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说(1237):触动心灵的一部长篇小说

——《歧途》阅后点滴

一部长篇小说的成功,就在于能触动读者的心灵。丛汇泉医生的《歧途》深深打动了我,触动了我多年静如潭水的心灵。

我用了五天时间,认真阅赏了一遍。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人物鲜活,情节生动,语言朴实却不失精彩。我,一个没有上山下乡的同龄人,没有艰难困苦磨砺的人,被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演绎的曲折欢悲的生活,有时笑溢脸上,有时泪滴眼镜。这是我这几年看过的长篇小说最触动我心弦的。

丛汇泉医生在68岁从法国卫生部退休。作为一个公共卫生专家,他没有继续自己的专业,他躲进小楼成一统,将他年轻时候的经历,以半自传体的形式,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部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歧途》。它的姊妹篇《征途》也在辛勤笔耕中,不久的将来,将会面世,与读者见面。

丛汇泉医生的父母留学日本,学医,毕业后曾从医台湾。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多少中华优秀的儿女冲破阻拦,从海外回到祖国。丛汇泉的父母国家情怀激荡,满怀憧憬,带着两个月的孩子,离开台湾,踏上返回青岛的轮船。

由于父母亲不寻常的历史,丛汇泉医生的家庭多年始终笼罩在奇异氛围中。这,赋予他传奇的一生。

cc1-3

一、《歧途》多方位展现知青的生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阶级斗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唯成分论随之产生并逐渐走强。虽然,下发的文件和各级领导讲话,强调“讲出身,不唯成分,重在表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出身不好的人往往先天不足,大多数人在政治上被打入另册。学习,就业,入党入团,都不同程度受到歧视。这在小说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小说主人公江泉因为父母“特务嫌疑”,从此背上黑锅。他申请入团就卡了壳。无论怎样努力,共青团的徽章始终不能戴上。如果不是老师——一个家里雇佣四五个劳动力——资本家出身的人,也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冒着风险,将档案材料泄露给他,江泉仍然不明就里。老师说的话如醍醐灌顶,江泉明白两年的努力依然被团组织拒之门外的原因。他绝望了。他做出一个大胆冒险而又近乎疯狂的举动。从团支书要回自己的入团申请书,将其撕成碎片,抛向空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唯成分论迅速膨胀,甚嚣尘上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舆情,淹没着众多“出身不好”的青少年。一些出身革命干部或革命军人家庭的学生,因为父母被打成“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叛徒”、“内奸”沦为阶下囚,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政治压力对这些“出身有问题”的学生,造成的心灵创伤,即使在以后的上山下乡中也没有幸免。《歧途》从不同角度加以描写。

投亲靠友是上山下乡的一种形式。江泉打算投靠农村的大姨,因为父亲的问题,被乡里拒绝。报名兵团,也因为这个“黑锅”失去了机会。所幸,童年玩伴的支招,江泉跳出母校的管辖,报名九中,恰逢主管女老师良心未泯,江泉的父亲——妇产科专家,曾经救助过女老师,她出于感恩,大胆破例,把江泉与38个出身有不同问题的学生,一起极力推荐给兵团接收人员。江泉等人才幸运地成为兵团农工,而不是兵团战士。

作为“黑九类”的子女,江泉、大牛、李军等,即使在兵团208,家庭问题的阴影始终缠绕着他们。每当208发生什么事,他们常常成为怀疑对象,都被特别针对。他们的心灵一次次被阶级斗争撞击着,伤害着。

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唯成分论对学生的歧视,也精彩地描绘出他们迎着逆境的顽强抗争。小说里营救大牛的情节很成功地表现他们的抗争是多么智慧,多么团结,多么人性。

小说中有很多情节描写知青们生活场景。九中的39个另册学生,被上山下乡的洪流裹挟着,告别了家人,告别了北京,来到东北齐齐哈尔附近的萨尔图——周边近300里的荒原,大有作为的天地,开始了新的生活。作者依照生活的脉络,展现他们为了生存艰苦奋斗的种种细节。在那里,为了住,他们脱坯打墙,活见阎王,学会了盖房子。在酷寒的大兴安岭,他们学会了伐木,抬磨菇头装火车。为了果腹,他们学会了开荒,学会了锄地播种收获。为了改善伙食,他们学会了养猪放羊。几年的磨炼,他们已经成为独自担当的能手。

爱与情,是大多数小说的主题。在《歧途》里同样占据很多篇幅。青少年到了一定年龄,青春就要躁动,情窦就要打开。九中的39个知青,大胆的偷尝了亚当、夏娃的禁果。小说重点落笔了几个人。最多一个是陈小丽。从小她缺失家庭的温暖。在208,当她得到一个有妇之夫的老职工的关心爱护,她可以把自己的青春身体奉献给这个人。而当她怀孕事情败露,她一改温顺的性情,为了保护给她温暖的人,她敢作敢为,顶着各种压力,敢于承担责任,不惜承担可以使女人一辈子抬不起头来的罪名。

cc1-5

小说最奇葩的描写是对小马。因为他身材矮小,曾被所中意的女生拒绝并遭举报。他受到惩处,发配去养猪。偶然间,他看到曾经的国民党省政府秘书长——老张与母猪苟且。他的性认识,经过老张的解释,开窍了。青春的躁动,性的成熟,他再也按捺不住,与老张完成了他成人的第一步。

青年处于求知的阶段。在故事情节展开时,作者没有忘记展现以江泉为代表的知青对知识的渴求。《歧途》有这么一章进行了叙述。从当地职工那里听说县城有一个图书馆,文革中被关门封闭。江泉策划一个偷书的方案。趁着夜幕,他们翻墙进入图书馆,扫荡了图书馆,把那些认为值得一看的书,装车运回连队。担心有人查禁,他们费心为图书寻找稳妥的藏身之处。

小辉夜晚在食堂读《资本论》,孜孜以求忘记天气的变化,不幸被白毛风夺走年轻的生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知青渴求知识,渴求真理。

二、上山下乡,知青被迫改变的生活轨迹
如果按照正常人生轨迹,小学,中学,大学,或就业。1966年,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要挖出中国的赫鲁晓夫,要揪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革命的浪潮很快波及到全国各行各业。学校也被迫停课,学生们走向社会闹革命,清算封资修的烈火熊熊燃烧。一时间天翻地覆,山河破碎。

人的生长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反四旧的革命小将不可抗拒地一天天长大。因为学校教育的中断,学生们一级一级往上升学的桥梁已经断了。工矿企业,由于生产遭到干扰,无力容纳众多学生的就业。出路在哪里?

“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伟大的导师”大手一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大有作为。一场前无古人的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展开了1,600万中学生,本应在学校系统学习知识的年龄,不得不被迫中断学业,辞别了亲人,告别了家乡,到了边疆,到了农村。

在这个大背景下,《歧途》展开故事情节。

cc1-4

小说的主人公江泉,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道路,他可能会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深造。但是,一个“伟人”的一系列错误决定,他的愿望被击碎。作为“黑五类”的子女,上山下乡是他唯一的出路。在那个年代,他又是一个幸运儿。他遇到知恩图报的善良的老师,使他这个投亲靠友落户农村都不可能的黑子女,竟成为一个兵团农工。说他幸运,是因为兵团战士每个月都有工资。那些分到农村插队的知青,需要和农民一样劳动挣工分。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各地方劳动价值差别很大。贫穷落后地区的壮劳力,辛苦一年,年底结算时可能分不到几个钱。有些人甚至要倒欠生产队的钱。

在那个年代,个人是无法决定自己的前途的,是被迫的。

生离死别,历来成为文人笔下的素材。不少经典可以引人感怀叹息,伤心流泪。《歧途》呈现的车站送行的景象,就勾起我这个读者的往日回忆。

上山下乡的知青以中学生的69届为主,他们的年龄在15、16岁,其次是66届高初中的,其他几届的很少。那些69届15、16岁的孩子,父母身边生长,当他们告别家人,辞别京城,登上绿皮火车,即将奔向远方,一个陌生未知的地方,那种孤独,那种无奈,那种悲情再也控制不住。有的人开始小声啜泣。哭声像是传染一样,整个火车站瞬间传遍,直上云霄。有的人嚎啕大哭,痛苦地蹲在站台。放眼望去,送行的在车下,要走的人在车上,大家都是眼泪汪汪。几十年过去了,那痛心的景象至今如在眼前。作者紧紧抓住这一场面,以感人的笔触,淋漓尽致地烘托于书中。

上山下乡运动使中学生被迫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放眼世界,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遵循科技开路,工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繁荣了城市。中国由于某个人的意志,反其道而行之,这才产生上山下乡运动。1600万中学生被迫中断学业,到了农村,到了边疆。回过头来看,这种社会实践,不仅伤害了青少年的心灵,贻误他们求学长知识的大好年华,更重要的是延误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进程。

三、阅读《歧途》的启示
小说是生活的反映。在反映生活的情节叙述中隐含着某种思想,隐含着某种道理或意义。长篇小说《歧途》对读者有什么启示呢?作为读者的我,细细品味,得出大致以下几点自以为重要的启示。

第一,小说通过江泉、李军、小马、赵欣等人的成长经历,揭示出“唯成分论”不仅深度伤害了青年学生的心灵,极大地阻碍了知识的传播,极大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祖国的建设,人民的富裕生活,民族的繁荣昌盛,都在若干年后受到极大的影响。

第二,小说通过小辉被白毛风夺走年轻的生命,冰天雪地中手里仍然紧紧抱住《资本论》,似乎预告世人,将近200年的某些理论,已经落伍了,不能再指导21世纪的社会实践。如果仍然死保住不放,那就是死路一条。

第三,小说里有一个情节,老右由于上书反对文革,被通缉被抓捕。批斗大会上,当着参会知青的面,被打死了。十几年后,他的女儿成长为大学生,在知青聚会上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番表白,是经过动荡苦难贫穷的人民群众对未来的向往。“不折腾”,人心所向。但是,社会的前进,并不是坦途,有时候还要转几个湾。(文/李家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