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熊猫人”向祖国汇报(3)

三、
张和民后来回忆说:在“五一棚”,熬过了“饥饿关”、“寒冷关”、“行走关”、“英语关” 一道又一道的难关……

张和民,永远难忘那个饥饿的月夜!

他和同伴在海拔3200米的观测点,名叫11X的地方,对戴上无线电颈圈的“科研熊猫”“貔貔”进行72小时不间断的监测。上山时,他们带了一锅米饭,那是三天的伙食。那时,是中国人跟外国人轮流值班。双方暗中较劲,力求把熊猫的每个活动点测量得非常准确。深夜一点左右,张和民在吊脚帐篷里值班(为了安全,在大树之间,离地两米多的空中,横铺几块板子,帐篷就搭在木板上,靠木梯上下),手中的无线监测器发出越来越强的信号,波波波,波波波,带着无线电颈圈的“貔貔”,距离越来越近了。张和民好激动,他摇醒了同伴,悄悄说,快起来,“貔貔”来了。十几分钟后,他们听到熊猫经过雪地时发出的嚓、嚓的声音。他俩屏住呼吸,清晰地看到一只个体雄壮的大熊猫正向11X走来。它脖子上有一个深深地印记,表明它就是带着无线电颈圈的“貔貔”。它毫不客气地走到悬空帐篷下面,一把掀掉锅盖 ,叼起饭锅儿就走。走了十几米,一屁股坐下来,一边盯着帐篷,一边狼吞虎咽,大吃大嚼饭锅里的米饭。张和民眼睁睁地看到一锅米饭被它一扫而光。他们知道,这是在大雪覆盖的山野,大熊猫要在厚厚的积雪下去掏食箭竹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有一锅喷香的米饭它怎能不“笑纳”。那天晚上,月光很亮,白雪覆盖的森林很美,“貔貔”吃得饱睡得舒坦,他们却感到饿得遭不住。后来的两天,靠几块饼干硬撑过来。那时,张和民就想到:“哎,大熊猫,要说爱你不容易。”

面对中外竞争,“熊猫人”在“五一棚”,只有日复一日的攀登,跋涉,爬冰,卧雪,栉风,沐雨……为拾到一枚新鲜粪团而兴奋不已;为落实一个新的数据而喜上眉梢。

美国女记者南希,以优美的文笔描绘“春天,来到了‘五一棚’”,写下了一篇篇文章,盛赞中外专家亲密合作,在研究大熊猫不断取得的成果。

那个年代,说得最多的是“国宝–大熊猫”,“大熊猫–国宝”。两代“熊猫人”心中非常明白,什么是“国宝”?一个国家民族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

胡锦矗曾经说:你们看,当地老乡上山总是带着一把砍刀,山中没有现成的路,实际上,路是砍出来的–砍开刺芭笼笼,砍开藤藤杂草,遇到山洪砍一截树子搭个桥,遇到冰冻的悬崖,砍个窝窝落脚……实际上,我们跟踪大熊猫,研究大熊猫,也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我们也在砍路,只有不停地砍,砍,砍才有希望!

30多年了,从“五一棚”到天台山,一代代的“熊猫人”传承着“国宝”–坚忍不拔的“砍路”精神!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