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保卫战引发种族歧视大辩论

近日,一位美国学者在推特发帖,称印度菜肴难吃到“可怕”。此举无异惹火烧身,学者受到猛烈炮轰。美国国际关系学教授汤姆·尼科尔斯(Tom Nichols)的推文这样说:“印度饭实在太难吃,我们只是假装吃得下。”批评人士说他毫无品味、以偏概全。之后,争论重点迅速转移,引发有关移民经历、文化宽容、种族歧视的深层探讨。

在欧洲和美国,围绕食品与种族的争议由来已久,且时常激出火花。中餐也经常成为焦点。不过,在口诛笔伐”白人“的同时,移民是否也有必要反思自己或许不爱西餐的深层原因呢?

汤姆·尼科尔斯教授在罗得岛洲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任职。一日,有人在推特上征集网友的“争议性食品观点”,教授欣然参与。推文一出,批评排山倒海。名流厨师拉克什米(Padma Lakshmi)质问,“难道你丧失了味觉?”另一位评论人士说,“没滋没味地过一辈子?无法想象!””哥们,真够可以的。哥们,你在印度哪里吃过饭?十亿粉丝,错不了!“纽约前任检察官普拉特·巴拉拉(Preet Bharara)的反应貌似友善、但不乏嘲讽:“汤姆,我带你去个地方吧。我们要让全国人民团结一心,#黄油鸡肉咖喱峰会。”还有人说,印度地大物博,印度菜博大精深、花样繁多,尼科尔斯先生吃过的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一”。后来教授承认,他只在美国和英国的印度餐馆吃过印度菜。不过,他欢迎网友继续各抒己见。

我认为,人们经常假装喜欢非美国美食,以附庸风雅。我会诚实地说,我的味蕾主要是爱尔兰版,对付不了美国、英国那些被称作“印度”(餐)的东西。请继续表述你们的愤怒。人多真是力量大。正如网友指出的,印度菜有“十亿粉丝”。没过多久,教授引发的讨论不仅走出美国、进入印度,而且还被”上纲上线“,提升到”国菜“在移民生活中扮演怎样角色的高度。不少人注意到,在美国,外国菜常被称为”民族食品“,通常贴有”廉价“标签,许多人熟悉的外国菜通常是被美国化的简版,缺少正品食材。

还有网友对美国人”虚情假意“欣赏自己的国菜表示不满。比如这一位:“白人损印度菜差劲,白人捧印度菜同样差劲。感觉和我小时候是一样的,白人女人猛夸我妈漂亮的莎丽,但和她说话时却拿她当小孩。你喜欢我们的好东西,你不喜欢我们。”另外一些网民感情受到的伤害似乎更加严重。他们指责尼科尔斯教授“不宽容”。他们说,多年来,针对少数人群的种族歧视一直伴随着对他们的食品、烹饪有“味”的指点。

第一代美国移民萨伊拉(Saira Rao)写道,“白人批评印度饭,这是一个极度敏感的开关。作为印度后裔,有人曾经说我有怪味,我吃的饭有怪味,印度人在大街上xx(粗口),所以,和我们有关的一切闻起来都糟透了。”辩论引起印度国内媒体的关注后,“我最喜爱的印度菜”迅速成为网上窜红的话题。美国总统候选人哈里斯(Kamala Harris,民主党)母亲一边的先人来自印度南部,她也用这个话题分享了一段烹饪小视频。

不过,也有食客果断发声:不爱吃你的饭菜不等于对你种族歧视。比如有人发贴说,“怎么,网上有人对印度菜发种族歧视贴。加我一个。”尼科尔斯教授或许可以约略引以为安慰的是,有人说中餐的“坏话”,也立即遭到了一顿痛斥。ABC资深记者莫兰(Terry Moran)在有关“争议食品”的帖子中说,“中餐老掉牙,单调,粘乎乎的,还太咸,吃了绝对记不住。”他收到的回复是,“上帝啊,又来了。生活在泡泡中的白人,跳出来表现对一种美食、品种繁多的一种美食的无知,令人可怜。”

一众中餐爱好者对莫兰展开围攻,指责他就吃过外卖,根本没有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球上人口总数位居榜首–的中国品尝过正宗中餐。“如果你说的是美式中餐,没错,和美国许多连锁店一样,那儿的餐饭难以下咽。如果你说的是中国大陆的美食,那你百分百错了。”根本没有“中餐”这一说,就好像说没有“欧餐”一样。(中国)各个省份的菜差异非常大。

其实,在欧美移民社区,有关食品与文化宽容的争议由来已久。不过,移民时常羞辱外国饭菜也是事实。比如英国的国菜炸鱼薯条,历史悠久、老幼咸宜,在英国粉丝诸多,但却是不少中国眼中英国“黑暗料理”的代表。那么,单从表面来看,华裔移民、来英访客是不是也应该换位思考,审视自己呢。不喜欢、甚至讨厌外国菜,这是什么原因?改不了的“中国胃”?对中国美食“真爱至深”?你愿意因为不爱吃外国饭被指“种族歧视”吗?或许,这里还有更加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