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说(207):生活本没有捷径!

同路人“电影与心理”俱乐部本周讨论的电影是《成长教育(An Education)》。这部影片是根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Lynn Barber的回忆录改编而成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乡下女子学校的姑娘Jenny Mellor自小在一个对物质极为敏感的家庭长大,16岁的她满腹诗书、才华横溢,被大家公认为最有希望考取牛津大学的“种子选手”。

一场大雨中的邂逅让Jenny Mellor结识了毕业于University of Life的气质潇洒迷人的成熟男David Goldman,随即陷入一场高端的“万劫不复”。在David带给她灯红酒绿的世界中,出入自如的Jenny Mellor逐渐遗忘了考取名校的初衷,在这个男人带给她的前所未有的高品质生活中沉沦,甚至愿意委身于他、放弃学业嫁他为妻。

而一次偶然的契机使得Jenny Mellor识破David Goldman已婚的身份,Jenny Mellor这才幡然醒悟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毅然决然地和过去一刀两断,凭借自身不懈努力成功考取理想名校。在牛津认识了年纪相当、情投意合的新男友,开始了真正属于17岁的Jenny Mellor的新生活。影片《成长教育》在推出当年荣获2009年圣丹斯电影节观众选择奖和摄影奖,被提名剧情片陪审团大奖,并获2009年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和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三项提名。

许多人都可能有一种感慨:大学呀,的的确确可以给人带来更广阔的人脉,但那只将是进入社会时的有利工具,却不可能成为目的地。在牛津大学,她遇到一个青涩的男孩,男孩说带她去法国,Jenny Mellor憧憬而又兴奋。曾经,她聪明但不智慧。后来,她成熟而又智慧。

在讨论之前,海凌给大家简单介绍2月电影的主题偏重爱情,因为每期讨论中年轻人比重不少,这些电影给他们的启示可能更大更深。当晚主持人是Eric,他抛给Yani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主人公David Goldman的人性,那就是他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后者认为他并不是一个坏到骨子里的人,不然结局可能会更糟糕。

Yani描述说,女主人Jenny Mellor在沉沦过程中就感受到生活的枯燥与无味,认为在死亡之前应该有享受。Lily回答说,这可能有时代的印迹,在那个年代女性地位可能没有今天那么高大与自由,感受到生活的枯燥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在认识到David Goldman在欺骗之后,她能够醒悟,说明她是很有思想的一个人。

在很有魅力的David Goldman面前,为何人人都会迷失?这是Lily抛给心理专家海凌的问题。海凌解释说,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即使是我们普通人,在面试寻找工作时,大家都会将自己最好的一面献给大家。海凌强调,与人交往时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标准,这是大家要把握的基本原则。生活有色彩斑斓的一份,但也有黑暗与丑恶的一面,这是父母应该让孩子去全面了解。而Songqin补充说,光环效应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美好的第一印象。

艳子的问题是,在中学阶段,孩子们大部分都是不那么喜欢学习的,那么教育行业是否要反思呢?Alice回忆说,在那个年龄自己基本上是为别人而学习,因为家长和老师都希望有一个好成绩,自己并不清楚为何而学习。在自我成长后,自己会主动与老师或家长交流,才发现差异常见。但是强调,因材施教是很不容易实现的!

Alice的问题就是女主角发现David Goldman他们从牛津归途中,顺手牵羊偷画的那个场景之后,Jenny Mellor有离去的意愿,但最终在David Goldman的劝说下,最后是不了了之,维持了这个关系。Songqin认为女主角处在那个境地,这也不是她第一次发现自己受到欺骗,估计自己也无法做出拒绝。

Songqin的问题就是,假若David Goldman并非已婚并有小孩,而只是一个真正的画商,高大上的角色,Jenny Mellor与她结合,会有幸福的未来吗?Ryanne认为,难!因为在David Goldman交往过程中,他已经表露出许多毛病,行动与语言不吻合的方面,这一切都是她自己不能够接受的!Changling补充说,假若David是一个完美的角色,假若Jenny Mellor选择,跳进婚姻来说也是有风险的!Eric总结说,当你与一个人交往,假若对方能够让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感觉舒适的话,那么你一定要立马感悟到,对方一定是一个在精神与经验高出自己多个层次的人。

对于电影中的七个女性角色,笔者从自身经历,比较喜欢Jenny Mellor的老师角色,但对Jenny Mellor依然竖起大拇指,而对David Goldman朋友的女朋友比较痛恶,原因就是一个沉默的帮凶。对于如何帮助Jenny Mellor更多,父母能做什么?Yan Cheng表示Jenny Mellor的父母有一个明显的不当,那就是对女儿的爱好视而不见,对其未来选择没有灵活性。同时也提出中国的传统“穷养儿子富养女”,值得家长思考。而艳子补充说,生活是一份经历,父母可以与孩子沟通,讲出道理,但是小孩做出自己的选择之后,那么就要支持,让孩子大胆尝试。Eric归纳说,对于孩子的选择,父母应该予以最大的尊重,因为孩子在做选择过程中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Yan Cheng的问题,那就是女主角在最后,计划与男友重游巴黎,似乎以前从来都没有去过一样!那么,女主角该告诉男友曾经的初恋吗?Sandy回答说,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选择,大家都应该理解。海凌提出对电影最后的那句话,到底是Old and wise,还是Old but not wise呢?Mike从Wise的角度上予以阐述。而海凌总结说,大家都赞赏Jenny Mellor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其实我们所有人都能够认真去思考和转变的话,这都是值得赞赏的智慧。假若父母能够帮助孩子们去分析可能的结果,也许能够让孩子们能够少走弯路,或者减轻损失。

最后每个人一分钟的感想,二十几个人的说法没有一个人是相同的,值得给大家点赞!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