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蚊式”飞机与中国

[本报记者 哈密尔顿摄影报道] 6月14日,哈密尔顿航空展(Hamilton Airshow的前一天,隆重的二战“蚊式”机(de Havilland Mosquito)纪念活动在军机博物馆(Canadian Warplane Heritage Museum)成功举行,超过400余人到场。

MF1-1最后一架蚊式机主人致辞

据介绍,现场摆放的“蚊式”战斗机,1945年在安省境内Downsview生产的。当年加拿大总计生产了1133架,这是目前能够飞行的最后一架!这架飞机在安省境内Kenora一个农场发现,当时已经埋在地下多年,破烂不堪。该机主人特请新西兰Avspecs公司,经过7年多的努力,让其恢复原貌与功能,最近转移至其新家佛吉尼亚海湾(Virginia Beach)。这架飞机在随后两天的航空展中飞行,让游客有机会欣赏其雄姿。这是1988年后“蚊式”战斗机再次出现在哈密尔顿航空展上。

MF1-2

曾经驾驶蚊式机作战二战老兵

之后,笔者才有机会了解到“蚊式”机是由英国de Havilland公司设计,绰号Mossie,也被称为“Wooden Wonder(木头的神奇)”,这是因为它的机体大部分是由木材建成的。据资料介绍,“蚊式”机的由来富有传奇,这是一架似是而非所发展的飞机,最后却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杰出战机之一。De Havilland所制“蚊式”机,最初设计为一轰炸机,后来演变为一高性能战斗机及高速照相侦察机,在二战中成功地扮演多重功能,包括低空对地攻击、高空拦截、日夜间轰炸、长程侦探、敷设水雷及反潜、领航前导及高速运输等,几乎无所不能。

MF1-3

年轻士兵表示敬意

1938年慕尼黑危机时de Havilland公司首先提出发展快速轰炸的理念。长久以来,de Havilland公司以制作木制飞机著称。原机型于1940年在艰难的日子里制造,不列颠空战时,de Havilland厂每五天就有一天会遭遇空袭,因此有20%的日夜工时都浪费在航空洞里。尽管如此,首飞在当年11月,距离原始设计仅10个月26天,更为惊奇的是试飞性能非常优越,大大超过预期。

MF1-4

致辞

1941年官方测试,更创当时世界最快纪录,且保持2年半之久。此后原型机进行分类试验,5月战斗机型试飞,6月侦照型也完成试飞,7月首批量产机出场旋即交付英国空军。各种机型在二战中立下奇功,与“兰开斯特”、“喷火”一道,成为二战时英国皇家空军支柱装备。加拿大de Havilland公司生产的“蚊式”机,基本设计与英国生产机相同,但改用美制Packar的Merlin 225型发动机,净重14,300磅,全重22,300磅,共生产1,133架。由这些数字可见,二战老兵对“蚊式”机的感情。

MF1-5

蚊式机结构图

其实,对于华人来说,我们更应该有理由去了解“蚊式”机,因为它与大家有一段切身的历史。二战胜利之后,中国发生内战,当年国民党政府试图向英、美洽购战斗机,但当时两国态度暧昧未果,转而向加拿大,购买二战尚未使用的“蚊式”机205架,机型以FB-26式战斗轰炸机和T29型教练机为主,另包含少数T27型和1架B-25,每架美金1万。原计划在加拿大进行换装训练,因逢冬季不适而改在中国,但聘请加籍试飞员及飞行教官,以及加拿大de Havilland公司技术人员等前往中国,在上海大机场组装。

MF1-6

蚊式机不同款式

新机组装完成及试飞后,由国军飞行员飞送汉口王家墩机场,交一大队接收,并在George Steward等三位加籍教官带飞下实施换装训练。据报道,最终在上海组装完成仅100架飞机,其余部分均改运台湾。“蚊式”战斗机首次参战在1948年的济南战役,之后的锦州会战,及至北京异主,短短几个月内“蚊式”战斗机共出动784架次。在1949年内,“蚊式”战斗机参与了徐蚌、江防、上海、福州、平潭、邵衡、金厦、登步和海南等战役,共出动1608架次。至1950年年初,国军一大队拥有“蚊式”机只有29架,参与了海南作战。

MF1-7

老、青、少组合

从1948年一大队换装“蚊式”机成军,共接收自上海组装的“蚊式”机90余家,由于出击频繁,无暇保养维修,又因作战、训练,及意外失事损失为数不少。而转运台湾,未曾组装的飞机,一来因为运途中遭海水侵蚀,一来台湾气候潮湿且未能及时处理,以致飞机木制结构脱落腐朽,均不堪用。至1951年,一大队已经只剩下“蚊式”机12架,由于零件匮乏,经台湾空军总部派员鉴定,均报废解体,其发动机及枪炮移交海军研发快速炮艇使用。从此,“蚊式”机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MF1-8

近400余人参加纪念活动

在纪念活动现场,36位二战老兵,他们或是“蚊式”机的飞行员,或是机械师,或是机组人员,大多已是90岁左右。据军机博物馆Al Mickeloff介绍,这可能是这些二战老兵最后的机会来触摸“蚊式”机并观看其飞行表演,所以大家都是热情饱满。在纪念活动上,首先是“蚊式”战斗机主人Jerry Yagen致词,讲述该机的改建修缮过程,这是耗时近8年,耗资数百万,数国支持的重生,2012年9月在新西兰试飞成功。Yagen的唯一体会是,“我们早就应该重建‘蚊式”机。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Holy Grail)!”

MF1-9

蚊式机所属部队

其次是哈密尔顿居民,85岁高龄的加拿大皇家空军老兵,在二战中曾经驾驶“蚊式”机多次轰炸德军机场,之后派往中国,培训飞行员,并获得过嘉奖(Distinguished Flying Cross)的George Steward讲述自己与“蚊式”机的故事。他不仅是二战中“蚊式”机的驾驶员,而且他更是此次“蚊式”战斗机重生的指导专家。“在试飞之前,我已经与他们交流过2年多时间。这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飞行的‘蚊式’战斗机-我这辈子看到的最好战斗机!”

假若读者想知道更多有关“蚊式”战斗机的故事,敬请关注下期有关哈密尔顿航空展的报道。

MF1-11

年轻学员对二战老兵表示敬意

MF1-12

加拿大生产的首台蚊式战斗机

MF1-13

前面两排基本都是二战老兵

MF1-14

二战老兵签名留念

MF1-15

二战老兵由下一代照顾赶来

MF1-16

二战老兵是大家请教的对象

MF1-17

二战老兵夫妇牵手前来

MF1-18

世界上幸存的唯一能飞行的蚊式机

MF1-19

上世纪70年代在Albert农场发现的破烂不堪的二战“蚊式”机

MF1-20

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的主要战斗机之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