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选战仍然沉寂

香港政府上月公布特首选举的提名期,从2月20日至3月5日接受提名,是北京政府去年改变香港的选举制度后,第一次特首选举。虽然特首选举即将在3月27日举行,但至今只有一人正式公布参选意向,与以往的选举气氛完全不同。

外界也留意到,香港政府公布提名期的日子比过往的要延迟很多,而提名期也一改再改。香港政府去年提交立法会的文件建议提名期在2月15日开始,但日前正式公布时却改为2月20日开始。

虽然选举至今只剩下一个月多,至今只有一名立场亲建制派的网红宣布参选,许多外界认为有意角逐特首的建制派人物,都未有明确表示意向。分析认为,这显示北京仍然未就下任特首人选作决定,而建制阵营即使一些人希望参选,北京未发出明确讯号前,也不会主动站出来。

谁有可能参选?
被视为有建制派背景的网红冼国林,早于1月19日在社交网站宣布参选。但香港一些评论质疑,他的知名度并不高,要成功取得足够提名也不容易,而参选的目标,很可能只是为其他有意与现任特首林郑月娥竞选的人,制造舆论空间。目前除了冼国林外,没有人公开地明确表示将会参加特首选举,但香港舆论普遍认为除了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外,还有有数个潜在的人物会希望参选特首。

其中一个最受注目的是前特首梁振英,他2017年特首选举前夕以“照顾家庭”为由,不角逐连任。香港的《基本法》规定,特首可以连任一次,因此他仍然有资格参加选举。他在离任特首前夕获委任为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自此继续以这个身份继续在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上发文,评论香港时事,多次批评林郑月娥的政策,包括批评对方在开发土地兴建房屋未尽全力等,外界猜测这都可能是为了准备再次竞选。

至于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她在去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了不少长远的计划,包括为了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香港北部地区,以及大幅改组政府架构等,都被视为竞逐连任的举动。她多次被问到她自己会不会寻求连任时,都拒绝直接回应,只表示自己处理特首需要关心的议题,从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会继续担任行政长官”。

除了两人,前世卫总干事、前香港卫生署长长陈冯富珍,以及前香港交易所主席李小加和财政司长陈茂波都被指有意竞逐特首一职。但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对BBC中文说,他看不见陈冯富珍有任何准备选举的工作,因此有关她参选的消息大槪只是传闻,而其他的候选人是否会参选,钟剑华就说“暂时没有头绪”。

与往届有什么分别?
根据香港的新选举制度,候选人需要在1,500人的选举委员会中,取得最少188人提名,同时在选举委员会中五个界别中,在每个界别取得最少15人提名。香港的特首选举前,通常都先由当地选举管理委员会发出选举活动指引,具体列出提名期、选举方式、每名候选人竞选开支的上限等。

外界留意到,这次选举指引在选举前不到两个月才公布,比过去的选举要迟很多,例如2017年的特首选举,委员会在2016年10月已经发出指引;而2012年的选举,委员会在2011年11月发出指引。当年的候选人也是十分早公开宣布有意参选,例如在2012年的选举中,梁振英在选举前约6个月,2011年9月宣布准备参选,而唐英年就在同年11月宣布参选。而在2017年的选举中,林郑月娥和曾俊华都在选举前约两个月、即当年1月就宣布参选,而选举第三名候选人胡国兴更早在2016年10月已经宣布参选。

这次特首选举时间表延后,香港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北京未决定好人选,甚至未决定好是否让多于一名候选人参选。香港过去只曾经出现过一次只有一名候选人的特首选举,也就是2005年,首任特首董建华辞职后的补选,当时由署任特首曾荫权自动当选。

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说,他认为以现在的情况来说,北京不在乎谁人出来参选,因为每一个可以出选的“都是获认可的爱国者”,而且外界的传闻,也不会影响北京的最后决定,而从过去的特首选举来看,往往都是最后关头才会出现“真命天子”。“外边的传闻并不会影响北京的最后决定,因此从北京的角度看,他不用这么快下决定。”

刘锐绍又认为,北京政府尽量压缩提名期,就越能减低出现丑闻的机会,而按过往的经验,如果有人站出来宣布参选,竞争对手就站出来针对他发布负面新闻。过去最受外界注目的例子,包括2012年特首选举中其中一名候选人唐英年被传媒揭发,在九龙塘的大宅兴建地库,但没有按规定向当局宣布。事件揭发后他指兴建地库是太太的主意,但自己会承担后果。事件令他民望下跌,据报令北京改变决定,让唐英年的对手梁振英担任特首。“所以会出现现在的情况:没有人在(北京)发出讯号前,会把头伸出来。”(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