費必須根據營業額徵收。他是唯一站在華人一邊發言的政府官員。陳雅蓮都有紀錄在案。

陳氏對1919年在唐人街發生的暴動一點也不驚訝。這是當年「華人受欺負」的慣例。可感安慰的是,同樣事件在往後不再有出現。

中國派駐多倫多領事揚緒文(Yang Shu Wen音譯)在到任後,要求警察對華人提供適當之保護,得到警察總長的答允。他保證華人和其他族裔都會受到同樣的保護,並設法防止華人再次受到襲擊。

中國領事對安省政府在1914年禁止華人餐館僱用白色皮膚的女侍應表示反對。在1918年,St. Catharines 市的華人受到欺凌,他也前往視察並提出抗議。

在1920年,中國總領事被邀請出席多倫多華人基督教聯盟舉辦的晚宴。他在愛德華國王大酒店(King Edward Hotel)華麗的宴會廳發言:「我本來想對你們說的是,中國人是世界最優秀的民族。但我亦同樣會感到滿足,因為能夠對大家保證華人並非如一些報章所報導的那麼壞。」(作者/Katie Daubs,譯者/黃啟樟,2019年11月17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