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还是巧合机缘,笔者竟然有机会尝试问道青城山。要是放在三个月前,这可能还是笔者不敢想象的。但事实上,我确实来了,现在就在青城山道教学院的学生宿舍里,尽管时间是这里的半夜,敲着文字,回味白天之行。
沿山而上
好气派的西蜀第一山
她们如此早就拾级而下
一大早,朋友开车将我从旅馆接上,就直接开车到道学院。找到高道长之后,让他在道学院给笔者安排了一个房间。然后,青城山建福宫谢师傅领我沿山而上,顺利进入青城山景区。简单介绍上山、下山情况后,放任笔者尝试问道。
其实,在离开加拿大时,笔者也试图从网络了解青城山,但没有体验,又怎能从文字去了解一座名山呢?不过,尽管如此,还是让笔者稍稍去罗列一些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大量图片来介绍自己的尝试问道吧!
青城山大门入口
继续拾级而上
景点服务处的茶座吧
要了解青城山,就需要熟悉道教祖师张天师。道教是中华民族的本土宗教,而东汉顺帝时张陵用“黄老之学”改造古代巴蜀的“五斗米道”为“天师道”,青城山便成了天师道的发源地。早在佛教与道教在中国盛行之前,青城山就被列为国家祭祀的山川圣地。秦、汉以后,以张陵为祖师的道教,逐步把青城山经营成为道教文化的中心。
真正的往上爬
森林中的小瀑布倒是随处隐约可见
这也算得上是宗教与信仰的和谐统一吧
张陵又名张道陵,生于东汉末年(公元34年)的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是西汉开国承相张良的后代。他自幼天资聪颖,好习天文地理,通览五经,尤喜深研老子的《道德经》,这些奠定了他日后创立道教的思想基础。张陵二十五岁时中举,官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垫江县),因目睹朝廷之黑暗与腐败,忿然挂冠而去,从此,便只身漫游名山大川。当他游历到峨眉山、青城山之时,感悟到这雄奇幽翠的环境,正是自己修练道法的场所,便萌生了创教思想。
一程又一程攀登
青波提上的茶馆,倒是特别
假若您愿意,也可以花上五文,登船涉水
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张陵来到四川大邑的鹤鸣山,开始创教。据《华阳国志》记载,“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那时,接受他道书的人,以五斗米为报,是为道教最初称为“五斗米教”的由来。张陵从鹤鸣山来到了青城山,在青城山经过长时间的苦心修练,五斗米教才逐步发展成独特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其教义的核心是“清静无为,见素抱朴”。
这是拉索船
既然是问道,笔者还是随着这沿湖廊道漫步
索船也开出来了
据民间传说,张陵创教的决心矢志坚定不摇,感动了太上老君。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老君从天而降来至鹤鸣山,授之以《三洞众经》和炼丹秘方,正式任张陵为“天师”,并授以“都功印”一枚并雌雄二剑,用以斩妖降魔。张陵后来离开了鹤鸣山,来到青城山长住,指挥道众大败群魔,在这里修练出成果,创立了道教。公元156年,张陵在青城山修道成仙,活了121岁,仙逝羽化。他死后,“天师”的称号便世世代代地相传了下去。
这番景致可能在索船上看不到的
这番景致可能在索船上看不到的
这番景致可能在索船上看不到的
青城山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丈人观)纪念。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青城山以其幽甲天下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文物古迹驰誉,以包容道教文化的精髓和真谛,形成了易学、养生、丹道、武术、气功、音乐、文学等派别。
丈人山之“丈人泉”
这是索道登入处
坐在缆车上,倒是一览众山小
坐在缆车上,倒是一览众山小
在缆车上观望到半山腰的壁画吧
坐在缆车上,倒是一览众山小
出了缆车,再继续拾级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