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说(1249):既呈现历史,又励志向上

–小说《歧途》读后感

拿到描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知情在东北黑龙江上山下乡的自传体小说《歧途》时,我正在紧张地组织筹备我们将在一个星期后举办的古诗文朗诵培训班的结业诗诵会。不得不先暂时把《歧途》放在桌上,等候忙完这件事再利用整块儿时间专心拜读。

巧合的是,当天晚上,我们的结业诗诵会突然要增加一个合诵:李白的《行路难》。致使我不仅需要立即更新节目单,还得尽快熟悉和准备这个作品的简介。作品的后半部分是我们都熟悉的名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由得使我常常由诗句中的“歧路”想到小说《歧途》,又由《歧途》想到“歧路”。人生坎坷,在彷徨和苦闷中,仍抱有坚定的信念,相信终有长风破浪,抵达理想彼岸的时候。而这过程充满着无数的艰辛,所以诗人连续用了两个“行路难”来表达。四百多页的小说《歧途》展现的是特殊的岁月里,一群十几岁便远离家乡的知情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愁的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cc1-2

始于六十年代的上山下乡,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我是在那个年代出生的北京人,而且我有一个姨也是去东北北大荒的知情。因此,书中的许多情景都不禁唤起我各种童年的记忆:在那个物资匮乏、饮食单调的年月,我吃过姨自己或者托人从东北带回来的黄豆,也隐约记得她后来办理病退回京。当然还有我们那时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大小事件,尤其是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以及不平凡的1976年。再加上后来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更是令我浮想联翩。

小说《歧途》的主人公江泉的父母是建国初期从台湾归来的医生,这样的身份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十分敏感。经历一番周折,终于获得去东北下乡的机会。在那里,江泉表现出有胆有谋有担当,被称作“军师”。我认为这与他读书多是分不开的,他的眼界,他的格局都与众不同。套用一句流行语“知识就是力量”。小说中多次提到他热爱读书,渴望读书,即使在残酷的政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也不放弃。而且想方设法,甚至去已经被封了很久的学校图书馆“偷”世界名著来读。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把自己读过的书讲给周围的人。后来,江泉曾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脱颖而出,被上海外语学院录取。返回北京后,又凭借超人的学习能力,进入医学界,且不断创新,很快就取得突出成就。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例是知青们在搬运砍下来的树木时,需要一起用力,“齐”是关键,江泉由此自编了脍炙人口的劳动号子,十分见效。这种苦中作乐的例子还有几个,说他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却依然热爱生活”应该是恰当的。

小说中第一个献出年轻生命的是另一位也热爱读书的小辉,而且他就是因为去食堂读书而在返回住处时遭遇致命的“白毛风”,被永远地埋在了冰雪中。

cc1-4

遭遇那场“白毛风”袭击的还有另外三位女知青,她们的命运则截然不同。她们当时也很恐惧,但是,当她们被狂风暴雪卷进一个坑里时,镇定了下来,仔细回想和判断所处的位置以及住处的方向,手拉着手,抱在一起,爬回了住处。向书本学习,更向生活学习。困难来临时,放弃一切杂念,静下心来去想办法解决。这三位女知青做出了榜样。

第二个献出年轻生命的是砍伐树木时,被倒下的树干砸倒的李志愿。后来还有因煤气中毒而不幸丧生的女知青蒋婷婷。

我在海外生活三十多年,特别是移民来到加拿大,陪同我的两个孩子一起成长,并且做中文老师,深入了解和体会加拿大的中小学教育,倍感每年都重复进行的各种灾难演习,和野外生存技能培训的必要性。这些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尤其是女孩子到一定年龄后如何保护自己,确实应该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缺失的教育内容。

最后要说的是我的两个出生在加拿大的女儿,虽然她们能看懂中文,但是专心读这样的长篇,对她们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每读到一个阶段,就给她们做简单的讲述。也分享给跟我学中文的高中生们。希望他们能更具体详细地了解中国的这段历史,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教育。这些孩子们还都对小说中的几对恋人无论遭遇怎样的打击,依然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对爱情执着追求的纯真而感动。

感谢作者把那段艰苦卓绝的经历栩栩如生地书写出来,既呈现历史,又励志向上,激励年轻人的成长,期待《歧途》的姊妹篇《征途》。(文/郝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