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拜登巴厘岛会晤之解读

11月14日周一,在G20峰会开始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已经飞抵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并在周一下午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双边会谈。后者已于周日晚抵达巴厘岛。两位领导人预计将讨论台湾问题、乌克兰局势和朝鲜核问题。上周末,拜登在柬埔寨的东盟峰会上强调台海和平的重要性。他说,美国将与中国进行 “激烈的竞争”,同时“确保竞争不会转向冲突”。

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已经降到了几十年来最低点。近年来,从香港、台湾到南海,再到贸易不平衡和技术封锁,中美在一系列问题上分歧严重,使双边关系不断下探。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后,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被激怒的中国,在台湾附近举行了军事演习,并切断与美国在气候变化等八个领域的合作。

美国官员表示,在过去两个月里,北京和华盛顿在悄悄努力修复关系。路透社引述拜登政府的一位官员称,这次会议不是孤立事件,他是一些列持续接触的结果,“我们在幕后进行了严肃的、持续性的、安静的长达几十个小时的外交互动。”

会谈细节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援引知情人士称,这次习拜会,中美双方将派出相对较小的代表团,并且使用同声传译。预计双方会在会后宣读各自表述的会议内容,但不会有联合声明。目前估计会议会持续几个小时,但不排除延长,如果延长,将设置中间休息的环节。7月双方就开始对此次会议进行交流和规划,规划过程是“认真”和“专业”的,但有些内容有不小的争议性。上述人士称,团队向拜登介绍了情况,并且一起演练了可能出现的情况。

预计俄乌问题也将成为讨论内容之一。由于都不信任西方,近年来习近平和普京的关系日益密切,但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一直很谨慎,没有提供任何可能引发西方对其制裁的直接物质支持。“在一些领域,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合作,经济关系进一步加深和扩展,”路透社引述拜登政府官员说。“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我认为北京对我们所看到的俄罗斯的鲁莽言论和行为,不可否认地感到有些不安。”

习拜交情
在私人关系层面,很少有领导人能像拜登和习近平那样熟悉对方,很难说这两位能否称为“老朋友”,但可以称得上老熟人。2011年时任总统奥巴马派遣当时的副总统拜登访问中国,尝试与即将上任的习近平建立关系。当时,习近平一起到四川青城山,看看风景,和中学生打打篮球,然后到成都共进晚餐。拜登当时说,美国并不害怕,而是欢迎中国的崛起。

之后不到两年,两人频繁互访,见面至少8次,拜登说他们私人会谈超过25小时。那时人权和贸易问题上的分歧可以在更广泛的共识基础上能够得到管理,比如共同将经济从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拉出来,以及打击恐怖主义。后来在特朗普时代,中美关系急转直下,拜登上台后也未得到更多改善。这次习拜会,是两人时隔九年再次面对面。虽然无论当年的四川青城山,还是如今的印尼巴厘岛,都是风光无限的地方,但两国关系已经处在急风骤雨之中。

中美关系能改善吗?
那么,在超级大国对峙中,拜登上任后与习近平的第一次面对面会谈,会有什么结果?拜登似乎把希望寄托在直言不讳上,比如表明美国在最重要的台湾问题上,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核武器和许多其他分歧上的红线。同时利用他们过去的私人关系来重建信任。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出来后,拜登的政治实力更强大,尽管中国仍然会把他看作一个只剩下两年任期的领导人。

中国方面在会前也多少表示出善意,中共“二十大”前王毅访美,“二十大”刚开完王毅就见美国大使,而且也跟布林肯通话,提了三个确定性:一、中美必须要找到和平共处的确定性;第二,中国会继续给美国做生意的确定性;第三、中美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确定性。“我觉得中国现在态度已经很清楚了,就是不愿意把跟美国的关系搞得这么僵,想跟美国恢复关系。球现在应该在美国一边。”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表示,拜登总是说中美关系应该建护栏,反复强调“我们不是寻求冲突”。“但中国的看法就是嘴上说一套,实际做另一套。比如,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但在台湾问题上搞了很多小动作。所以中国的想法是,要不要跟你合作,要看你的实际行动。”

另一方面,刘亚伟评价,美国做事,经常是板上钉钉,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中国做大部分事都是嘴上功夫。比如这次芯片禁令,釜底抽薪。如果这次美国不接受中国的好意,继续加码制裁会如何?“拜登和习近平会面,希望会有点突破,但是可能性不太大。 因为西方解读‘二十大’的结果,就是权利更加集中,因此对中国的观感更差,那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要给你更多面子。”刘亚伟解释。

“即便是见面会谈,那也是形式上的,两国的社会已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彼此成了最大的对手,这种巨大的改变是结构性的,不可能反转。”安邦智库创始人陈功表示,如果未来两国能够建立起来某种秩序,很值得庆贺,但这种“秩序”的建立将会非常困难。与之相比,不择手段地竞争更为常见。(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