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2023(9):探访小说《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故居

带着有些留恋的心情,我们一行离开宝箴寨,前往长篇小说《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故居。对于小说《红岩》,笔者估计许多人都读过,但是对于其作者,知道的人肯定就不多!笔者算是一个爱读书之人,但脑海中对于《红岩》作者还真的毫无印象。可见,这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我增长不少见识。

小说《红岩》的成功,从其一版再版,超级发行量可以彰显。1961年12月罗广斌与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60多年来,《红岩》印刷177次,发行量超过1,200万册,成为长盛不衰的红色经典。书中塑造的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同时,小说被译为多种文字,并被改编为电影《烈火中永生》以及豫剧《江姐》等。

hy1 (1)

hy1 (2)

那么作者之一杨益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是他与罗广斌联合创作《红岩》呢?杨益言原籍四川武胜县,先后在家乡与重庆市北碚兼善中学完成初中、高中学业。抗日战争时期,同济大学自上海内迁至重庆。1944年,杨益言考入重庆的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同济大学迁返上海。1948年初,因为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而被逮捕。同年获释后回到重庆,在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当教员。

1948年8月,杨益言遭中国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杨益言结识了江竹筠、罗广斌等人。狱友们曾秘密举行追悼会、集体绝食等活动。1949年春节,狱友们开联欢会,其中杨益言表演二胡,罗广斌戴着铁脚镣表演了踢踏舞。1949年4月,杨益言的家人出钱,通过他在重庆市警察局任局员的堂兄花钱托关系,杨益言得以释放。

hy1 (3)

hy1 (4)

建国初期,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记述了他们在狱中对敌斗争的经历,1950年7月1日起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1958年初,三人在《红旗飘飘》第六集上合作发表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1959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增订后的单行本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上世纪50年代,杨益言、罗广斌同在共青团重庆市委任职,经常一同做报告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1958年11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党委书记兼社长/总编辑朱语今抵达重庆,认为革命者在渣滓洞、白公馆的狱中斗争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题材,乃向当时在共青团重庆市委任职的罗广斌、杨益言约写长篇小说。中共重庆市委对此大力支持,由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萧泽宽具体负责,指定罗广斌、杨益言二人共同执笔创作,并为二人专门安排了两间平房。

hy1 (5)

hy1 (6)

自1959年开始,二人白天访问老革命者、搜集材料,晚间写作。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二人因为承担该写作任务而可每日分得一个小馒头。中共重庆市委准许二人查看敌特档案,采访在押的敌特分子。二人在敌特档案中发现了一整套时长15年的特务日记,这为在小说中塑造军统高层特务形象提供了良好素材。在小说出版前,中共重庆市委决定,要二人拜作家沙汀为师,并到北京学习参观。1961年,二人完成了小说《红岩》,同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文化大革命期间,罗广斌、杨益言被诬陷为“叛徒”,遭到残酷迫害(罗广斌于1967年2月10日去世)。1979年,杨益言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直至退休。2017年5月19日,杨益言在重庆病逝,享年92岁。

hy1 (7)

hy1 (8)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杨小谊是杨益言的小女儿,姐妹共有5个。虽然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但杨小谊小时候却根本不知道父亲是作家。“父亲没给我讲过任何关于他在渣滓洞的那段经历,以及跟《红岩》创作有关的任何事情。”杨小谊第一次知道《红岩》跟父亲有关,是在她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一本《红岩》,让我回去找父亲在上面签名,那时我才知道父亲是《红岩》的作者之一。”

父亲在这方面对女儿很严格,给她们立下了“规矩”:任何时候都不准打着他或者《红岩》的招牌为自己行方便、谋私利,子女更不可依赖父亲。那时杨小谊年纪还小,父亲很温和地给他们讲道理。杨益言说,因为《红岩》是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这段历史不能遗忘、英雄的精神更不容被玷污。这可能就是真实的杨益言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