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高工资?

当名牌还只是“奢侈品”代名词的时候,千百万应届考生的家长早已驰骋在追求名牌的大道上了。只不过,他们追求的名牌不是LV包包,而是名牌大学。大学寄托的不仅是孩子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一个家庭对选择大学的所有考量普遍由一个简单的推理来决定:读的学校名气越大,毕业后工资就越高。所以他们在追求名牌大学的道路上义无反顾。这些家长会尽一切努力让他们的孩子进入自家能负担得起的最有名大学。家长们的如意算盘是,虽然眼下要因此而支付更高的学费,但孩子毕业后能获得的回报也会更大。

不过,如意算盘也会落空。如果盲目地根据这一推理来择校,可能会令这些毕业生在离校时背负更多不必要的负担。我们是在对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并对相应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一结论的。我们考察这些人毕业10年后的薪资状况时发现:名牌大学文凭在某些领域能帮助毕业生获得高薪,而在其他一些领域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

哪些专业看重学校名气?
在商业和其他文科专业中,学校的名气确实能对未来的工资前景产生重大影响。但像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等领域的从业人员,他是毕业于名牌大学还是无知名度的院校,对他的薪资水平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所以盲目地在这些专业上追逐名牌大学文凭,对有些家庭来说可能是浪费金钱。

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所上学校的名气和工资前景之间的匹配度。事实上,即使考入名牌大学,学生也不太可能选上他们理想的专业,这会进一步侵蚀他们选择名校的价值。而一些进入自己理想专业的学生也可能面临其他一些困扰:毕业时间可能会比其他专业要长,有些学生可能还无法毕业,这也会限制或抹杀名牌大学能带来期望中高薪的优势。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约7,300名大学毕业10年之久的人。按照他们的专业分成几类:商业,工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教育以及其他。我们还将他们所上的大学分成三大类:重点院校,此类院校涵盖名校和其他竞争激烈的院校;中等院校;非重点院校,这类学校基本没有什么入学门槛。

研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在这三类院校中,STEM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工资并没有太大区别。(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以及数学(Mathematics)。)我们发现,重点院校与中等院校或者非重点院校的科学专业毕业生,他们的平均工资没有显著差异;重点和非重点院校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收入也没有显著差异;而重点院校和中等院校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收入稍有差异。

为什么会这样呢?雇主们认为,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他们所学到的技能比学校名气更重要,原因可能是,这些专业的课程相对标准化,而且学生只要能顺利毕业,就会被认为已经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上名牌大学以确保毕业后能获得高薪。

我们的发现对有些家庭来说很重要,能让他们明白,追逐名牌大学的STEM文凭会让学生背负大量不必要的负担。对许多家庭来说,尽管助学金可以降低孩子的就学成本,但教育花费还是会因孩子选择上不同的大学而有很大不同。以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州农工大学的工程专业学生为例,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平均起薪相差不会超多1,000美元,但两所大学的学费却相差超过167,000美元。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STEM以外的其他专业而言,毕业生的薪资前景会因其所上的学校不同而有很大不同,获得什么学校的文凭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最明显的薪资差异出现在商业专业,重点院校的商业专业毕业生比中等院校同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平均高12%,比非重点院校同专业毕业生的薪资高18%。而重点院校的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生,他们比中等院校同专业毕业生的薪资高11%,比非重点院校同专业毕业生的薪资高14%。

就教育专业来看,薪资差距分别是6%和8%;对人文专业来说,重点院校毕业生比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薪资高出11%,不过他们并不比中等院校的毕业生挣得多。

对于这一差异有很多种可能的解释。首先,对于商业专业来说,更知名的大学会提供好的校友网络和其他一些有关公司招聘的资源。而在我们所分析的其他专业,知名大学会提供更便捷的同学联系方式,更佳的师资力量以及更好的大学资源,至少对社会科学和人文专业来说,这是一个进入更好的研究生院的途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家长和学生在这些专业上追求一所名牌大学文凭理所当然。

挖掘数据,让钱花在刀刃上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且实用的结论:择校的家庭应该深入研究这些数字。因为大学可能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投资之一,学生和家长应该搜寻必要的信息,以预测与大学和专业息息相关的就学成本和未来收入预期。

学校提供的助学金在线计算工具能让家庭借此估算出学费成本,而PayScale.com和美国高校记分卡(CollegeScorecard)等网站会提供各专业和各院校毕业生的薪资中值信息。PayScale还为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提供相关信息。此外,许多院校的学术部门一直在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追踪,所以家长可以找到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

但是,这些数据往往比它们的表象更微妙。首先,比较明显的一点是,所有的数据都是平均值:任何个人的实际薪水都高于或低于这些数据。另外,还有机会成本这一问题。当选择一个专业时,家长需要考虑读完这个专业需要多长时间,因为这会涉及到待在学校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进而抬高学费成本并降低潜在收益。

设想一下,一名学生正决定是读工程专业还是经济专业,而且假设读工程专业要多上一年学。根据PayScale.com的数据,2015年,经济专业毕业生起薪是52,100美元,所以如果选择用多上一年学的代价来读工程学位,那么对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存在一项52,100美元的时间成本,因为他们要晚一年才能参加工作。

实际上,如果工程专业毕业生每年比经济专业毕业生多挣10,000美元,那么他们将需要五年时间才能把多上一年学导致的工资损失弥补回来。如果这名学生就读的是一所重点大学,再加上这额外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开销,那么就可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把多上一年学导致的经济损失补回来。

除了钱,这些方面更值得关注
家长也应该切记,即使进入了理想的学校,也并不能保证会选上理想的专业。在一些大学,热门专业都限制招生人数,这意味着进入理想大学的学生还将面临选择专业的过程。必修课分数通常是录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学生应该参考自己的分数,并考量被录取的几率。

另外,许多学生追求一个名牌大学的本科学历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学历可能有助于他们将来就读一所理想的研究生院。一些学生选择读文科,因为他们相信这会为读法学院做好准备,而且他们也并不关心文科专业本科学位的预期收益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搜索他们有意向学校的理想专业的研究生院相关信息。最后,也是很重要的,切记金钱成本和收益仅仅是学生将背负的重担的一部分。此外,还要考虑心理成本。大多数人觉得学习和被评估会带来压力。

另一方面,比起上大学所能带来的经济回报,像第一次独立生活、体验大学生活以及认识很多新同学等在学校的这些精神所得,对一些学生来说更重要,更有意义。归根结底,选择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取决于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偏好。学生家长应该做的是,确保孩子在做出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的选择时,能充分了解这些选择对自己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转载自华尔街日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