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遍二孩”政策何时实施

如果把1973年成立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作为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开始的标志,那么今年正好是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的第四十二个年头。

可以说,四十二年来中国政府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通过计划生育让人口增长速度下来,另一个是通过改革开放让经济增长速度上去。这两件事情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而且都让全世界感到了震惊。

尽管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一个永恒的追求,但是降低人口出生率则只能是暂时的举措和阶段性的追求,更不应该把低生育水平说成是人口现代化的标志。

从生育结果上看,计划生育初期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当时的政策是提倡“一个不多、两个正好、三个多了”,计划生育工作是以“宣传教育”,而不是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致使出生率从1971年的30.65‰下降到1980年的18.21‰;总和生育率从1971年的5.44下降到1980年的2.24,在十年里下降了1.43倍,

这是中国开展计划生育以来的第一次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可以说计划生育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成功也充分证明了,在经济非常落后的中国,不用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手段,生育率也可以大幅度下降。

尽管“两个孩子”政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出于对人口数量问题“过度”严重性、紧迫性的认识,在行动上导致了1980年《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的出台,提出了超出老百姓实际承受力的城市和农村普遍实行“一胎化”的生育政策;而实现“一胎化”的控制目标,不得不采取更为强力的、直接干预的手段,以“行政手段”推行计划生育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从1980年开始推行的“一胎化”政策,是一次决策性失误。之所以在当时计划生育形势一派大好的情况下,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政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决策者对控制人口的期望值过高,希望能够“好上加好”,再加上一些不了解人口学知识、不懂人口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某些“学者”的所谓“科学论证”,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将针对物资资料生产的计划方式应用到对人的生产和再生产中来,人为地把人口控制目标定位“到本世纪末(2000年)把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制定出了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政策,从而导致了强迫命令手段在计划生育工作上的普遍使用,而且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后果。

尽管后来的“一胎化”政策引起了群众的反感和强烈的抗拒,导致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好在中央在1984年及时纠正了当时的错误,提出“要把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在合情合理、群众拥护、干部好做工作的基础上”,“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的得稍大一些,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两胎”。

随后中央又继续强调要“不断完善生育政策”,“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经过教育、绝大多数群众能够接受的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此后,绝大多数省份对农村地区的生育政策作了适当的放宽,即将普遍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改为允许农村地区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群众生育意愿的转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的第二次大幅度生育率下降,并在九十年代初期生育率开始低于“更替水平”,中国从此进入了“低生育水平[1]”的时代。而从那时起到现在,低生育水平也已经持续了整整二十多年的时间。

如果说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生育率下降后果还体现的不够充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的话,那么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人口规模压力在不断减弱的同时,生育率下降和特定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性问题正在迅速积聚,问题表现得更为清晰和显著。

出生性别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超出107的正常范围,进入本世纪一直在120左右的高位上波动;小学和初中适龄人数迅速减少,农村很多学校被迫关闭,一些偏僻地区出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劳动力供应不足,导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人口出现快速老龄化,养老需求迅速增加,家庭养老难以为继,社会养老保障压力巨大,给政府改善民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

如果说我们以前曾经享受到了计划生育带来的成果,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得不去承受计划生育带来的后果,因为计划生育产生的后果将是长期的,是几代人都不得不为之承受的。

人口问题的性质决定了,在单独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同时会引起其它方面的问题或使其它问题更为恶化。为此,数量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不能单纯从数量问题本身去考虑,而要从全面解决人口问题去考虑。在中国已经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的时候,如果继续坚持控制人口数量,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甚至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人口问题,搞不好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由于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直接获得的数据又进一步显示,中国妇女生育率已经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由此引起了中国人口学界从2010年开始对是否以及如何调整现行生育政策展开了大讨论。

初期的争论是围绕是否应该放开生育政策上,即是应该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应该适当放开生育政策;是逐步放开生育政策,还是彻底取消生育政策。

政府也聘请了个别专家对“普遍二孩”政策进行了论证,论证的最后结论是:需要“推迟一些时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基于此项研究,中央最后采取了比较慎重或“小步走”的逐步放开生育政策的策略,并于2013年11月正式宣布在全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这是从1984年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次转变。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政府曾经预计会有1100万对夫妇符合这一政策,并预计从2014年以后的五年内每年平均会有200万新增出生婴儿。然而事实是,自从2014年下半年各省市自治区和全国不断公布提交“单独二孩”生育申请的数量开始,人们普遍感觉实际申请数量与预期生育数量差异巨大。从全国的情况看,“到2014年底有106.9万人申请再生育”、“截止2015年3月申报数量在120至130万对”。各家媒体报道几乎一边倒地反映出二孩申请数量过少,并呼吁国家应该尽快放开“全面二孩”政策。

与此同时,2014年12月19-20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讨会上,参加会议的一批顶尖人口研究领域的专家也几乎给出一致的结论:“单独二孩”政策“遇冷”;会上人口学者们一致主张要尽快实施“普遍二孩”政策,会后还起草了一个由39名学者签名的、并拟提交给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于“全面放开二孩生育限制的建议”。

目前,政府也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来论证“普遍二孩”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并明确提出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尽管绝大多数人口学者都在呼吁要尽快实施“普遍二孩”政策,甚至也有学者提出应该彻底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到底“普遍二孩”政策何时可以实施,到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表。学者和全国老百姓都在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