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本次加拿大联邦大选仅持续了法定期限的最短时间,但其激烈的政治角力与戏剧性转折必将载入史册。以下是对这场选战关键节点的深度剖析。
温哥华悲剧:竞选暂停的震撼时刻
竞选收官之日,温哥华突发恶性事件迫使各党领袖暂停所有竞选活动。一名30岁男子驾驶SUV高速冲入庆祝菲律宾裔社区贡献的街头庆典,造成11人死亡。这场悲剧让加拿大政坛罕见地展现出团结姿态。总理Mark Carney在汉密尔顿的讲话中哽咽道:”这些家庭正在经历所有加拿大人的噩梦”。保守党领袖Pierre Poilievre则在密西沙加的教堂向菲律宾社区承诺”用整个国家的爱填补伤痛”。新民主党领袖Jagmeet Singh作为事件亲历者,向记者描述”孩子们欢笑跳舞的画面已成永恒创伤”。
特朗普(Donald Trump)阴影:贯穿选战的外部变量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不干涉加国大选,但其影响力始终笼罩选战。Mark Carney在美加贸易战白热化之际接任自由党领袖并启动选举,其团队将”应对特朗普能力”塑造为核心议题。民调显示,特朗普对加拿大主权的持续质疑及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成为选民最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前最后冲刺阶段,CBC爆料称特朗普曾在3月28日通话中向Mark Carney推销”加拿大加入美国”的构想,引发政治风暴。Pierre Poilievre则承诺若当选将在首日致电白宫,要求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
民调逆转:从保守党稳赢到自由党领跑
选战初期,保守党曾以25个百分点的优势被视为必胜之师。但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Justin Trudeau卸任及Mark Carney接棒,政治风向骤变。338Canada的预测模型显示,自由党自3月中旬反超后持续领先,有望赢得多数政府。新民主党(NDP)、魁北克集团(The Bloc Québécois)和绿党(Green Party)始终未能突破,使选战最终演变为两强对决。
竞选集会:风格迥异的政治展演
Pierre Poilievre延续2022年党魁竞选时的集会策略,每晚举办数千人规模的造势活动。其充满攻击性的演讲配合”爸爸式幽默”,总能引爆支持者雷鸣般的掌声。相比之下,政治新人Mark Carney仅举办少量集会,但面对诬陷其与Ghislaine Maxwell案关联的抗议者时,意外激发群众自发护卫。新民主党则主打小型”激励会”,Jagmeet Singh在萨斯卡通创造的数百人规模已属罕见。该党目前面临丧失议会正式政党地位的风险。
媒体管控:保守党的信息封锁战术
保守党打破传统拒绝记者随行采访,将媒体限制在远离候选人的隔离区。Pierre Poilievre每日仅回答4个由团队预先筛选的提问,政策细节因此大量留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由党和新民主党保持开放媒体政策,Mark Carney团队每场记者会预留15分钟自由提问时间。
这场选举不仅考验各党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更凸显了地缘政治变局下加拿大民主政治的复杂生态。当最后一张选票投入票箱时,历史或将证明:2025年大选重新定义了加拿大政治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