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略省密西沙加市的营销策略师布鲁克斯(PepperBrooks)正准备洗碗时,发现新买的一瓶Dawn Platinum洗碗皂,比她旧的那瓶少了10%。但两瓶的价格却是一样。布鲁克斯说对此感到不很高兴。作为消费者,他们没有通知我同一价钱只能买到更少。我觉得品牌的手法有点不诚实。
加拿大人正为食品和家庭用品价格上涨而苦苦挣扎。许多人对变相加价的 产品缩水(shrinkflation)感到厌倦。事实上,大部份产品包装几乎不会作任何改动,使缩水现象更难察觉。最近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在三十三个国家近二万五千名受访成年人中,48%的人认为产品缩水做法不可接受。加拿大的结果更达到64%。
热衷于烘焙的新斯科舍省悉尼市居民德莫迪(Janet Dermody)认为应马上就此作监管。她说上月发现当地沃尔玛超市的Redpath糖包装缩水四份一,从两公斤缩水到 1.5公斤,但售价不变。她说,为何把半公斤糖取去?他们这样做太狡猾了。沃尔玛回应指,由于供应商成本上升,公司正在加拿大大西洋地区店测试较小的 1.5公斤袋装糖。经CBC调查后,沃尔玛将小袋装食品的价格降低了 17%。
部分国家已对产品缩水采取行动。巴西自2022年起,已规定生产商必须在产品标签上声明在六个月内减少了体积或重量。下月起,匈牙利亦规定大公司在两个月内必须这样做。韩国亦称,将很快出台类似规定。法国已要求欧盟批准其计划,即要求大型零售商在产品缩水后三个月内通知购物者。与此同时,法国大型杂货商家乐福已经开始在店内张贴告示,帮助顾客识别减价产品。
蒙特利尔康科迪亚大学食物市场学教授勒贝尔(Jordan LeBel)表示,加拿大亦应仿效。 业界人士认为,品牌减少货品重量,而非加价,有助稳定价格。强行立法,只会增加经营成本。但勒贝尔批評,品牌在宣传新产品时,对改变包装驾轻就熟;一旦要求其缩水后须在包装上加上显示,就推说增加经营成本。政府创新、科学和经济发展部表示,目前正资助数个研究不同销售手法包括货品缩水的项目,调查其对市民的影响。 (来源:R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