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祖国伊拉克两重天

一个艺术家、一个创业者,在巴格达同一地点再次巧遇。事易时移,短短15年,现实恍如隔世,未来难以言喻。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卡里姆和萨迪克的相遇;这个故事讲述的也是伊拉克的变迁。

卡里姆和萨迪克初次相遇是在2001年,伊拉克人还处于萨达姆·侯赛因铁腕掌控之下,自由不多。卡里姆·瓦斯菲(Karim Wasifi)当时在美国学音乐,溜进巴格达帮助那里的音乐人和艺术家。抵达后,他需要买一套伊拉克制造的套服。他知道该去哪里:巴格达热闹的卡拉达区(Karrada),那里住的全是伊拉克人,各种信仰、或者没有信仰的人。萨迪克·马鲁夫(Sadiq Maroof)是在当地经营商店的年轻业主。

最近,他们又见面了,出乎意外的巧遇,仍然是在同一条街上,现在两人都40多岁了。卡里姆一头黑色的乱发,带着黑边圆眼镜,一身黑色的丧服。萨迪克两鬓发际线已略显后退,一件简单的体恤衫,悲哀却如长衫裹身。几个星期前,所谓的“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来到这一带,制造了死伤最为惨重的一次攻击事件,总计292名伊拉克人丧生。

我看到他们两人打招呼,认出对方。萨迪克自豪地告诉卡里姆,“我们从前见过。”卡里姆回答说,“是的,我也记得,”然后他转过身,向我解释说,萨迪克家的商店在巴格达很有名,口碑很好。萨迪克高兴地笑了。

现在,卡里姆是名人,他是伊拉克著名的国家交响乐团的指挥,作曲家。他自己说他也是艺术活动人士。人们尊称他为“大师”。卡里姆到卡拉达来是要表演大提琴,一把有300年历史的琴,他小心谨慎地抱着。人越聚越多。尽管太阳落山已经几个小时了,巴格达依然酷热。

年轻人跑去给卡里姆搬来两把塑料椅子摞在一起,给这位身材硕大、要传达的信息更加响亮的大师搭好牢固的座位。卡里姆说,他希望就在这个发生过恐怖和死亡、阴影笼罩的地方创造出一个美好、文明的瞬间。

哀婉的琴声犹如悲鸣回旋,街边,到处是烧成黑漆漆、废墟般的商店。曾几何时,这里灯火通明、霓虹艳丽,密布各色各样的商店,香水店、时装店、烤肉店……萨迪克到卡拉达来要哀悼逝者。发生攻击的那个夜晚,他从窗户里跳出去,幸免一死。但是,爆炸后发生的大火夺走了他家里九个人的生命。其中包括在他家开的商店工作的侄子、他们的妻子和孩子。当时正好是穆斯林开斋节的前夜,家人都聚集在店里。

萨迪克还有不少朋友,在附近一家没有紧急出口、火灾通道的购物中心被活活烧死。他说,“朋友和家人一样珍贵。”几个星期过去了,他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怒、悲哀。他家经营多年的商店里存放的衣服都被烧成一堆黑灰了。他耸耸肩、强作欢颜地告诉我说,“没事。我们还可以从头再来。”

萨迪克站在卡里姆身后,他正在演奏的是自己创作的“不朽的灵魂”。他经常去发生过爆炸的地点表演,因为他知道,这场战争每持续一天,巴格达这座城市的心就会再死去一点点。伊拉克国家交响乐团的许多人都已经离开了,卡里姆的家人也收拾好了行装。

但是,和其他许多在2003年那场推翻萨达姆·侯赛因之后返回伊拉克的人一样,卡里姆坚持说他要留下来。他在培训年轻的音乐人,最优秀的将填补交响乐团的空缺。他还为年轻的诗人、画家、当然还有乐师建立起一家艺术中心。

但是,他20年前在这条街上遇到过的那位年轻人现在也说,自己想离开了。卡里姆仍在拉琴,萨迪克把我拉到一边说,他再也无法忍受这里的生活了。他们就像是在伊拉克随处可见的两个方面。一些伊拉克人坚持说,他们的生活在这里、只能在这里。但是其他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根本看不到未来。还有其他一大批人觉得,不管发生什么事,也只能继续生活下去,别无选择。

卡里姆代表着这个国家在地区间曾经享有的声誉:有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建筑师、考古学家等等。萨迪克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创业精神,这是一个石油蕴藏丰富的国家,本该可以给人民带来繁荣和富足。卡里姆和萨迪克再次短暂巧遇。谁知道他们的人生之路何时再会交叉?谁又能预测那时的伊拉克会是怎样?(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