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记忆之一:旅居澳洲18年 难忘老街那口井

人物名片:林四立

1966年出生于江夏,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1995年赴澳大利亚学习法律和管理,取得澳洲联邦律师资格,先后主持中央昆士兰社区法律中心、北昆法律援助中心的免费法律服务工作。在澳大利亚创办了中文广播。现为中昆大学博士候选人,兼职北昆大学土筑学院法律辅导老师。

那口古井还在吗?家乡的老师还安好?近日,定居澳大利亚18年的武汉江夏籍游子林四立,通过微信倾诉一位海外武汉人的乡愁。

远隔重洋,林先生连续3天,在照顾周岁女儿的间隙,与记者微信交流,回忆家乡点点滴滴,一草一木。

难忘冬雪、夏荷与老井

对武汉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林先生颇有诗意地回答:冬雪、夏荷,“似乎能回味出夏荷的香味”。

在澳定居这些年,林先生从未中断与家乡的联系。难忘在家乡所受的启蒙教育,微信上,他写出一批老师的名字:吴开斌、柳仕芬、刘传标、张中兴。

林先生说,最难忘的还是江夏老一中背后老街上的那口古井。“每次停水,同学们都会到井边打水,围着井口嬉戏。夏天时,不少男同学干脆就在井边冲凉”。

2012年,他开通新浪微博,记录他思乡的点滴。有回乡祭祖的随笔,有女儿出生后的喜悦,还有对国内时局的关心。

林先生经常将家乡的照片发上微博。前段时间,他又晒出武汉的雪景,并配上家乡网友点评。“今冬武汉的第四场雪直接秒杀前三场雪,一开门,就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网友纷纷晒起雪景照,小伙伴们,你看到漫天飞雪了吗?”此刻,澳大利亚正值盛夏。

元宵节前,他发微博回味,“好些年没吃武汉的汤圆了。”

林四立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先后做过大学英语讲师和公司翻译。访谈中,他特意提到,1993年至1995年间,业余做过《长江日报》的通讯员,为本报翻译过科普文章。

海外得女依祖谱取名

去年,47岁的林先生喜得千金。林先生夫人是台湾人,他因此打趣:“我在海外先在家庭上统一了,实行一家两制。”

女儿6个月大时,林先生迫不及待带家人回乡祭祖。他说:“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乡土观念,她的根源自长江边上的林姓村落。”

回到江夏豹澥林家村落,他寻到祖谱,严遵家谱辈份,给孩子取名“林皓先”,期望小女不忘祖国和家乡。

每次回来,林先生感触最深的就是大武汉的气魄,家乡江夏似乎在一夜间就变成了大学城。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林四立很流利地背出了这句话,“也是留住了我们海外华人的根。”

交流中,林先生即兴写下了一首“乡愁体”–

乡愁,是那股酸酸的思恋,那股隐隐的动力

乡愁,是那不敢懈怠的勤奋

乡愁,是那种想要看世界的冲动,想要踏遍五洲四海的渴望

乡愁,是一种四海为家的态度

乡愁,又是那不能忘却的自豪!

记者探访:挂上文物保护牌 老街依旧在 古井濯我裳

打听这口老井,毫不费力。随便问了江夏纸坊街一位路人,立马给出答案:“就在老街,一直在用。”

江夏人习惯叫的老街叫龙井街,因井而得名。江夏发展日新月异,但这条老街一直保留了下来。

步入老街,时光仿佛在此停留。传统剃头铺、石刻匠、中医铺依次排开。老街没有商业街的繁华,一口古井却留在纸坊人心中。

从街口步行不过百余米,远远听到交谈声。街边古井旁,两位居民边洗衣、洗菜,边拉家常。

古井有两口泉眼,因常年使用,井壁口光滑圆润,四周建有水泥围墙将古井圈起。围墙上,“江夏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牌镶嵌其中,题名“龙头古井”。牌匾立于2001年,此时距林四立离乡已有6年。

洗菜的居民叫戴斯英,今年64岁,在街上住了20年。“尽管家里通了自来水,但这井水好,冬暖夏凉。夏天要是停水,全纸坊的人都到这里打水,热闹得不得了!”

江夏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冶云介绍,龙头古井建于清代,距今300年历史,现在仍发挥作用。纸坊城中心,这是唯一残存的古井,其建造的青石料有明显清代特色;此外,江夏城关的历史与古井息息相关,人们生活离不开水,有井的地方,会形成街市和集镇。     龙头古井,因其背后的龙头山而取名,井水来自山泉。井近两米深,全城停水时,居民齐聚在此打水,取之不竭。当年江夏曾有一座酒厂,酿龙井义酒,酿酒之水即取自古井。多年来,隔三差五,总有慈善人士义务维修或清理古井。

林先生提到的老师,或已退休,或已不在一线教学。张中兴老师,现是江夏一中党委书记,曾教过林先生两年英语。听闻林先生的牵挂,这位在教育战线工作一辈子的老师说:“教了英语,能让他们走出国门,学遍四海,踏足五洲,是老师最大的骄傲。”

忆想当年,60岁的张老师感慨万千。他回忆最清晰的场景,竟也是古井。“江夏老一中以前就在井边,学生们最喜欢去那,小林也一样。”(记者龚平 通讯员刘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