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发人深省的棋局

能够在游戏中击败人类高手的计算机程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50年代掌握“井字棋”制胜之道,到1997年“深蓝”(Deep Blue;IBM研发的计算机–译者注)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

然而,近年来进步速度加快了。能够运算海量数据的设备经常取得以往不可想象的胜利。计算机能够在智力竞赛中取胜,IBM的“沃森”(Watson)在2011年赢得电视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就是例证。它们还能以越来越强大的“悟性”模仿人的天赋。例如,机器通过观察屏幕上物体的运动,就能学会玩街机游戏。

即便如此,AlphaGo电脑在古老的中国棋盘游戏–围棋的对垒中击败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Lee Sedol),在五局“人机对战”中首战告捷,不仅标志着电脑荣誉板上的一个新档次。赛前对胜利信心满满的李世石,在落败后坦承“震惊”。

围棋有点像国际象棋的变体,只是复杂程度高得多。的确,其棋局的变数比宇宙中的原子数量还要多。这个挑战会挫败传统的程序。事实上,只有多台计算机组成神经网络,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自学”(这些能力仍处于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才能驾驭这种高难度挑战。

杰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以及他在DeepMind(Alphabet旗下英国人工智能部门)的团队以如此快的速度掌握围棋制胜之道,这一点值得赞赏。没错,作为一件具有强大能力的信息技术设备,AlphaGo可以被形容为一把计算机化的大锤,其用途是敲开一个消遣的坚果。然而,它的胜利提醒世人,世界正在快速攻克人工智能及其实际部署所面临的障碍。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和中国企业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巨大投入。这些企业从高校挖走一些最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并提供资源和工具,让这些科学家从事内心渴望的研究。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全球半数人工智能专家相信,人类水平的机器智能到2040年就能成为现实。这为增进人类福祉开启巨大可能性–从应对气候变化、治疗疾病,到节省劳动力的设备。这也引发种种道德问题,其深刻性丝毫不亚于遗传学所构成的道德问题。人工智能专家谈到人脑被“逆向工程”的可能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去年曾警告,除非我们小心,否则棋盘游戏可能是最无关紧要的问题:人工智能最终可能“比我们所有人更聪明”。

人们不一定非要相信未来将出现某种科技“敌托邦”才会认为,政府和整个社会应该认真对待这些发展的潜在影响。竞相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谷歌(Google)、Facebook等公司指出,他们正在成立伦理小组以考量这些技术的适当用途。这些小组不太可能对商业利益以及研究人员的热忱无动于衷。

需要进行一些外部监督,类似于遗传学领域的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HFEA),以保护公众免受相关发展的威胁,这些威胁所牵涉的不只是韩国围棋高手的自尊。当然,目前也许还没有证据表明计算机有朝一日将踢开他们的人类主人,但我们仍应该对这些发展给予应有的谦卑和审慎。(转载自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