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说(413):华裔参政之变革篇

逢周二的华裔参政Zoom论坛顺利举行,该次的话题就是华裔参政,任重道远,原地踏步?何处何从?

大家热议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华裔到底关不关心政治?方启刚谈到,在大多伦多地区,至少有五个社团以华裔参政作为主旨,它们分别是加拿大华裔参政同盟、参政会、公民动力、华人保守党协会和华人自由党协会。社团如此之多,这表明至少有一批华人相当关心政治。值得说明的是,这些社团的存在是否成功鼓励华人参政,那是做得很不够的!一个很简单的例证,那就是该社团是否成功推出候选人,并帮助他/她成功当选。据他了解,尚没有一个!假若跑到大街上,针对华人做调查,估计连1%的华人都可能不知道这些社团的存在。

而David Kong认为,作为香港人,他认为香港移民对于参政不太热衷,甚至参与公益团体,比方说大楼管理委员会,都不怎么热情。对于这一点,方启刚反驳说,至少在大多伦多地区,来自香港的华人在参政上比其它社区都做得好,比大陆华人做得更好。来自香港的华人在了解政治,参与政治乃至政治决策上,比大陆华人都要高出一个档次。目前在位的三级政府机构中,香港华人政客依然占居绝大多数。

不过,华裔参政不热情也确实是实情。方启刚说,他手头有九个参政议政微信群,近3,000个群友,自然以大陆华人为主。在他看来,既然打着参政议政旗帜的微信群,这些群应该专注讨论政治,讨论选举方面的话题,但是颇为搞笑的是,90%的讨论话题竟然与参政和选举无关,让人费解。

Joseph介绍说,作为一个老媒体人,没有参政,但议政已有18年之久。从他自己的体会来看,在了解政治越多之后,兴趣会变得越大。他认为,大多数华人都认为自己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按时纳税,谁上台执政都无所谓,对自己的生活并不产生影响。作为华人传统,大家都愿意靠自己的勤劳去生活,而不是享受政府方面的优惠政策过日子。同时,Joseph也指出,无论是方启刚,还是David Kong或者Carol,他们也都在安居乐业,家庭没有后顾之忧才参政议政的,算得上是安居乐业吧!

对于华人参政热情问题,Joseph觉得,借以时日,只要与华人生活紧密相关的重大事情出现,华人参政才会有新的起色。无论是Joseph,还是方启刚,两人都谈到当年的“鱼翅”事件。多伦多禁吃鱼翅后,密西沙加市跟着禁吃,Oakville和Woodbridge也跟着禁吃。而后来多伦多解禁之后,其它几个城市也相继解禁。许多华人从这个案例醒悟到,假若华人不参政,那只能是任人宰割的命运。

笔者认为,华人参政议政,三步都是必须走的。第一步,那就是让华人去投票。假若你过去20年,10次选举9次都没有投票,这个问题相当严重!第二步,在每一次选举时,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华人站出来参选,并有更多的华人能够成功当选。第三步,在更多的华人当选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华人去担任要职,触及核心权利机构。只有到了那一天,华裔参政议政才算真正落到实处!

Joseph介绍到,在2010年的时候,三级政府只有8位议员,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18个。那么明年将会有多少呢?华裔参政会依然迈步向前吗?华人当选的区域究竟有限,至今基本上没有华人能够突破自己的社区优势。

Carol认为,自己竞选时依然要靠华人投票支持,但颇为遗憾的是一个选区里面都是华裔候选人,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就成为华人之间的拼杀,最终就是“渔翁得利”。几位参选过的人士都在呼吁社区协调机构的诞生!不过,当笔者问到,假若有这样的机构诞生时,他们又能怎样去支持该机构呢?大家没有答案,看来候选人希望得到协调机构的支持,但又不愿意去支持协调机构的成长,这样公平吗?

笔者认为,这里是加拿大,假若华人参政,如何拿到其它族裔的支持将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棋。笔者问在座的参选人,他们当年竞选的义工团队中,非华人比例有多大?Carol和David Kong强调义工团队主要靠的是华人,颇为遗憾的是这批人正在老去,新生代跟不上来。而方启刚利用自己在西人律师楼之便,以及担任保守党选区负责人之机,但也只有近1/3义工为非华人。本来笔者还有一个问题要问的,“当你们决定竞选时,你们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去准备?”我真担心答案有些让人失望。

对于华人参政,何处何从的问题?大家也谈到是否可以组建华人政党的问题!其实,曾经还真的在加西温哥华诞生过一个由华人主导的政党,即民族联盟党(NAP),创建人为陈卫平,当时他在地产行业打拼。但该党在2007年注册成立之后,今天还有没有运作?可能也只有问当年的创始人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该党尚没有人成功当选。

最后,大家都感慨地说,华裔参政,任重道远,但这依然值得更多人天天讲,月月讲,日日讲!假若你能够坚持看到这里,你觉得创建一个强大的华人参政协调机构,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必要呢?希望你能够静下来认真思考!假若你有任何思想,欢迎你联系社区网,谢谢您阅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