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保卫战背后

7月中旬开始,中国社交媒体上演了一场“夕阳红”粉丝团与新生代粉丝团之间的数据流量大战,以“夕阳红”打榜团将台湾歌手周杰伦送上新浪微博“超级话题”榜首而告终。在此之前,新生代流量明星蔡徐坤占据该榜首位置长达一年多。“打榜”是指粉丝通过发送与偶像相关的帖子,或是转发、评论、点赞、签到、参与各类投票等一系列操作,帮助自己的偶像在热度排行榜上提高排名的行为。新浪微博的“超级话题”榜单就是中国较有代表性的明星热度排名榜之一。

两位艺人粉丝之间的较劲,外界给出了多种解读:新老明星话语权更迭,粉丝的集体狂欢,代际冲突,或者说是一场反讽和戏谑意味的大型行为艺术。在关于事件的讨论与解构当中,周杰伦和蔡徐坤更像是一个符号,问题的核心跳出了两人本身的表演实力、知名度和在粉丝中的影响力。

随着周杰伦登上超话榜首,两方粉丝迅速退场,周杰伦国际后援会表示不会再继续为偶像打榜,而蔡徐坤粉丝也宣布退出微博各项数据榜单的竞争。这场被周杰伦粉丝自嘲为“夕阳红粉丝大型团建“的流量战背后,是对粉丝文化与自我认同,还有流量数据评估与分析的思考。中国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汤景泰接受BBC中文采访时分析,这次粉丝之争以及这种流量至上的做法,与当下盲目崇拜数据的社会整体惯性密不可分。互联网上的流量大小直接关系到所获资源的多寡。

流量战起初和蔡徐坤并没什么关系。7月16日一名豆瓣网友发帖质疑: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引起群嘲以及周杰伦粉丝反击,上微博做数据,用新生代粉丝追星的方式应援偶像。目前,这则帖子在豆瓣上已无法搜索到。作为新一代流量明星中的领军人物,蔡徐坤长居微博超话榜首,其粉丝团以强悍的“打榜”战斗力著称。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助理教授刘慧婵对记者表示,在网络时代,相对传统的追星方式,如购买唱片和听演唱会依旧存在,但年轻粉丝基本都会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表达对偶像的支持,这是粉丝间相互形成的文化,也是发展趋势。打榜、刷数据的做法不仅限于中国,在很多国家都有发生。

周杰伦的粉丝自嘲为“中老年”粉丝甚至“夕阳红”粉丝。和以95后为主力的蔡徐坤粉丝的相比,周杰伦的粉丝大多是80、90后,除了年龄上的差距以外,他们自称“中老年”更说明了两代粉丝追星方式的差异与粉丝自我认同上的变化。汤景泰认为,豆瓣帖子质疑周杰伦微博流量低,向周杰伦的粉丝传递了一层隐含的信息:现在一个真正的粉丝就应该帮助自己的偶像刷各种榜,而按照新生代的标准,“中老年”粉丝的追星方式已经过时且不合格了。周杰伦的粉丝缺乏微博打榜刷数据的经验,更不以数据作为衡量自己偶像的指标,周杰伦本人也未在新浪微博注册公开认证账号。他们戏称自己是“被迫营业”,只为将偶像送上超话榜首。

从小学起就喜欢周杰伦的歌迷杨小姐参与了打榜,她表示平常并不屑于关注这一榜单,但这次是为自己青春时代的偶像刷存在感,而且,许多和她一样零经验的人一起打榜带给她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这样一支打榜零基础的“夕阳红”队伍,打败了蔡徐坤的“数据铁军”。7月21日0:30分,周杰伦的微博超话排名超过了蔡徐坤,成功登顶。而截止7月22日零点,周杰伦影响力微博超话影响力数值在不到一周时间内,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猛增至1.1亿,大幅领先蔡徐坤4,000多万,被外界视作以反讽的行为艺术实现了流量的反扑。

此次流量大战还被看做以作品之上和流量至上的两代偶像及其粉丝文化之间的较量,蔡徐坤的落败,引发了新生代流量小生们作品质量是否不如前辈的讨论。就连中共最高党报《人民日报》也在7月21日发布官方微博:“夕阳红”打榜团前赴后继,送周杰伦上了微博超话榜首。中老年歌迷用一次行为艺术解构了数据与热度:流量不等于流行,榜单在网上更在心上,音乐品格终究由时间检验。谈起参与打榜的动因,周杰伦歌迷杨小姐补充说,“看不下去现在所谓流量明星没作品的风气!想要维护自己内心的‘法则’,就是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会获得更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而不是那些虚假的数字。”

同样为周杰伦登顶超话榜单努力的刘小姐表示,打榜不光是为支持偶像,还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想测试一下现在小鲜肉的流量是不是“做”出来的,结果发现确实如此。她想告诉年轻一代:“周杰伦的数据是不需要做出来的,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明星,不是靠数据的,现在的流量都不要相信。”汤景泰表示,这种流量至上的做法与当下盲目崇拜数据的社会整体惯性密不可分,这是互联网兴起以来通行的玩法,从大型的门户网站到应用程序都是如此,流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所获资源的多寡。“不分质量盲目推崇数量,”他说。“资本和流量已经绑架到一起。它成了资本讲故事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于是,流量明星以做出漂亮的数据为目标,但表演实力常被质疑,两者间形成一个巨大的裂缝。

但是,汤景泰也强调,流量明星与粉丝互动的能力和动员能力却不容小觑,是此前一批明星所比不上的。“这是‘养成式偶像’(指参照粉丝要求,通过大量的艺人粉丝互动来培养偶像)的造星方式带来的影响,”汤景泰说。“原来的时候,作为一个明星,是有距离的,高高在上的,所以你可以看到那时候,80、90后喜欢的明星身上的特质,都是粉丝所不具有的或非常向往的。”他说,“现在这种就叫参与式传播,就是无距离式的,粉丝参与到明星的制造过程中来。”

从2000年代湖南电视台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和《超级男生》,发展到今天《创造101》和《偶像实习生》,粉丝不再是娱乐产业的单向消费者,他们主动参与到偶像的筛选和助力当中,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刘慧婵认同,观众在造星过程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纵观娱乐文化的发展,全球范围都有这一趋势。“明星和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似乎在整个造星过程里面,粉丝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她说,“以前的明星很看才华,你没有才华也不会被经纪公司发掘。现在整个造星过程的运作已经不同了,才华未必是最重要的,可能是你要好看,或者你够出位,够独特,或者有观众缘,凑巧就造就了爆红。”

因此,与之前经由经纪公司完美包装后的明星完成体不同,养成式的偶像并不是以成熟完整的形态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的表演技能和实力仍有欠缺,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受到粉丝的追捧。“比如说周杰伦的粉丝质疑蔡徐坤唱歌的实力,但蔡徐坤的粉丝根本不在意这个,他们会说:‘他很勤奋,他很努力呀,他有很多别的明星不具备的一些素质呀。’这种养成系明星的粉丝跟再之前的粉丝,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汤景泰说。

也有观察者认为,周杰伦与蔡徐坤粉丝的流量争夺体现的是代际冲突。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的文章《周杰伦当年挨的骂,不比今天蔡徐坤少》写道:“每代人,似乎都在无视上一代人的流行音乐,而鄙视下一代人的流行音乐。”周杰伦2000年出道之初也曾受到不少非议,例如形象不佳,唱歌咬字不清,歌词意思不通。《人民日报》人民微评微博评论指出:“两名艺人各自拥趸的较劲,虽是娱乐’游戏’,却映射了时代征候。这不是代际冲突,更无关价值观断裂,而是一场联合致敬,寻找内心深处的寄托。”汤景泰认为,传统代际冲突并不是核心问题。当80、90后喜欢的周杰伦被60、70后质疑时,大家的争议点是周杰伦唱功怎么样,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明星建构方式。但蔡徐坤为代表的新生代偶像是在互联网时代透过制造流量的方式成长起来的,此次流量战讨论的话语重点已发生改变,落在了社会被数据绑架和数据神话的问题上。(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