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

今天,为一个朋友寻找二十多年前曾为母亲根治好痔疮的神医。要找到这个医生很难,让我觉得应该先找到她曾经是副市长的丈夫。因为医生太多,而副市长却极少。

当得知这个副市长已经坐在轮椅上,为了便于照顾和医治,后半身就长期打发在医院了,曾经气宇轩昂,在主席台倾倒众生的帅哥。我眼前同时闪观出,我那连坐轮椅都困难的母亲。进而联想到离我而去的,年轻的,年长的亲朋好友师长。一个沉重的话题开始逼我写点感触。

哲学家认为:死亡的课题是个体意识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更是和他的生命观念、死亡观念息息相关,死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也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结果总会导致出一串无奈的感伤:人生不过如此、即时行乐、活在当下。这些感觉也属正常。

爱上哲学读物后,知道不怕死是一个充满思辩的哲学范畴。怎么明智巧妙艺术地为自己或者亲人摆下人生最后的棋子,让生命的终结有价值地获得最大的完整和尊严,成了我此时最有深度的思考自测题。

每天想想自己哪年或者哪天就可能死,真的有益无害。能时时感悟生命的脆弱不堪一击。会格外珍惜今天,会发自内心地善待他人,有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明白。于是死亡使真情凸显,友情长存。后哲学认为:从年轻时就思索死亡,和临终已近才思索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我想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知道有一个结尾在等待我们,对生命的宝贵,对光明的求索,对人间温情的珍爱,对丑恶的放弃和鞭挞,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能明智坚定很多。

这些哲理词语太抽象,还是说点接地气的感受:当死去的人化成灰烬,连同未来得及享受的名牌所有一起化成灰,多少是否有种物质享受并非是生活是唯一。于是少了些对奢侈的追求,多了些放下的自律。

许多富豪相反很节俭。先哲有言: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当你所爱或者爱你的人离去。会不会想到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疼大可不必?爱有什么用?心魂敞开有什么用?热情有什么用?可天地间的热情岂能寂灭?后哲人找到:人的处境是隔离,愿望却是沟通。一个患绝症的人,科学都难给他任何期待,但他满心的坚强与泰然在牵系什么呢?看来热情和爱要具备,但也不是唯一。

先哲还有言:科学需要证明,而信仰并不需要。可见人活着哪怕只活一天也需要精神的抚慰和信仰的支撑。人在无奈到极致时靠着一份情一份信仰支撑着生命。看来精神的追求比物质的追求更具坚强性及持久性。

我很认真地开始构思:假如我能活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时、多少分?才仅仅这么想,心中就生出一种大慈悲情怀。这时的我,心中没有了顽疾的自我,仿佛一切都该被包容、被原谅、被关爱。就着〈大悲咒〉的音乐,边写边感触。有种仿佛彩排人生的优雅谢幕!

再回到现实中,想的已经不是需要什么,而是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是有许多顽疾的,渺小到,犹如看不到的一微粒尘埃。活着的意义就是本着人性的善,随时兼有那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慈悲心,去珍惜每分每秘,去珍惜每份情每份爱。对有些小的被骗,我也可以体谅,无须计教,智慧会教我怎么去把持。

喜欢高晓松那句:“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为自己的一生写下忏悔、写下故事、写下墓志铬。这种感觉让心好静,好清爽,好慈祥。应该是信仰的萌动。如果经常这么想想。伴随灵感喷涌的岁月,把日子过成诗,好像很不错。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2015年9月17日下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