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似曾相识人归来- -张艺谋《归来》

午夜场,朋友请在上海的华谊兄弟影院我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归来》,在拍出了一系列绣花大枕头的商业烂片之后,张艺谋以一次有情怀的《归来》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角度,面向历史深处的凝思。《归来》不似《活着》那种去表现时代巨轮下对个人命运支离破碎的碾压的残酷,而是一个时代浩劫尾声后的隐忍与哀伤。曾几何时,我们惋惜的看着这个身具才华的导演在资本市场的裹夹下拍出一部部怪胎畸形的作品,不再抱有期待,而今天我们欢迎这样一次有情怀的归来。

一、翻云覆雨二十年

“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如果说严歌苓的小说是在大时代翻云覆雨中看一个家庭跌宕起伏的历史,那么张艺谋的电影则是20年后回首看风雨过后的白云苍狗。

我无意争论小说与电影改编孰优孰劣,不同的艺术类型自然有不同的鉴赏方式,20年对陆焉识、对一个艺术家、对一代观众、对无数的中国家庭来说其实都有太多的话要说,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再怎么样也表现不完整那么庞大的历史包袱,但是我们终究渴望艺术有能力去尽力真诚地表达。

电影中冯婉瑜个体的失忆症是一个荒谬绝伦时代造就下集体记忆的创伤,而当今时代选择性的遗忘,也有商业资本时代与权力合谋后的集体性失忆选择。多少艺术家在这种夹缝中做着蹩脚的造型,观众在各种神乎其神的闹剧中穿越,一个曾经有着悠远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国家,面对沉重的历史、光怪陆离的现实却表现出集体症候的失语与沉默,也是因为失忆,任何触碰记忆深处的故事都能引起人们的再思考。

二、千帆过尽再思量

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经过了一段时间,也许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楚一些过往,面对文革这样一个沉重的题材,举重若重,需要的是深厚的功力,现实的状况也很难做那种大全景的式的呈现。巧妙的方法是从小处着眼,在轻重之间有技巧的表现。张艺谋在这部《归来》中自身寻求转变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他收敛了自己以往恣意汪洋泼洒的色彩,特别是对红色的节制性使用,努力追求一个平实的叙事,他耐人寻味的选择了改编严歌苓小说原著的最后一段故事体现了这种匠心独具之处。其实《陆范焉识》前半部分的故事在张艺谋《活着》,《我的父亲母亲》、《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等作品中都涉及过,反而是文革之后的归来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拓展。陆焉识吐露的法语词汇、弹奏起的钢琴、书信中流露出的文采,片中许多这样的细节的点拨,给了观众留白的空间,你尽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想象这个人物一生有过怎样的际遇。

我看了网上很多对这部电影的批评,比起电影的平时,反而觉得有些观众和评论者的欣赏情绪并不平和,带着当初张艺谋那几部商业大烂片所留下的负面情绪来批评他这部最新的电影,用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标准嗔怪他这部电影里面的不足。但是电影就是电影,我们欣赏的也是电影,它综合了各种艺术手法的表现,但是本质上还是以镜头艺术为基础,蒙太奇剪辑为基本语法规范的独立艺术样式。也许张艺谋在现行体制下没办法表达出控诉式的反思,这是很多人内心期待的表达,但是就电影论电影,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来讲是好的。张艺谋举重若轻的选择了一个家庭来回视那段历史浩劫,但是那背后还有多少中国家庭的破碎与哀痛。陆焉识自杀的好友大卫、冯婉瑜惊恐的喊的“方师傅”,这两个侧面点到的家庭无论施害还是被害,都是时代悲剧下的悲剧。对于大的哀恸,平时的展现,不动声色的细节之间往往有比声嘶力竭的控诉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时代凄惨的全景。

我自己在想,有多久没有在一部中国电影中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了?当主人公冒着巨大的危险从桥底下钻出来大声呼喊自己妻子的名字的时候,当“组织”的人恶狠狠抓着他的头发生生拉走他的时候,当一个女儿为了一个舞剧的角色出卖自己的亲生父亲的时候,意识形态造就了人间最悲剧的一幕。《红色娘子军》的主角舞台只是在家里的客厅来展现,一种国家历史叙事语法对私人空间全部的侵袭,活生生剥离了了一代人的生活,有一种反思反思不需要那样悲天动地,隐忍的哀伤更给人持久的激荡。我们都深处同一个时代,都感受同样的禁锢,对艺术家的苛责也不应该是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当然我们鼓励那种有历史与现实情怀的创作。

三、人生相见不相识

除了细节的魅力,这部电影的结构设计得也很巧妙。夫妻两个人各自是一条线索,一个天之骄子半生漂泊,受尽煎熬,他走的是的传统的“归乡”路,另一个是有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贤妻,独守家中二十年,相思成灾。陈道明和巩俐奉献了一次绝佳的表演,出演过《围城》方鸿渐的陈道明有着民国一代学子的风度,儒雅与清高即使历尽磨难还能在细节中看到余韵。一个民国时代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20年大西北的政治迫害,炼狱般的苦难,这是民国最后一代文人的厄运。只是在那身呢子大衣穿上,走路的样子,偶然吐露的法语词汇,你还能依稀想象得到1949年之前那代文人的潇洒。才华横溢又不通世故圆滑这成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悲剧,只是这代最不幸的遭遇了最悲惨的炼狱。

冯婉瑜,有着传统闺怨女子的那份痴情守候,却没有那份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怨愤,她是佳人爱才子,但是却不幸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的时代,她把守候变成了一种信仰,即使记忆迷失带走了那份文革留给她的痛苦,但是并没有带走那份执着。她仍旧每个月的5号跑道展台前举着有爱人名字的牌子,痴痴地等着陆焉识的归来。再好的才华,再美的年华,一切都被时代毁了,转眼一瞬间,又是许多年。两个世纪恋人站在风雪中的站台,人生相见不相识,人归来,魂又归何处?天地之悲,莫过于此。

四、江湖夜雨十年灯

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灯下,思想此片,写下此文,也许是读书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让我也忍不住一番感叹。十年浩劫,中国人能把文化的命革掉,靠的就是从灵魂到肉体把这代读书人的命革掉。文化在政治迫害下被革命国一次,后来又在商品市场,腐朽权力下面二度被轮奸,至今都难以续命。多少恬不知耻的跳梁小丑扮演着儒学西学伪科学的大师,大言不惭的讲述着心灵鸡汤,在精致的利己主义与猥琐的金权媚态面前卖着上一代就已经被用来扫地的斯文。中国文人的风骨都已经在万劫不复中魂飞魄散。

想想俄罗斯画家列宾画笔下十二月党人归来的那一瞬间,仿佛基督耶稣经历磨难,带着希望与救赎归来,而陆焉识般的中国文人,他们惊惶万里的回家路门都进不去,被女儿出卖,惶惶都不如丧家之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历史命运中,一个个体也好,整个知识分子阶层也好,粉身碎骨也不能留一丝人性与人情的尊严,纸醉金迷里面只剩一声叹息,一纸苍凉,再看今朝一大堆大师粉墨登场。(来源: 共识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