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舆论二三言

拜读完李彦所作的《吕梁箫声》,闭眼深思间,我依稀看见一幅水墨山水图。丹青妙笔间刻画出吕梁城的那份古朴,宁静。偏偏格格不入得融入一笔油彩,浓墨重彩中,却如同阵阵涟漪绽放开来。层层碰撞后,这幅《吕梁箫声》图也就活了起来,大放异彩。被这缕箫声所触动,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露易丝爱上吹箫人,却无法把他带出国门;花和尚想要打破旧习俗的彷徨和保守,最终却落得铩羽而归。是因为小城的闭塞落后?是因为中西文化价值观的碰撞?我想这些都是发生这出闹剧的因素。而归根结底,问题的根本却能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民粹舆论。人们都有权利讨论和评价那些饭后谈资,而当众口铄金之时,那些舆论也就变得言之凿凿。

中国深受儒学的束缚,讲君臣父子,讲六德六行六艺,在这种社会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吕梁城的人们背负了太多条条框框。难道没有想要挣脱这些束缚么?当然有。露易丝有着艰苦朴素的性格,轻易的和学生们融入到一起。然而却被无辜怀疑是情报局的间谍,以讹传讹间,如同一个被隔离的病人,久孤于世。似乎只有每晚的箫声才能让她得到一丝慰藉,当她将要离开时,打破年龄和国籍的束缚,提出带着吹箫人远赴美国。学校唯恐道德的舆论引火烧身,避之不及。

花和尚本是一个有自己价值观的年轻老师,本着一身报复和理想来到中国教书育人。他想把自己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们,却处处不受人理解,被“老高三们”嗤之以鼻。他欣赏梅子敢于打破世俗展现自己,给予鼓励,却如同“错上加错”,深陷舆论旋窝。不得已,在极度被孤立排挤的环境下,只能选择仓皇出逃。梅子最终也被舆论所殃及,舆论丑闻如同一只无形的爪,如影随形,掐的她无处遁形,惶惶终日,早早离世。小竹也因与花和尚接触过密,被扣上“美国外教情妇”的高帽,为了排除污蔑和流言蜚语,只得委曲求全,与人草草结婚。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大众把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予以传播,以此批判和撼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其中不乏高瞻远瞩者,但也不乏目光短浅者。所谓“三人成虎,五人成章。众口铄金,积销毁骨。”舆论着实可畏,能颠倒是非,亦能置人于死地。

放眼今朝,如今的社会已步入互联网时代,而“匿名性”如同谣言的温床,“键盘侠”们在此尽情发表自己的“民粹舆论”,造成网络空间的责任缺失。人言可畏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我呼吁,请谨慎为舆论造势,而不是火上浇油,扩大事态,宣泄情绪。因为舆论导向太过强大,直接能影响公共事件处理的走向,导致事件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文/曲志伟,2016年11月24日)

参考资料: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三人成虎,五人成章。–《战国策·魏策二》
众口铄金,积销毁骨。–《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