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从“民主斗士”到“务实外交”

中国领导人给予了正在北京访问的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最高礼遇。中国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以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分别会见。中国国家媒体也纷纷表示了对这位“铁娘子”的热烈欢迎。媒体报道将昂山素季选择在访美之前访华称赞为“务实主义”。独立分析则回忆说,由于她在亲民主运动中曾经扮演的角色,昂山素季以前在中国受到的媒体曝光甚少。

中国媒体对昂山素季的态度在最近几年发生反转。昂山素季的“民主斗士”角色让她在中国曾经成为一个敏感词,中国政府曾经担心她的经历会鼓励中国的异议人士。

中国媒体在昂山素季访华之前赞扬了中缅关系的回暖态势。《新京报》称,昂山素季此次访华之前,中缅高层就互动频繁,出访中国是昂山素季首次出访东盟以外国家。今年4月民盟正式执政缅甸新政府后,昂山素季已先后出访过老挝和泰国,将于9月出席联合国大会并顺访美国。

“昂山素季在访美之前访华,预示着缅甸新政府重视邻邦外交。去年昂山素季访华时就曾对习近平表示,中国是缅甸搬不走的邻居,邻居是不可选择的,致力于两国友好关系发展至关重要……缅甸政府奉行‘先睦邻、后大国’的外交原则,以避免选边站队,在大国之间作出抉择。”《新京报》在该报道中如此分析昂山素季先访华后访美的原因。

新华社报道称,在增进双边关系的过程中,昂山素季受到欢迎,可以扮演更重要角色。澎湃新闻则称,作为邻国的中缅在经济方面高度互补。中国社科院中缅研究专家杜继锋接受采访时说,昂山素季此访有望缓解缅北中缅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在过去几十年间,这一区域由于少数民族武装和非法毒品交易的存在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他认为昂山素季访华会有助于促进缅甸政府和反对派武装的谈判。

一些报道暗示说,昂山素季和中国的亲密接触冷落了美国。官方小报《环球时报》引用了美联社的一篇评论里的提法。这篇评论将昂山素季称为“陨落的明星和希望之星”。“昂山素季现在不得不正视国家面临的种种问题,她不再仅仅追求西方国家给予的好名声。”《环球时报》评论称。

党媒《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说,中国本来以为昂山素季上任后会立即和西方国家增进关系。“但是,她去年对中国的访问彻底推翻了这种预期。这也源于她对中缅之间贸易现实的清晰认识。”这篇报道说。官方的中央电视台则说,中缅双边经贸联系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目前,中国公司在缅甸投资了超过115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

2013年3月,昂山素季当选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后,中国媒体开始呼吁提升和缅甸的外交关系。《环球时报》当时的评论称,这是一个北京向缅甸伸出橄榄枝的好时机。2015年6月,昂山素季以全国民主联盟党首身份访华之后,这种积极的态势显得更加强烈。官方媒体特别强调,中国是她以这一身份访问的第一个国家。《环球时报》甚至将这次访问称为“成熟关系的标志”。亲北京的香港《大公报》当时也在报道中称,中国愿意“借此机会”解释对缅政策。

但香港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说,很多昂山素季的支持者对他未能在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面时谈论人权问题“感到失望”。昂山素季并不总是在中国受到这么积极正面的媒体报道。独立分析人士称,过去几年时间里,北京担心她的亲民主形象会在中国激发起类似行动。2010年,香港评论人士Ng Chi-sam告诉《明报》,缅甸军政府允许公众聆听昂山素季的演讲,持有她的塑像,以疯狂的欢呼表达对她的真心支持。“你能想像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吗?”

《环球时报》和总部位于美国的《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都对一部2011年英法合拍的传记电影表示了关注。这部再现昂山素季生平故事的电影在中国遭到了禁播。其原因可能正是昂山素季的“民主斗士”形象。2012年,中国媒体对昂山素季赴欧洲补领1991年颁发给她的诺贝尔和平奖一事表现谨慎。《环球时报》在一篇评论中说,民主“不是医治缅甸苦痛的万能药”。“欧洲领导人对此事的热衷更多是在展示他们的胜利,而不是对昂山素季的欢迎。”评论说。(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