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滿地可的感想

第一次來滿地可是在1979年的深秋。我上任不到一年的公司的母公司(Dominion Textile)在此舉行商務會議,邀請世界各地分公司的行政人員前來參與其盛,我是被邀請之列,妻子也陪同我一起來。當時只專注於工作,沒有好好地欣賞這個城市的特色,幾天之後就離開了。

會議是在Sherbrooke Street West的Ritz Carlton大酒店舉行,離開總公司的辦公大樓不遠,步行十分鐘可到。那幾天的活動差不多是在這個範圍之內完成。滿地可的印象便局限於這一個點,比盲人摸象得來觀感還要相去更遠。

以後差不多每年都會來這裡一次或兩次,向上級報告業績或接受新任務。在工餘時間也會四處走走,感受一下這裡的生活,對這個城市逐漸認識多了。滿地可原來是一座島,Sherbrooke是排行第二最長的街道,由東至西長達31.3公里。Saint Laurent Boulevard大道與它在市區的中央位置相交,形成東西兩大部分。聽本地居民說,東部講法語,西部除法語外,英語也很流行。不過今天這個區別愈來愈不明顯,但我則無法確定。

和Sherbrooke大道平行的Saint Catherine Street,一到黃昏就開始繁忙,入夜之後更加變得水洩不通。熱情的同事曾經對我說過,來到滿地可一定要親臨這條街見識見識,否則如入寶山空手回。我想如何也不要錯過機會,於是言聽計從。這裡有點像香港銅鑼灣入夜之後的景象,車水馬龍。這次我察覺到有些很明顯的變化,如食肆多了很多東方口味的選擇,而且很具吸引力,門外大排長龍。

疫情前,中餐館、韓國燒烤及日本壽司,寥寥無幾。今天則五步一樓十步一閣,連「銀記腸粉」也竟然在眾多不同風味食肆之中出現,分享疫後經濟復甦帶來的商機。但我有點兒擔心有太多亞裔食店突然如雨後春筍出現在本來只屬於本地人經營的食肆地盤,會不會被視為是外族人「入侵」的商業行動而遭受到排斥?不過從樂觀的角度看,亞洲商人的出現,縮短了疫情期間曾經出現過十室九空的景象,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而受到歡迎。

我在Sherbrooke大道最繁忙的地段由西向東走,直到McGill大學才轉頭。街道兩旁的建築物幾乎原封不動,大家都熟悉的名牌服裝店、拍賣行、畫廊、五星級酒店及豪華餐廳都以原來的面貌出現,似乎沒有受到疫情帶來的經濟蕭條的影響。這個世界在任何地方都一樣,是永遠都不會公平的,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我走到1950 Sherbrooke,這是Dominion Textile大樓的舊址,我曾在這裡工作過。建築物仍然存在,但已改裝為一座豪華公寓。DT曾經是加拿大紡織業的翹楚,僱用過上萬的工人,年鎖達到十多億以上,商務遍布世界很多國家,但盛極而衰,最終在二十世紀之末完全崩潰,成為歴史的痕跡。我在這家百年老店的遠東公司任職,度過了十八年漫長的時光。回憶起來,仍不勝唏噓!

今回自駕遊的主要目的地是𣁽北克省會(Quebec City),和幾個朋友結伴同行,來去匆匆,在滿地可只逗留兩個晚上,沒有時間去逛唐人街及舊城區。滿地可是我登陸北美洲的橋頭堡,從此以後它的很多變化都與我息息相關,那裡有我熟悉的朋友與同事,但很多都捨我而去,只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那裡有我曾經作過短暫逗留的地方,如今卻變得很陌生,難以相信我曾在此作客。時間是記憶的冲化濟,曾經發生的事也可變成幻覺,疑幻疑真!(2023/7/25)

上一篇文章多伦多消除财政赤字靠政府?
下一章文章内阁大改组
作者:黃啟樟
紡織業之管理階層,退休多年。喜歡旅遊,將所見所聞寫成遊記;關心時事及社會問題,有感而發;其他興趣包括文學、歴史、音樂、美術、美食及運動,忙個不亦樂乎,將心得順手寫來,不苟形式,能傳情達意就算功德圓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