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敦煌

离开西藏,火车用两个夜晚,除了带我们跨越了且行且流逝的岁月,还让我们体验了从身理到感知,反差极大的跳跃。

除佛教文化的悠久魅力依然,历史深远厚重的沧桑依然。其它感觉,只有用逆袭这个词来描绘,因为我找不到更准确的词。

青山绿水怎么过渡消失到一马平川?蓝天白云怎么过渡成漫天灰蒙蒙,只见黑沙黄沙的戈壁?我不懂气怎学,地质学,注定成不了作家。作家是需要不断励练的。我充其量抒发点情感,充实余生,已经知足了。

不舍敦煌,当然首当莫高窟。从进入参观程序那一刻起,沉重的历史气压已罩住了全身心。使人无端的感动!喟叹!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每个角落,感受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用生命留下的世界珍品,经藏。美伦美幻的壁画痕迹。告别说不清的一种敬佩与悲怆的意绪,我仿佛灵也留在了那里……

不舍月牙泉,那种到了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的新奇感,让一行人,不由自主地成了一群顽童。卖萌的照片闪现出每个人曾经的天真无邪。大自然的魅力,唤醒了每个人心底那份纯真。能左右心情的那人那境一定是你爱的,不舍的。在纯正的鸣沙山上,连爬带滾,天黑了还倦鸟不知归的依恋不舍。 漫步在山下的骆驼可漂亮了,相比之下我都怀疑,我们动物园那骨瘦无神的骆驼是不是变异了?

那难忘的夕阳晚照,不愿离开鸣沙山的顽童,让我心中泛出一首小诗:一群骆驼一路沙,一鸣秋意几晚霞,一入沙滩童心起,一月空照不恋家。

不舍敦煌的夜市,白天几条冷清的街道,到了晚上八点,成了灯红酒绿,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的夜市。各种小吃,土特产,专为游客而备的,成百上千的各种玲珑饰品,应有尽有,热闹非凡,直到凌晨才散。和香港夜市有得一比,看得你眼花缭乱,诱得你买了还想。

雅丹地貌,让我们目睹了在家乡无法想象的,在黑色沙滩上,历经几千年形成的造型各异的土丘地质地貌⋯⋯让我突然对地质感兴趣起来。

敦煌,对从大山出来的游客,肯定充满了吸引力,一望无际的戈壁,一百多里笔直到没有一道弯的公路。灰蒙蒙看不到蓝天白云的的感觉,惊奇之中,有种世界末日般的压抑,但也许正是这种危重感,让人生出不舍,生怕它被沙掩盖,从此消失!

看着火车窗外,几小时灰蒙蒙的天,逼着我这个有些精神洁癖的人,象个孩童,开始充满不着边际天真幼稚的想象,仿佛这种遗憾通过想象可以变成完美的图像:如果把西藏的蓝天白云挪到这?也不能全挪?应该是扩展到这里。让沙漠变成绿毯?也不能全变?没有沙漠怎好?那就让绿毯在敦煌需要的地方以美幻的图形铺展。再在需要的地方,点缀些西藏纳木措天湖⋯⋯那该是一道令人不离不弃的人间天境。

也不知沙漠城市迪拜,会不会是我想象的那样?

对面床上中下辅都是敦煌人,他们处处表示出,谁不说咱家乡好的自豪。与我们进敦煌时,对面床的女士对敦煌家乡的感觉,形成鲜明的对立。她说:从敦煌往外走,越走越绿心情爽,从外面往敦煌走,越走越(辉煌)灰黄。

管它黄不黄,反正我是真不舍。没有去西藏,仿佛拿着人生单程票的复杂心态。

不舍敦煌!没准我还会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