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艺节目输出东南亚国家

有位同行在新加坡打车,遇到司机大叔正在听刘若英的《为爱痴狂》,自顾自地感慨中国歌手金志文最近又带红了这首老歌。细聊之下才发现,《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那段时间在新加坡红得发紫,以至于停表付钱之后,他还被大叔拉住多聊了五分钟韩磊。

因为文化相近,从90年代开始,东南亚和中国的影视内容一直小规模互通。《莲花争霸》、《亲心唤我心》等是80后耳熟能详的经典新加坡剧。而内地输出最多的则是以《成吉思汗》、《雍正王朝》为主的历史正剧。1994年,《三国演义》在泰国播出时几乎是万人空巷的效果。

从2009年开始,中国和东南亚相互引进的内容数量直线上升。相对来说,中国国内的需求没有那么刚性,主要是各大视频网站的布局,扩大了对多元内容的需求。受限于市场和制作条件,东南亚对中国的内容,特别是大型综艺节目则更加倚重。而近几年,中国对版权类真人秀节目的开发和竞争几乎是不惜血本的,的确涌现了一批现象级的节目,从输出角度看,它们又比欧洲或韩国原版节目有语言优势。

这些节目的投入极高,需要海外分销渠道,增加现金流。而欧美、韩国等市场又很难进入,在同属华人文化圈的东南亚站住脚跟则相对容易。另一方面,中国宏观政策鼓励文化项目“走出去”,再加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价值输出”急需找到突破口。

供需方一拍即合。新加坡最大的无线电视集团新传媒下辖两个中文频道:8频道和u频道。2015年,新传媒引进超过800个小时的中国节目,覆盖戏剧、综艺节目、资讯节目等。在有600万华人的马来西亚,占市场份额63%的付费频道Astro中文视界为当地440万家庭主妇提供影视服务,每年采购中文节目6,000小时,几乎购买了中国大陆所有现象级的节目。

在东南亚最受欢迎的中国产综艺节目都属于大制作:有绚丽的服道化妆,以及重金砸来的超级巨星撑场。新加坡人更青睐才艺秀,比如《中国好声音》、《最强大脑》、《中国达人秀》等。有意思的是,中国国内算得上超一线的《爸爸去哪儿》,却被东南亚观众反映“节奏太慢”,继而反响平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背后其实就是文化上的水土不服。中国的电视剧输出一直存在这个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地引进的中国剧集皆以古装神话剧为主,相近的文化背景让这些题材容易被接受。而《杜拉拉升职记》等时装剧在东南亚的受众就比较少,一是口音不适;二是观众对中国的现代形象认同不深。在资讯类方面,以美食为主的节目广受好评,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因为“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是相通的,而现实题材如《大国崛起》等在东南亚观众的接受度上就备受挑战。

而真人秀节目放大了这一文化隔膜,因为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属性更重,价值观传递的倾向更明显。韩国人做《running man》,最开始是因为年轻人越来越宅,想让大家跑起来;《我是歌手》的内核是怀才不遇的境遇和情绪,可以把各个阶层都连接起来;《达人秀》直接卖的是“梦想”。而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涉及到独生子女等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因而在家庭观念仍然固守传统的东南亚很难找到共鸣。

至少在文化输出这个领域,中国可以向领邦韩国学习。在“韩国模式”横扫亚洲之前,韩国人花了很长时间在好莱坞学习技术和讲故事的方法。学成归来后,韩国人最早也是通过中西交流频繁的新加坡作为中转站,试探东南亚乃至整个华语圈的文化感觉,了解共鸣点在哪里,以文化接近的市场作为突破口,一步步成功实现电视剧产业的国际化。

相比之下,中国的发行商更像一个贸易公司,只负责卖节目,在制作上缺乏从大中华地区考虑的视角。现在的大型综艺节目,不管是从市场还是政策上考虑,要在海外更多得益,都需要与当地制作方共同开发市场,调适文化口味。据说《中国好声音》今年不仅将播映权卖到了新加坡,也将在当地举行海选。这也许对中国将是一次不错的海外输出经验,尽管它的版权是舶来的。(来源: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