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者”柯文哲成黑马?

距离台湾2024总统大选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台湾电视台TVBS上周公布的一份民调显示,曾代表台湾第三大党民众党的总统参选人、前台北市长柯文哲支持度意外领跑,而代表国民党披挂上阵的新北市长侯友宜竟然落到第三,引发台湾政坛热议。虽然随后其他机构的民调称代表民进党的赖清德重回第一,但柯文哲的上升势头已引发国民党支持者焦虑及民进党人紧张。此外,柯文哲近日抛出在九年前引发台湾“太阳花运动”的服贸协议议题,也再度引起一场激辩。柯文哲当年在该运动时以政治圈外人崛起政坛,受到太阳花世代簇拥,夺下台北市长而一举成名。如今他称若当选总统将与北京谈判服贸协议。

台湾政治大学亚太研究助理教授南乐(Lev Nachman)向BBC中文分析,虽然外界认为柯文哲的支持者多半为年轻族群,但柯文哲也在蚕食国民党的票,而后者支持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柯文哲能拿走多少国民党选票是现在可以观察的重点。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峻豪则分析,现阶段各个参选人的支持度都是以“负面投票”为主,所以在蓝绿“被讨厌值”高的情况下,柯文哲以批判蓝绿得到不少支持,因此人气攀升。但他向BBC中文强调,柯文哲语出惊人的政治风格,可能导致选举期间被自己的发言反噬,即台湾俗称的“回力镖”。他说,譬如柯文哲关于服贸协议的立场转变,还有先前发言批评“有些(学校)科系人太多,有些系教出来的学生没那个价值”等,都可能为自己制造政治危机。

年轻族群和“逆反票”
根据TVBS民调中心6月16日出炉的民调,柯文哲支持度为33%,由原本的第三名遽升到龙头。赖清德以30%支持度居后,侯友宜支持度仅为23%。6月20日,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6月份民调,赖清德支持度36.5%,其次是柯文哲29.1%,侯友宜20.4%排第3,相较于5月发表的民调,柯文哲攀升4%超车侯友宜,后者则下滑7.2%。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看来柯文哲在年轻族群的支持度大胜赖清德和侯友宜。TVBS上述民调显示,柯文哲在20-29、30-39两年龄层的支持度,分别达58%与55%,而赖清德则为17%与18%,侯友宜则均为12%。六月底,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柯文哲在20-24岁的支持度高达67%,25-34岁有四成支持度。另一个民意机关《美丽岛电子报》的最新民调,柯文哲在20-29、30-39岁的支持度也有四成。这显示出柯文哲在年轻人选票上的绝对优势。

柯文哲9年前借着台湾年轻人主导的太阳花运动一战成名。九年后,他似乎再次深受下一个世代台湾年轻选民支持。譬如,台湾电竞知名玩家“亚洲统神”表态要支持柯文哲后,当地知名游戏实况主“丁特”前几天也直播公开表态力挺柯文哲。他抨击说,“蓝绿换几次了,哪次不是政党绑财团?”又说需要“让真正有抱负理想的人,不用被财团、脏东西限制”。

台湾资深政治评论员单厚之发表认为,在讯息碎片化的社交媒体时代,柯文哲风格尤其容易讨好中间选民和年轻族群。他说,柯文哲早就明白年轻选民是他的主要支持群体。在从政短短八年里,柯文哲不仅积极参与大专院校演讲活动,还常和高中生进行对话。这段时间他培养了与年轻人对话的良好技巧。单厚之举例,柯文哲担任台北市长任内,为了实施防疫推出一种测体温的新机器,花费超过千万元新台币,然而却拒绝支付仅1500元的重阳“敬老金”。单厚之说,“他不仅不愿承认施政有缺失,还试图挑起世代对立,凸显自己不惜得罪老人,以维护公平。”

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则分析,年轻世代对政治的理解或兴趣基本上较为薄弱。但他说,这不仅在台湾,也是世界各地普遍现象,因此对政治人物的评价方式往往基于“感觉”,这便是柯文哲吸引台湾年轻人和科技人才支持的原因。叶教授强调,台湾这一代的年轻人(30岁以下)把民主当作是他们生命中的日常,毕竟他们出生之后就跟民主一起成长,但也正因他们把民主当作一个应然之存在,往往不知道民主的脆弱性。所以,这些人就很容易回归到年轻人的本质:支持反抗体制的人。叶耀元表示,年轻人认为柯文哲打破传统政治框架,但却不理解政治的本质就是“妥协与分配”。

除此之外,英国诺丁汉大学台湾研究课程客座研究员丘琦欣(Brian Hiou)向BBC解释,民粹主义是柯文哲的政治风格,他说柯文哲煽动民心而非解释政策导向,因此他在台北市长任内,媒体民调施政满意度几乎年年垫底,但仍享有高人气。譬如,柯文哲这几天,以“放狗咬人”批评民进党人物,他也用“狗”责备过同党党工。今年五月访问日本时,他隔海回应美国两岸重点智库学者葛来仪(Bonnie Glasser)对其“不诚实”的批评说:“不要扯我的名字,谁理你啊,你觉得你有多重要?”他从东京返回台北后,又对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主席罗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喊话说:“她要见我的话,请她移樽就教到高雄。”他还在自传《白色的力量》中称,“重男轻女是生物的本能。当一个职业里,女生的数量在上升,那就代表这个行业在没落了。”

分析柯文哲现象,南乐告诉BBC,除了年轻族群充当柯文哲的主要支持者,其实还有对蓝绿两党都不满的“逆反票”(protest vote,意指宣泄不爽快或忿恨情绪的投票)。但南乐认为,“不过现在选举的变数还很大,每个候选人开始往下掉或往上爬,要看选举策略出错频率如何。”譬如,柯文哲碰触“服贸议题”就给选情带来挑战。

重提服贸协议招致“太阳花世代”反弹
柯文哲在上周表示,若当选将会考虑重启九年前在台湾社会引发政治风暴的服贸协议,他的这一举动意外遇到政治危机。有评论认为,现在30多岁的台湾年轻人,也就是当年主导太阳花运动的年轻世代开始对柯文哲重启服贸主张有所反弹。所谓“服贸协议”,是指台北与北京于2010年6月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第四条服务贸易条款的后续协议。当时台湾许多年轻人抗议国民党试图强行通过服贸协议,认为服贸将带给台湾社会重大负面冲击,因而占领台湾立法院,震撼台湾社会,“太阳花运动”兴起,也促成柯文哲、“太阳花战神”黄国昌等新兴政治人物进入政坛。

现在争逐总统大位的柯文哲6月26日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承认,如果他当选,将先推出《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然后进行“货贸谈判”,接着才会处理“服贸谈判”。他表示若当选,一定会往这个方向前进。与柯文哲互动频繁的的台湾“时代力量”政党前立委黄国昌,针对柯文哲的“反黑箱,不反服贸”没有反驳,但说,“谈判前提与内容为何,柯文哲必须要跟台湾公民社会说清楚。”柯文哲指出,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是重要的经济对象,就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处理这个议题。他又说,蓝绿两阵营都对他进行抨击,这显示他在某些方面做对了事情。

台湾大学国发所退休教授杜震华告诉台湾媒体说,两岸如果签服贸对台湾好处很多。许多受管制的服务业就能相互开放,“可以去赚高薪和高获利”。他认为台湾服务业水准高于大陆,不用害怕相互开放。不过,批评者则认为,在美中贸易战开打、台湾半导体业兴起、台商回流及两岸关系不和睦的当下,台湾社会是否准备接受大陆服务业及电信业及出版业,包含人才进军台湾,还是个问号。还有批评者对服贸支持者倡议的“货出去,人进来,台湾发大财”的承诺没有信心,反问“如果开放月薪9000(台币)的劳工来台的话,你们真的以为自己就可以做高薪的工作吗?”

国民党失血中
无论立场如何,许多数据都显示柯文哲的民调超车侯友宜,是个趋势。但距离选举投票还有半年,各种议题都将牵动候选人的支持率。分析台湾各大机构及媒体的最新两个月民调,曾精准预测去年台湾县市长大选结果的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学者小笠原欣幸在个人脸书指出,台湾政坛与传媒,会被民调牵动是无可避免,但现在选民的支持意向还没真正稳定下来,民调数据出现波动是正常不过。

研究台湾选举数十年的小笠原教授说,三党候选人目前的特点是:赖清德稳定、柯文哲上升、侯友宜苦战。但他分析,六月上旬的民调,受访者针对选谁,“无意见/未决定”的比例开始降低了,也就是说,选民“表态率”爬升,特别值得关注。此外,有台湾媒体报导称,台北市一些国民党立委参选人,为了怕候友宜的衰弱影响到自己的选票开始接触柯文哲,希望后者能协助他们稳住选票并开拓票源,引发国民党中央的严厉警告,在台北政坛引发风波,却也显示柯文哲带给国民党的压力越来越大。

丘琦欣告诉BBC中文,台湾总统选举呈现出一种不同地方选举的格局,譬如侯友宜此前在地方政坛表现出色,颇受欢迎,但在总统大选舞台上的表现却不佳。 相比之下,尽管柯文哲可能被视为治理台北市的成绩很差,“但柯的政治形象可能会在总统选举中吸引选民,因为他们希望选出一位具有强烈鲜明个性的候选人——侯没有这种个性,而柯却有。”丘琦欣解释,侯友宜没有如柯文哲民粹风格强烈的政治风格,因此较难吸引犹豫不决的中间选民支持。此外,即便柯文哲的民众党被认为是“浅蓝”政党,但他似乎也吸引了传统上不是国民党支持者的选民。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侯友宜为何失血。(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