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也有梦

根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香港整体楼价累计上升13.3%,高于2013年的7.7%涨幅。香港楼价自2009年以来“六连升”,累计涨幅达到1.65倍。

然而,多年不断走高的香港楼价特别是在2015年上半年仍上升一成的情况下,在岁末年尾出现成交放缓价格回稳的迹象。因此有地产界人士呼吁特区政府“减辣”,即降低对楼市的调控力度。

态度强硬 辣招够辣
特首梁振英的响应态度强硬:“不会减辣”。强硬回应与出台辣招是一致的。针对近年来香港楼价的不断攀升,特区政府接连出招应对:

2010年11月推出额外印花税,打击短期炒卖;2012年10月,提高额外印花税税率,向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征收15%的买家印花税;2013年2月,全面提高印花税税率,增加交易成本。 业界将调高额外印花税(SSD)、开征买家印花税(BSD)称之为“双辣招”。“双辣招”对香港楼价可能出现的非理性增长起到了扬汤止沸的作用。

增加住房数量是供应侧改革的根本
长期以来,香港楼价不断上升,根本原因还是供应不足,唯有加强供应侧改革,即增加住房数量。

特首施政报告表示,未来五年,平均每年落成约1.36万个私营住宅单位,较过去五年平均每年9680个单位的落成量增加四成。未来十年,平均每年提供2.8万个公营保障性住房,较上年政府承诺的增加36%。这届政府任内,通过增加建房土地,增加房屋供应,开始缓和住房短缺的问题,楼价和租金开始回落,扭转了楼价只升不跌的预期。

梁特首表示会继续增加供应,遏抑外来需求、炒卖需求和投资需求,在住屋问题上做出成绩。近期香港房委会与房协联合提供3600多个资助房屋,将于2016年2月底接受申请,市区重建局将于2015年底推出338个启德的住房单位,短期内可以让近4000个家庭以低于市价拥有自己的住房。

抑制楼价 贵在坚持
香港抑制楼价,贵在坚持。抑制楼价不是目的,让大多数香港市民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实现住房正义才是目的。

香港整个社会虽然是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但住房市场上没有做到完全的市场经济。特区政府是最大的地主,掌握着最多的可供开发为住宅的土地资源。回归前,中英两国为各自国家利益博弈,绑架了香港建房土地的供应量。回归后,香港大地产商的垄断,又绑架了建房土地的供应量。

今后的岁月,许多利益集团还要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试图再绑架建房土地的供应量。例如:房屋供应量增加造成楼价下跌,中产阶级财富缩水;再如:填海造地,白海豚、寄居蟹没了,影响环保;又如:增加建房土地,减少了市民的休闲园地。

如果认定改善香港民生的重大目标是实现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居者有其屋”,是特区政府施政管治的重中之重,就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增加建房土地供应量是治本,抑制楼价的各种辣招是治标。从这届政府开始,坚持数届,是可以步新加坡后尘,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的。

香港抑制楼价的难度不在于楼价上升时期,而在于楼价下调时期。因为香港有或没有自住物业的市民各占一半,政府推行任何住房政策,都会“顺得哥情失嫂意”。然而,如果从一个较长时期来考虑,一半没有自有住房的人对社会的负能量将远远大于一半有自有住房的人对社会的正能量,特别是在目前香港基尼系数居高不下、贫富差距增大和仇富情绪高涨的时候。

买得起才能住得上
上世纪70年代,香港与新加坡同时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经过努力,新加坡实现了这一计划,香港却一事无成。新加坡的经验是,要使居者买得起房,就不能按市场价购买,只能按居者的正常工作收入定价。这是香港要向新加坡学习的地方。

现实中,住房只有买得起才能住得上。如果只满足于市民租得起,住房资源和土地资源难以得到最佳配置。

香港政府不仅要把居住正义作为施政纲领写在文件上,还要坐言起行,行胜于言,制定并实行让市民尽快“上车”的住房政策,实现港人自有住房的“香港梦”。(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