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子女为何留学英美

一贯言论惹火的行政会议成员罗范椒芬又掀起火头。3月13日,她首先在接受凤凰网专访时建议,在教师教育中加入国情教育,每名准教师必须到内地大学上国情课一个月,作为入职的基本条件,理由是教师担当授业解惑的责任,须要装备自己,以向学生解答有关国家的疑问。身兼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她称,每次到北京参加人大会议,对国情的认识都有加深。当在访问中被问及,立场亲泛民主派的全港最大教师工会“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有否影响教师,罗范椒芬更指:“他们心知肚明!”

翌日,正在北京出席两会会议的罗范椒芬被传媒追问,强制准教师回内地是否“洗脑”?她回应说:“没有人可以洗到别人的脑,因为每个人的脑袋都是属于自己。”坚持看法不变。不过,同属建制派的另一名行政会议成员、全国人大代表陈智思,却对罗范椒芬的建议浇上冰水:“在香港,任何强制性的做法也不能得到大部份人接受,香港市民较有选择性,不管是吃糖吃盐,或是老师返内地多认识国情,最重要是给学校自行选择。”陈智思指,教师不仅应该北上内地交流,也应该到其他国家。

假如罗范椒芬的建议实行,受影响最贴身的是“香港教育学院”学生。教院学生会会长梁浩正批评说,政府年前对学生推国民教育不成,现在罗范才会向准教师入手,将准教师变成教育机器,通过他们去控制下一代的思想。他指国情教育有一定主观性,有洗脑之嫌,罗范是侮辱教师专业判断、干预学术自由。

罗范椒芬抛出的建议,很快又沦为她的“个人意见”,她事后亦承认,发言前并未向行政长官梁振英提出过,试图为事件降温。建制派中全力支持罗范的人不多,除了为她辩解,称北上受国情教育并非洗脑外,罕有支持她的建议。

不过,若然就此判定罗范椒芬在建制内只属少数派,则未免流于皮相之见了。梁振英的治港思路就是二元对立、斗争挂帅;而建制派阵营长期以来耿耿于怀于怀的,也是香港回归十多年但“人心未回归”。迫切要通过“思想教育”,达致年轻一辈认同中央的,又岂止罗范椒芬一人?

在回归前曾有一个看法,就是亲泛民和反建制的多是中年一代,因为他们在八十年代末期年轻时,经历过六四事件,从每天接受到的信息,早植下了对中央政权强烈的反感和不信任;年轻的一代没有经历过六四,反较容易接受中央和建制派的观点。不过,这看法后来证实不确,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站讨论区充满着批评嘲讽政府的声音;游行和示威参加者有年轻化迹象,如近日的反水货客示威,有被捕者的年龄是低至13岁的!

这在建制派眼中,无疑就是“人心未回归”的铁证,而且耐性也越来越少了。故此有各类的忧虑和倡议出台,只是程度上有分别。曾任教育局常务秘书长的罗范椒芬,在任内因推行政策与教师团体多次开火,由她倡导准教师必须强制返内地受教,只会令教育界更抗拒。

而罗范的建议,其细节也带来不少疑问。例如,如果是为了让准教师了解中国国情,为何不能由教院编订课程授课,而是强制回内地受教?是否假定了内地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思想主调必然和本港的南辕北辙?在内地接受的国情教育,会否容许有批评现政权或社会阴暗面的内容?为甚么不少内地客来港,都喜欢到书店,选购讲述中央高层权斗和贪污黑幕的书?

在罗范建议抛出后,不少网民都质疑,为甚么本港的高官政要都要送子女到英美留学,包括行政长官梁振英和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都送女儿到英国?而罗范掓芬本人,其两子在港时就是入读著名国际学校“英基”,中二到美国留学,后来更移民当地。如果国情教育这么好,为何这些高官政要不送子女返内地接受国情教育?

这些质疑,和中央不信任内地裸官,设立各种政策制约他们,其思路是同出一辙的,本港的高官政要,怎去释除疑虑?(来源: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