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让人如此动情

–读《我的秦岭邻居》有感

见过白忠德教授一面,是在云枝姐的新书《植物的智慧》发布会上。只是我是讷言之人,期间并没有好意思过去打扰交流,但是在第一眼的感觉里我能感觉到他的质朴善良。今天读他的生态散文集《我的秦岭邻居》,一如给我的第一感觉一样,质朴无华,真情馥郁。

题旨的深度往往取决于情感的浓度。

读着字字句句,徜徉在他笔下的动物世界中,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呆鸡……它们各自的秉性、情感以及它们的生存之道给这壮阔神秘的秦岭增添了无限声色。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质朴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白教授尊重生命、热爱家园的赤子之心。

人和动物都是大自然的生灵。

无论人类如何进化,我们也能从雄性动物身上找到男性特征,从雌性找到女性特征。尤其它们并不逊色于人类的母爱,让人震撼、感动,不知觉地泪下。我想,白教授的目的达到了。无疑的,看了这本散文集,我们对生活在秦岭的动物们多了些了解,增加了几分喜爱。

就像对于熊猫,之所以喜欢皆是因为感觉它笨笨的、憨憨的可爱。在读了白教授描写熊猫的的系列之后,我知道了熊猫的前世今生,才知道它的笨,它的憨都是表象。

如果说独行独往、并不凶猛的它因为改变原本食肉食性,而逃脱的灭绝的命运,是它聪明的生存之道,那么对于挑剔的择偶,我倒觉得它像一位高傲的公主。

人类好以成败论英雄,而动物,它们则是以搏斗成败来获得爱情。

而熊猫只接受擂台赛的“冠军”的求爱。在《冲冠一怒》中,帅哥不停地绕着树转圈,温柔的“咩咩”叫声,有些低三下四,而美女在树上悠哉的睡觉,视而不见。执着地等了七天七夜,最后打败情敌终于抱得美人归……我感叹它爱情的不易,每一场打擂,都是一场皮开肉绽的厮杀。只是当我还在为勇士终于获得爱情感动的时候,这些刚刚激情完的勇士便云游四方,独剩熊猫妈妈产子、教子。突然发觉是我一厢情愿的给这些勇士赋予的“爱情”内涵,便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了–这些勇士最终的目的不过是为繁衍后代。

熊猫妈妈却是尽职的母亲,尤其读到熊猫妈妈叫宝宝过河的情景,我是真的被这幅画面融化了。

相比于熊猫,雄性呆鸡(红腹角雉)绝对是暖男。

遇到危险,把头藏到草里,露个屁股的呆鸡,虽然笨,却是模范丈夫。晚上睡觉给妻子占个好地方,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寻找可口的嫩枝、果实,碰到向昆虫这样的美食,自己舍不得吃,“咕咕”唤妻子享用。

无论动物还是人类,“笨”就会简单得多。呆鸡们享受着夫唱妇随的小日子。而金丝猴们,因为它们的聪明,就有了分明的阶层(阶级)。它们群体的生活也有类似的社会政治形态。
和人类一样,猴群也以“家庭”为单位,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幼仔组成,地位最高的是家长,由一只性能力最强的公猴担任。猴王享有特权,也负有保护家小的责任。

在《叩访金丝猴》、《猴闹大坪峪》中对于猴群的分工明确、等级分明有很多描述……我佩服它们的灵性,懂得团结互助……我对于猴群的生活形态,如此接近人类的社会形态讶然惊叹,继而会心的一笑,我们不愧是同宗呀!

动物的母爱,一点也不逊色于人类。在《爱子情深》中,那个面对猎枪从容喂奶,把奶水挤在树叶上,摆在宝宝够得着的地方,然后捂着脸静静等待死亡的猴妈妈……我不敢高呼只有人和人之间的“爱”总是那么惊天动地,我想在这个世界,许多相同共通的东西,是可以用心灵感受出的。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天下的母爱皆如是。

动物的眼睛同人一样,也是心灵的窗口。在《庆庆的眼神》中,我在想,为什么庆庆伸出前掌拍赵俊军的屁股,朝他的脸上呵气?庆庆的眼神中究竟饱含着怎样的感情?超越物种的精神依赖?达尔文曾经提出,凡是属于社会型活动的动物都具备情感互通的能力。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完美的解释了(多了个字,去掉)吧!

看了全书,那个以偷袭掏肠子、挖眼睛的豺狗是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动物–阴险狡诈,防不胜防。当然放在自然法则里,它也是平衡生物链的一环,我也只能不会喜欢也得包容它的存在……

朝朝日东升,暮暮日西落。在我们人类享受着生活的同时,动物们也在进行着一天辛勤“工作”寻找食物,哺育幼子,也在努力地追求异性,上演他们的爱情……

我望向窗外,斜阳收尽了最后一抹暮光。我静静坐着,感受着这片神奇土地安静下的博大。(文/张彦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