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一個洋女婿,怎麼辦?

移民到了西方國家之後的華人,很多都認為異族通婚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通過婚姻關係可將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將文化差異的距離縮短。不過異族通婚也會引發不少矛盾,如果處理不當,家庭成員可能會變成陌生人。

當不同民族因為婚姻關係而生活在一起,或者成為家庭成員的一分子,溝通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外語不流利,根本就沒法與洋女婿或洋媳婦溝通。有人認為少對話,兩代之間的矛盾就減少了很多。但這個現象是不正常的,絕對不是當事人的願望,而是客觀環境所造成的。

陳先生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是個典型的生意人,事業成功,富有,但思想比較守舊。他只有一個女兒,長得很漂亮,在大學時期就有很多男生追求,但她情有獨鍾,只看上一個白人男子,而且情投意合。父親一直反對這種關係繼續發展下去,用盡各種方法去泠卻兩人之間的感情,但結果適得其反,女兒芳心已經暗許,父親唯有向現實低頭,並為他們舉行婚禮。在舉行婚禮的當天,陳先生無奈之情溢於言表,場面顯得有點尷尬。

如今米已成炊,婚後女兒還生了兩個可愛的小寶貝;陳先生閒來弄孫為樂,不再提起舊事。他愛女心切,與洋女婿一直保持著無形的距離,避免產生任何足以影響父女之間感情的矛盾。女兒出嫁從夫,婚後過起非常儉樸的生活,沒有依賴父母的支持。經過多年之後,陳先生似乎已經習慣了家庭成員中有個異族人。

楊女士的女兒,在加拿大出生,一直在小城市生活,和華人接觸的機會很少,已經失去使用中文溝通的能力。大學時期就開始和一個法裔男子拍拖,父母告誡她不要太早談戀愛,表示將來還有很多機會去認識其他異性朋友,但事與願違,女兒大學畢業後就急不及待和這個男子結婚,成為了洋人家庭的媳婦。

這個洋女婿從小就被父母寵壞,喜歡吃零食,直到今天仍解不掉這個不良習慣,家裡到處都是他喜歡吃的東西,隨手可得,在工作較忙的一天就以此作為每日三餐的食物,而且吃無定時;他日常喝的不是開水,而是汽水,主要是「健怡可樂」,完全沒有節制。楊女士雖然知道自己是沒有辦法改變洋女婿的生活習慣,但當她目睹兩個外孫有樣學樣時就感到心痛,但難於啟齒。女兒不但接受這種行為,而且也受到影響而逐漸成為了自己的習慣。楊女士知道不便批評太多,否則會變成多管閒事。

洋女婿還有一個壞習慣就是不守時,往往會遲到一至二個小時,一聲抱歉就算交待了。有一回在加勒比海度假,他和外父楊先生約好了時間一起吃飯,但等了兩個小時之後他才出現。經過這次不愉快的經驗之後,兩人之間的關係就起了變化。

這個洋女婿是出自一個富裕家庭的,他母親從小就被驕生慣養,成年後喜歡吸煙、酗酒,不懂得管教兒女。他是在一個自由放任的環境下成長的。他雖然很聰明、能幹,懂得賺錢,但不善於理財,過著今天有酒今天醉的生活,缺乏任何危機意識。他也不注重兒女的教育,隨便送他們到一些公立學校就讀便算。楊女士是個大學講師,知道公校不足之處,必須盡快改變他們受教育的環境,自願出資將其中一個送往多倫多最著名的私立女校去上課。洋女婿不會因此而感到未盡養育的責任,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仍然賺多少就花多少,欣然接受岳母的「自動奉獻」。

楊女士和陳先生一樣,愛女心切,對洋女婿的所作所為保持緘默,避免引起爭吵。他們恐怕與洋女婿不和會破壞他們與女兒之間的關係。其實上述的毛病,並非洋人專有。時下流行的速食文化,瘋狂消費,醉生夢死的生活方式,定力不足的人都很容易受到感染。

我是局外人,無法了解真相。陳先生似乎對洋人一直持有偏見,而楊女士則過分關心女兒的家庭事務,說得不好聽是「多管閒事」。兒女對伴侶的選擇有他們的自由,父母無權阻止,只能提示意見。培養下一代也是他們的責任,為父母者是管不了的。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2023年1月24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