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历程

–我读 “心归何方-媒体人眼中的加拿大华人社会”

读完黄学昆先生 “心在何方—媒体人眼中的加拿大华人社会”的最后一章 “ 归家之路在何方”,轻轻合上书,不禁再次细细打量它:乳黄色的封面,中央是一幅世界地图的剪影。雪压枝头的枫树弯在封顶,远处苍松下掩映着的是房舍还是墓园?深情而冷峻,朦胧而神秘,像一张藏着岁月故事的黑白老照片。

回望来时的路
当华人新老移民的双脚踏在加拿大这块自由的土地上,享受着它湛蓝的天空,明丽的山川河流时,还有多少人会记得一百多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祖先的故事? 当带有种族歧视的社会言行屡屡擦出火星儿的时候, 还有多少人会警觉地想起曾经辱华的“人头税”和“排华法案”?

在“努力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章,作者写道: “一百多年前,1.5 万中国人在落基山崇山峻岭中修筑当地人不敢承担的最艰辛路段施工,以血汗和生命的代价建成了太平洋铁路。前几年我驱车来到落基山上铁路华工开山辟路的地段,为现场所见之惊险深深震撼。落成的纪念碑铭刻着以辛勤劳动为加拿大做出的历史贡献。”

这些文字是有温度的,它温过我有些麻木、视一切拥有为理所当然的心。祖先,我们的祖先,我们在加拿大是有血脉的移民。我们脚下的路是一代又一代祖先们在荆棘中趟出来的。回望来路,足迹可辨,期间该有着怎样坚韧与心酸的故事。

作者在“’再造一个香港’的咏叹调”一章里,深情地写到:“参观过位于魁北克省迦帝诺,与渥太华国会山隔河相望的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的人一定会对里面一个特设展厅感到惊讶和震惊: 昏黄暗淡灯光下的破旧蚊帐,一个男人的身影,正用中国江门四邑方言喃喃自语,加上餐馆桌椅,洗衣房的实物场景。在这里找到了华人不能被人遗忘的历史地位。”

2013年底,作者在多伦多见到并采访了这位博物馆华人“洗衣房”的主人叶善和,作者称她为时代的活化石,那时她已经107岁。老人告诉他,如今展示在加拿大文博物馆的大洗衣机当年是用卡车从她的洗衣房拉走的。

老人讲述的故事是淹没在加拿大历史尘埃中万千中国人的故事。彼时的加拿大,不仅向华人征收“人头税”,还规定不容许华人配偶及任何中国女性来加拿大。停征“人头税”后的“排华法案”,完全禁止了中国人来加拿大。叶善和与丈夫被无情地分割在东西半球上。27年里, 她和她的丈夫只在中国见过四次面。

这些文字是有重量的,压着血肉心灵,微微疼痛。

直视的智慧和勇气
读“加式麦卡锡主义阴魂在盘旋”一章,读者仿佛看到作者紧锁的眉头,遇见作者深邃的目光。

作者长篇复述了原“人民日报”加拿大分社社长李学江被剥夺中国记者提问权力事件的来龙去脉,引述了李学江社长据理力争的文字 :“……想不到,中国记者非但没有得到总理办新闻处的支持,反而处处受限,并遭到不公平对待,甚至是公然歧视……本人同总理前新闻发言人麦克道格尔的邮件交锋中,要他回答一个极简单的问题:究竟处于何种原因剥夺中国记者的提问权力。是种族歧视?排外思维?还是意识形态偏见?……”

敏感事件,直视它不容易,尖锐质问它,深刻分析它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作者写道:“大家都在沉默中,华人社区大多数的沉默,似乎是在证明我们中国民族的子孙后代真的是刻苦耐“压”,既自1885年来,“人头税”作为第一座大山压下来,我们抗住了;自1923年以来,“排华法案”作为第二座大山压下来,我们仍旧抗住了;现在是1,000名中国间谍被政府特别提了出来(记住,哈伯政府只提中国间谍,没有提X国Y国间谍),我们真的可以这样抗住吗?眼睛盯着政府掏钱的手,顺着当权政府的意思,这是什么样的觉悟?或者我真的是太过认真了。不过,这样的事情不认真,我们还能做什么那?

“不平则鸣的生存法则。我在社区采访中大量接触到的团体领导、实事评论员、华裔议员、老乔和新移民,他们给出的答案大概可归纳为一下几类:1)华人怕惹是生非;2)华人内部不团结;3)华人社会还没有产生出具有号召力的政治领袖人物;4) 华人还没有懂得用政治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诉求。”

既然“麦卡锡主义”的阴魂还在加拿大上空盘旋, 华人社区所能应对的,大家齐心努力,团结一致,继续壮大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有华人议员应该更勇敢地提出谴责歧视华人罪案事件,大张旗鼓维护同胞合法权益免受侵犯的动议和议案。因为我们退无可退, 只能面对。

作者是焦急的,然而他并不茫然。他的目的性非常鲜明,唤醒沉睡的华人社区,呼唤华人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华人能把智慧与勇气合聚一股大流,它必将汇成大江大河。

一个媒体人不溢美、不贬低、不回避龌龊的赤诚,在这里展示得淋漓尽致。

理性与感性的相遇
作者是理性的。全书有理有据,很多重要大事件,比如谈到加拿大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谈到华人社区对加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谈到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分配,包括加拿大民主制度的利与弊等等,扎扎实实的数据把事实梳理有逻辑、有说服力、有线索可寻。

作者也是感性的。他的采访是一又一次的热情参与。是一种用心聆听而非道听途说的态度。在很多篇章里,作者这种感性的赤诚洋溢在字里行间。

作者又是抒情的。这种抒情也许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情是对同胞的情,对华人社区的情。是一种大情怀,因为情真,所以抒发起来显得浑然天成。有些章节作者是带着深情去写的。比如“含着眼泪坚定前行”这一章,作者采访自杀新移民家属,作者是动情的。比如“努力寻找心灵的慰藉”一章,作者把笔触伸向华人同胞精神健康的问题,作者的评论和目光是动人的。比如“为信仰而战的一种感动”一章,作者是深沉而又豪情的。这样真性情的抒情,读者读之是动容的。

作者是有着淡淡乡愁的。尽管二十六章的文字中,不着一字说思念,不提一句叙故乡,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己同胞和父老乡亲的爱与关切。因为爱由心来,他们在枫叶国的喜怒哀乐、成功与沮丧、参与与孤单都让人牵肠挂肚。不碰一字道乡愁,但是我读出了作者的乡愁。也许这种乡愁是淡淡的。如果说乡愁是一种情怀,淡淡乡愁便是一种态度。浅尝则止品乡愁,一种超然而节制的轻愁。

作者是写实的。 在“孟母三迁的天下父母心”这章, 作者以很多例子分析华人如何重视子女教育,为了校址不惜一再搬家。子女上学究竟选择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他分析了私校与公校的利与弊,加拿大教育体系的优与劣。留学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别,忽视差异容易迷失。在“新版堂吉诃德与‘风车’之战”这章,作者以十几年接触华人社区形形色色的案例, 深刻地道出由于东西方游戏规则的不同,落脚在这个国家的新老同胞可能会遇到的陷阱。

忠实的后记
“心归何方”这本书的书名很灵动,“心归何方“,作者在问自己也在问读者。我承认我是因了这本书的书名而去寻找这本书的。书中内容多处深情似海,为理性的采访和冷峻的观点注入暖色调。读来贴心而慰藉。

目录中每一篇题目之下那个简介起到了画龙点睛和引领读者深入细节的效果。

其每一篇的一页一页大段落可以适当缩成短段落,偶尔的大段落有一气呵成之感,短小段落的出现却添节奏感。

这本书是作者十几年媒体工作的经历和思考,由于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如果在目录编排上能够按领域划分一下,象很多小说集或论文集那样,把类似内容的篇章赋予一个小标题。比如:种族篇、参政篇、文化篇、教育篇,经济篇等,会更容易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地形地貌,从而对辽阔的内容有整体驾驭感。尤其对加拿大还很陌生的读者,分类犹如有了一张阅读地图。 哪部分描述河流, 哪部分涉及山峦。再加上作者深厚的经济知识背景和强势的逻辑阐述能力,读者会更容易走进本书。

“心归何处-媒体人眼中的加拿大华人社会”是一本穿越时空,理性而庞大的谈心之作。它深情而冷峻, 朦胧而神秘,像一张黑白旧照片,藏着岁月里的冬夏与春秋。(文/徐镭)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