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给奥巴马的信

在2016年10月份的一个上午,在白宫的收件室里–它位于行政办公楼的一层,在一个货物装卸区旁边–10名实习生坐在两张长桌旁,每个人要尝试看完300封信。拿起一堆,坐下,开始看。非常简单:就是看。一个女孩不想让妈妈被驱逐出境,总统可以好心帮帮忙吗?一名同性恋最终向妻子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现在他想告诉总统。一名汽车经销商写信说,总统先生,银行不再提供贷款,你没有带来帮助。一名退伍军人总能看见他在伊拉克看到的情景,他写下的那句呐喊之词很难辨认,倒是让他的意思更易于理解:“救救我。”一名囚犯承认向所有那些人贩卖过可卡因,但他想让总统知道他不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我有梦想,总统先生,很大的梦想。”一个男人找不到工作。一个女人找不到工作。一名拥有高级证书的教师找不到一份该死的工作。一对女同性恋刚刚结婚;谢谢你,总统先生。一名男子寄来他的医疗账单;一名女子寄来她的学生贷款清单;一个孩子寄来她画的猫;一位母亲寄来她十几岁孩子的成绩单–全是A,这很棒,不是吗,总统先生?

这一堆,那一堆,那边还有一堆;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从中间拿一些。这里的叙事杂乱而又紧迫,美国民众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没有经过过滤。字迹、墨水、信头的选择–每封信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的真实作品,现在你拿着它,就要对它负责。

奥巴马先生–我的总统

2007年,我为自己的双手感到骄傲。手掌和手指的交接处长着老茧。割伤和擦伤从来都不严重。手上扎的刺和水疱只是略有困扰。我的双手像老虎钳一样有力,同时又有灵敏的触感,它们耐高温,也不怕冷。它们在削木头或磨斧子时非常灵活。我妻子的背部痒痒时,或者我的猫弓起身子让我挠痒时,我张开手掌摩擦,给他们解痒。干活常常会把我的指甲弄脏,它们因此变得更结实,不易开裂,我很少护理指甲。我的双手定义着我的工作、激情和生活。

 

在做了23年土地测量员后,我失业了近两年时间,我想念我的事业和从前的双手。晚上,我跪下来,交叉紧握这双新手,祈祷我们都能重新得到那些似乎已失去的东西。愿上帝指引你的双手塑造我们的未来。

谢谢你能聆听我这个公民说的话,博比·英格拉姆(Bobby Ingram),密西西比州牛津市

第一个任期开始时,奥巴马总统就说他想读写给自己的来信。他说他想每天读十封信。在那之后,“每日十信”(10LADs)被放入一个紫色文件夹,加到简报簿的后面,每天晚上,总统带着它们回到白宫二楼自己的住处。

挑选能让总统看到的信件的过程始于白宫旁边这座行政楼的“纸质信件室”,这里一派大学期末考试复习室的疲惫、凌乱景象——到处都是纸,文件靠着墙堆着,在桌下一捆捆放着,箱子上架着电脑显示器,上面贴着便利贴,连接线悬在空中。安静的年轻男子打着领带,安静的年轻女子穿着裙装和长筒袜——如果你为白宫工作,你就要打扮得相当正式–嘴上叼着铅笔或将之别在耳后,所有人都低头读信。白宫大门外杰克逊广场(Jackson Place)上的一个卫星办公室里还有一个同样拥挤的工作空间–“电子邮件室”。总之,总统通讯办公室(Office of Presidential Correspondence)–大家都叫它OPC–要求50名正式员工、36名实习生和300名不断更换的志愿者阅读每天收到的约1万封信件和消息。

谁都可以推荐信件或电子邮件加入当天的“每日十信”中。他们称之为“抽样”。要在纸质信件室推荐一封信,你只需在信的左上角(用铅笔)写上“抽样字样,然后带着它走过去,丢入一个贴着“样件”贴纸的木质信箱中。在全部来信中,只有大约2%进入这个信箱。这封信是否在某个特别的方面打动了你?不要想太多。只管推荐。标准故意定得很低。这些信都是人写的,你是一个读信的人,总统也是个人。只要记着这一点,就没问题。

亲爱的总统先生,

现在瓦胡岛这里是深夜,太阳很快就要沉到地平线以下,落入大海。[ … ]先生,2011年,我在阿富汗负伤。[ … ]在阿富汗时,我并不害怕,但是现在,一想到未来,我就非常恐惧。我想为国效力,做出改变,实现家人在我身上看到的潜力。我觉得我之所以害怕,是因为我对自己要追求什么事业毫无计划。这对我来说极为困难,我的家人很快就要离开这座小岛了,我特别迷茫。先生,我一生都在试图弄清什么是好人,然后做个好人,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生活对某些人来说更为艰难。我不确定未来的方向,这种感觉我无法摆脱。[ … ]

你真诚的,帕特里克· 霍尔布鲁克(Patrick Holbrook),夏威夷瓦胡岛

“你会产生感情,”实习生贾米拉·奇克(Jamira Chick)对我说。她把头发紧紧束在头顶,穿着一件漂亮的印花上衣。她说,有一次,她打开一个女人写给总统的信,说她的一个家人在枪支暴力中丧生。“她随信寄了几张照片,”奇克说,“车里全是血……”她用橡皮一上一下地轻轻敲着桌子。

“每个人都读过这样的信,”负责管理实习生的正式员工耶纳·裴(Yena Bae)告诉我。这些信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和白宫其他大部分部门不同,总统通讯办公室每月都会向任何觉得有需要的人提供咨询辅导服务。

除了决定是否要把一封信挑出来交由总统阅读,你还要为其编码。每一封信都是如此。在左上角注明“性质”(同样是用铅笔)。枪支暴力;医疗保健;无人机袭击;家暴;乌克兰;税收。把你的姓名首字母缩写写在代码下边。给一沓信编好码,然后站起来舒展一下脖颈和腿部的肌肉,把这沓信放到“墙”那边,所谓的墙其实是一组塞满纸张的棕色置物架,每一个架子上都注明了信件性质。关塔那摩;抵押贷款危机;移民;蜜蜂(蜜蜂?)这些代码与来自总统的超过100种格式化回信相对应–总统通讯办公室由9人组成的写作组致力于不断更新格式化回应。与此同时,所有来自孩子们的信件会被单独放到一个桶内,交由楼上的儿童组处理;请求总统为生日、周年纪念和婴儿送上祝福的信件会被分到问候组;礼物会被送到礼物组。大厅对面由六人组成的个案组,负责处理需某个联邦机构特别关注的信件。譬如,某个人也许需要人帮忙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获得福利;个案工作人员可以介入并展开调查。还有两个需要留意的代码:“感性”意味着某个人写信来是为了告知总统自己的损失、疾病或其他个人的不幸。这类信件会被交由杰克·卡明(Jack Cumming)处理。卡明是一个安静的人,身穿米色衣裳,有时会露出腼腆的笑容。他成天都要阅读来自总统的吊唁信,常常需要从难以承受的悲伤情绪中抽离出来,透一口气,因此喜欢到“纸质信件室”逛逛。“能到这儿来,只是阅读,可真好啊,”他说。

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代码是“红点”。红点代表紧急。这些信件来自给总统写信表示想自杀、杀别人,或在某种程度上处在危险边缘的人;如果你在琢磨自己是否应该往一封信上标“红点”,你十有八九应该打上,然后马上穿过大厅,把它交给莱茜·希格利(Lacey Higley),可以说这个在后面角落里办公的女人就是负责救人的。

“你要休息一下吗?”裴小声问我,在信件室里人们都这么说话。她和我们坐在一起,用比我们更快的速度浏览信件,匆匆记下什么。就像OPC所有的员工一样,她很年轻,只有25岁左右;她留着不用怎么打理的闪亮的棕色长发,带着两枚戒指,一枚普通的戒指带在人们通常佩戴的位置上,还有一枚银色的小戒指带在指关节上方,以显示风格。“你吃饼干吗?我们有饼干。”她伸手摸到一罐燕麦葡萄饼干,把它推过来。我问她有没有碰到过让她难以释怀的信件。

“是一位思念儿子的母亲写的,”她一边说,一边把头发挂到耳后。她的儿子被绑架了,调查当时正在进行。裴把这封信读了十几遍,为其中的细节感到震惊,但她和OPC签了保密协议,所以不能跟我讲。“一切都是秘密。”她告诉我向当局发出了警报,然后感觉很无力,因为除此以外她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做不了。”几周后,她得知那个儿子被杀害了。她走进办公室,坐在电脑前哭了起来。“如果他妈妈再写信来怎么办?”她告诉我这次经历改变了她的人生方向,她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多年来,总统们对待选民来信的方式各不相同。它的起点很简单: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打开信件,回复了它。他每天大概会收到五封信件。当时信件还是通过人们走路、骑马或驾驶驿站马车递送–量不太大。然后有了轮船、铁路和现代化的邮政系统,到了19世纪末,威廉·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总统已经应接不暇。每天100封?他雇了一个人帮忙,这就是OPC的起源。直到大衰退时期,情况才变得格外棘手。通过每周的炉边谈话,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开启了一项直接与国人对话的传统,邀请人们写信给他,讲述自己面临的问题。第一周,有大约50万封信件涌入,白宫的信件室成了一个火灾隐患。选民来信由此发展起来,之后当选的每位总统都与它结缘。在任期即将结束时,尼克松曾拒绝听任何人讲到有关他的任何不好的话。里根习惯在周末回复几十封信件;还会时不时停经邮件室,他喜欢读孩子们的来信。克林顿(Clinton)希望每隔几周读一些有代表性的信。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喜欢偶尔拿几十封已经回复的信件看看。总之,这都是前任工作人员讲述的轶事。之前各届总统留下的有关选民信件的可靠数据非常少;历史学家不关注它,总统图书馆也不展示它;其中绝大部分一直以来都被销毁了。

奥巴马总统是第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明确提出每天阅读10封信件这一惯例的总统。如果这位总统呆在白宫的家里(出行期间他一般不处理信件),就会阅读选民来信,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白宫也建立了相应的体系以确保他能读到信件。邮件变得重要起来。一些员工将这称为“信件地下网络”。从2010年开始,所有纸质信件都会被扫描和保存。从2011年开始,每封信件都会被用来创建一个“文档云”,它的图片会在白宫内部传阅,这样决策者和工作人员都能略微知道一点普通美国人在写信说些什么。(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