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剧作“Salesman之死”上演

目前,纽约外百老汇正在上演由长江话剧院推出的中英双语作品“Salesman之死”。它讲述了整整四十年前,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应邀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亲自执导自己最著名的作品《推销员之死》。

“Salesman之死”的编剧程异和导演李麦(Michael Leibenluft)选择了当年为阿瑟·米勒人艺排演做翻译的年轻人申慧辉的视角,来讲述这段中美文化交流中重要往事。更为独特的是,这部剧所有角色都由亚裔女演员出演,而且,全程双语表演和字幕,令人期待。

剧中主人公原型、翻译申慧辉已经移居加拿大多年,目前在温哥华担任写作教师。在”Salesman之死”公演之际,加广中文采访了申慧辉,回忆当年的这一盛事。

申慧辉告诉记者:”我从来不吹嘘自己曾经做过什么事,就像莎士比亚的那句话,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但这次,我还是很惊讶的,我当时就是一个小小的翻译,刚刚毕业的北大青年教师,竟然在四十年后,还有人关注那段经历,还有人写了剧本。我就和丈夫开玩笑说,看来,靠近明星还是能借到他们的光的。”

偶然和必然
申慧辉表示,她喜欢程异和李麦这部新作讲述故事的角度,即从一位年轻翻译的观察,反映八零年代初,中美关系破冰,依然是非常朦胧的,而中国人已经展现出渴望学习和了解外国世界的心态。她认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人对美国人的了解还是远远多于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

有意思的是,四十年过去了,美中关系的历史走向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对此,申慧辉认为,程异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希望在民间,中美想把关系改善,单单是政府层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民间的积极行为还是很有帮助的。在话剧结束的部分,申慧辉还通过视频的方式出现,以中英文双语做一段一段独白,讲述自己的经历。

剧作家程异和导演李麦为了写作这个剧本,多次采访了申慧辉。程异在接受英文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深入研究中美之间这一次真正的历史性的合作,把这个实例与当今美国围绕移民的辩论联系起来。他希望为这一当下的问题带来历史视角,让观众了解,当美国向外开放时候,才是它最强大的”。

阿瑟·米勒印象
1983年,为了给人艺排演《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在北京待了48天。之后,还与他的摄影师太太英格一起,出版了《‘推销员’在北京》这部回忆作品。申慧辉回忆当时的情景,表示,“阿瑟·米勒是非常有勇气的。1983年,中国走出文革不久,中美文化交流几乎没有,而如此知名的美国剧作家,勇敢走出去了,这也是一种冒险,像是一次赌博。但他做到了,并且成功了。”

申慧辉说,”我印象中,阿瑟·米勒非常严肃,对工作认真,而且,有很强的观察力,比如在不懂普通话的情况下,他能准确地看出演员的表演和口音问题;而且,他非常有观察力,一直在想办法用他的认知来理解中国,并以此帮助中国演员理解《推销员之死》中人物的逻辑。”

申慧辉表示,对她个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与阿瑟·米勒建立彼此的信任和宽容,建立良性的沟通。在这点上,她感谢两位前辈,英若诚与阿瑟·米勒,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左右,他们之间的信任和良性沟通就完全建立起来了。当时,中国人并不了解美国,对大萧条仅仅是听闻。所以,在剧本的主题思想挖掘上,剧组所有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去理解。

阿瑟·米勒到达前,人艺的艺术家认为,本剧的切入点是望子成龙,以此来理解主人公威利·洛曼和儿子的关系。但阿瑟·米勒到达之后,和大家分享,这部戏不单单是讲述望子成龙,也不单单是一个小人物的悲剧,而是个人,比如威利·洛曼,无论他如何努力、上进,要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但最终却失败了。他希望用这个人物来提出一个问题,威利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是整个社会的牺牲品。申慧辉表示,一个好的作品是有多重主题的。阿瑟·米勒被称为美国戏剧的良心,他的作品最重要的主题是社会批判。

阿瑟·米勒的影响力会持续下去
阿瑟米勒被称为”美国戏剧界的良心”。六零年代,因左翼政治立场,他遭到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调查。而他最为著名的轶事是,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是他的第二任妻子。1978年,阿瑟·米勒第一次前往中国,就与中国戏剧界泰斗级的人物会面,包括曹禺、黄佐临、以及英若诚等。文革结束不久,戏剧家黄佐临就把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搬上舞台,它讲述的是政治或宗教迫害,也是影射文革的疯狂。

而阿瑟·米勒在人艺执导作品,也给中国戏剧界带来影响力,带来国际视野,从那时开始,北京人艺排演了很多外国剧作家的戏。直至今年年初,导演、演员何冰还把阿瑟·米勒的作品《代价(The Price)》搬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偶然与必然
至于申慧辉,她在完成了这项艰巨的翻译任务之后,调入了社科院的外文所。再后来,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前往美国进修,并一直从事戏剧研究。她表示,或许为阿瑟米勒做翻译的这段经历,帮助她得到了哈佛的奖学金,因为这让他们相信,“我能够在戏剧研究上做出一些事情来。

虽然成长于文革时期,说起自己的经历,申慧辉用了独特而幸运来形容。七零年代初,中国”外交领域人才断层”,急需新鲜血液,而全国仅两所大学为此破例恢复了大学英语系招生,其中之一就是辽宁大学。当时年仅16岁的她,因为品学兼优,直接从当地中学被推荐至英文系就读。辽宁大学毕业后,她留校任教,之后一年,参加了教师培训。

现在回想,申慧辉觉得,这一年,她其实是为之后的研究生考试做了很好的准备。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研究生招考,她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英文系。在北大英文系就学期间,她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建议她研究阿瑟·米勒戏剧作品。杨先生当时的评价是”阿瑟·米勒的影响力将持续下去”。正是所有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令英若诚先生决定邀请她担任阿瑟·米勒在人艺排演时的翻译,变得水到渠成。(来源:RC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