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影响中国的最大趋势(3)

–WTO农业大冲击之中国愿景系列评论

既然WTO农业大冲击无法避免,如何将即将到来的变化当成一个机会,而不是一场危机呢?

工业化是现代国家走向富裕需要经历的过程。中国在享受加入WTO的众多好处的同时,也有必要承担适当的义务。过去三十余年的中国发展,来自很多政府和民间的智慧和眼光。如何面对WTO对农业的冲击,有赖于平衡各方面利益,创造双赢。应对得当,相信中国有希望超越中等收入陷阱,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由于WTO农业大冲击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由此引起的争议是必然的,也通过争议或可寻求解决之道。笔者才疏学浅,没有能力下结论。此系列评论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借助笔者曾为众多中外五百强企业提供咨询的经验,尝试建议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

这个框架笔者把它叫做”中国的愿景”。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确定我们希望达到的远期目标,然后据此系列目标构成的框架来衡量我们的措施是否得当。下面我们来看看可能的两大最主要远期大目标:

粮食安全的大目标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可能是所有目标里面第一位的。粮食安全最少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得到所需的粮食,二是以合理的代价得到粮食。

那是否所有粮食都由中国自己生产就最安全呢?未必。由于过去追求所谓的产量“十连增”等等,出现了韩俊主任指出的,由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土地接近极限,已经亮起了红灯。由于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中国很多土地缺乏修养生息,生产能力正在下降。接近一半的耕地使用地下水灌溉,而中国的淡水资源同样岌岌可危。中国只有占世界总耕地面积8%的土地,可是有世界19%的人口。在中国发展成就斐然令人赞叹的同时,中国的耕地与环境也在承受过度的压力。一个国家可以尽可能多地生产粮食,但若非战争状态,粮食生产绝不能超越土地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极限。如果超越了极限,会导致粮食不安全,因为这会限制在极端天气或战争情景下增加粮食自主的能力。就像美国过去虽然拥有众多的石油储备,但依然首选从中东进口大量石油一个道理。

笔者认为粮食进口是必须的,关键在于适量。进口来源地也要尽可能的多样化。而且笔者觉得尽早开始多样化地粮食进口,可能有助于应对WTO农业冲击,让过渡来得平稳一点。中国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维护好耕地的可持续性生产能力,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底线。

农民变得富裕的大目标
当国门由于WTO而打开,农业的竞争就变成全球性了。限于中国人均耕地1.38亩的基本国情,如果每个农民把自己不多的3-6亩耕地用于种植大米,小麦和玉米,限于世界粮食价格,除非国家的目标粮食价格定得非常高,农民要变得富裕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中国可以继续利用WTO规则规定的补贴空间,特别是绿箱补贴。绿箱补贴包括政府服务(诸如农业科学研究、病虫害控制、基础设施及粮食安全等不刺激生产的对农民的直接支付),包括与生产不挂钩的直接收入支持、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援助,以及环境和区域援助计划中的直接支付等。这些措施都有所帮助。

另外,目前中国各地都在尝试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非常有益的尝试,有助­­于提升经济规模,增加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增加农业竞争力的目的。

还有,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均土地,通过农业精细化管理来增加产出,这方面欧洲、台湾和日本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研究借鉴。国内的农业科技创新和互联网思维有些已经领先世界,通过众筹和O2O(Online ToOffline,即在线离线)等创新手段,也有可能使农产品实现价值最大化。此外,通过大力投资农业科研,中国未来也有可能输出包括农业机械、太阳能大棚、太阳能粮食仓储、化肥、农药、种子等在内的优势技术与产品。

总之,最大化的给予农民权益,把这次WTO带来的冲击变成帮助农业人口转型或致富的机会,将是迎战这次冲击的核心课题之一。这一步走得好,将非常有助于帮助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

综上所述,笔者希望看到的是经过五到十年的调整期后,在国家的支持和引导下,虽然主粮的自给率有所下降,但农业在规模化、精细化和科技化上可以取得重大进展,单位农地的产出增加,农地产权更加明确。农民无论是洗脚上田还是继续务农,收入都有大幅度提升。中国企业完成在世界粮食主产地的布局,中国粮食进口产地多元化,中国和世界粮食主产国共创双赢。中国的耕地和环境在经过修养生息后污染减少,重回生产潜力的顶峰。(作者苏东亮是加中农业促进会理事,加拿大绿地农业总经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