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华性”的美剧

中国正努力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我们懂的,填海造岛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但是,想探索该问题答案的不仅是中国内地人,世界各地的华裔群体都越来越关注一个问题:在中国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以往的当今世界,哪儿才是他们的位置?甚至有一部美国电视剧以此为主题。在美国,华裔正成为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敢于表态的社会群体。美国广播公司(ABC)最近播出了《菜鸟新移民》(Fresh Off the Boat),这是20年来第一部在黄金时段播出的描写亚裔美国人生活的情景喜剧。该剧改编自黄颐铭(Eddie Huang)的畅销自传《初来乍到:回忆录》(Fresh Off the Boat: A Memoir)。这本书情感愤怒,言辞犀利,常常无缘无故的出语不逊。作者黄颐铭是一名改良派美食家,脾气火爆的华裔美国人,也是身为当今美国华人意味着什么的代言人。

《菜鸟新移民》令人捧腹大笑,如美国广播公司所介绍:“该剧描述了上世纪90年代时期,热爱嘻哈文化的12岁少年埃迪(Eddie)和父母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唐人街搬到(佛罗里达州)奥兰多郊区生活的故事。剧中展现了这个移民家庭在追逐美国梦时遇到的文化冲击。”不过我认为这部剧更像是《虎妈:讽刺篇》。

剧中,埃迪的台湾移民妈妈艰难地适应着美国价值观,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被这些价值观毒害的念头。埃迪家经营着一个牛排餐馆,埃迪妈妈为了阻止食客“摇走”利润,堵住了胡椒瓶口一半的洞孔;为了不用开家里的空调,她在高温期间带着孩子在食品店冷冻食品区闲逛;她还会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例如:“假设米奇(领班)每小时偷两个炸面包丁,而一盒3磅的炸面包丁售价5美元,问,我们家离露宿街头还有几天?”华裔女演员吴恬敏(Constance Wu)出色地饰演了埃迪母亲这个角色,赢得数个奖项的提名。

埃迪在学校餐厅因为午饭带的是中国餐食而受到嘲笑后,一定要妈妈给他带“白人的食物”。(这所学校只有两个亚裔,另一个是犹太父母收养的中国孩子,吃鱼丸冻。)埃迪拖着妈妈到一个一尘不染的美国超市买方便午餐盒(Lunchables),这是一种高度加工的包装食品,在美国很多地方被当作健康食品。在本季的最后一集,虎妈一边做芝士培根通心粉晚餐,一边沉思这个家庭是否失去了“中华性”。

她不是唯一为“中华性”问题操心的人。在美国长大的华裔数以百万计,他们往往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讲,可现在他们发现,一个讲普通话的新兴超级大国正在崛起,而他们持有的护照并不是这个国家的。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的演讲撰稿人刘柏川(Eric Liu)在他的新书《一个中国佬的机会》(A Chinaman’s Chance)中探讨了民族认同的问题。

该书和黄颐铭的《初来乍到》都在书名中使用了带有民族歧视的词语,以凸出美国白人如何看待(或曾经看待)美国华裔的问题。“Fresh off the boat” 是一个绰号,用来嘲笑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移民,而“Chinaman’s chance”则带有浓重的反亚裔种族主义意味,就像“你连个中国佬机会都没有”这句俚语。没人确切知道它的出处,但所有人都同意它与19世纪时期的美国,中国移民劳工的生命不被当回事有关。

刘柏川写道:“从中美当下格局来看,身为一个华裔美国人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我们将成为一艘船舶,承载着伴随中国登上世界舞台的所有焦虑与希望。”刘柏川在美国出生长大,普通话并非他的母语,他的书发人深省,且敏锐地探索了对于像他这样的人来说,何谓中华性。

黄颐铭的自传则比较直截了当和不讲情面,他想知道“像皮肤、眼睛或难闻的中式午餐这类无聊的事物,怎么会对一个人的身份认同、精神状态以及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在我看来,就连《菜鸟新移民》这部情景喜剧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探索。而且,随着北京方面越来越多地显摆自身的实力,华裔美国人在相当长时期都将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幸运的是好莱坞愿意提供一臂之力。(来源: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