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全球化与太空丝绸之路

中国9月19日晚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与此前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2020年,北斗将拥有35颗卫星,覆盖全球。仅在今年,中国就发射超过10个北斗卫星,中国媒体称之为“前所未有的密集发射期”。中国也因此雄心勃勃地希望, 这套迅速发展的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冲出亚洲并走向世界,甚至与美国的成熟系统GPS相媲美。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其在中国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在宁夏,农民用它为播种农用机械导航,实现无人驾驶;在内蒙古,牧民在偏远地区也能通过北斗发送短信,远程控制为牲畜供水。不过,苹果公司本月发布的iPhone依然不支持北斗系统,中国官媒称,这一选择背后“不排除有政治原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初是为中国军方设计,以减少对美国主导的GPS的依赖。然而随着北斗覆盖范围的扩大,商业机会也逐渐展现。以北京为例,33,500辆出租车、21,000辆公交车已安装北斗芯片,实现北斗定位全覆盖。根据中国政府的目标,到2020年所有新车都将安装北斗芯片。中国越来越热衷于向世界其它地区提升其技术实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向中国媒体表示,到2020年左右完成全球组网后,北斗系统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与美国GPS系统的水平比肩,甚至更好,将向全球用户提供“好用、管用、实用”的导航定位服务。

北斗的扩张野心与中国的对外政策相互结合。到2018年底,北斗将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太空丝绸之路”,目前北斗已经覆盖沿线30个国家,包括巴基斯坦、老挝和印度尼西亚等。美国媒体担忧,这些国家若加入“太空丝绸之路”,会变得依赖中国所提供的太空服务,将令北京对其政策具有更多影响力。英国皇家国防安全联合服务研究所亚历山德拉·斯蒂辛斯(Alexandra Stickings)向BBC表示,中国这么做当然是为了扩大影响力,但部分原因也可能以为了保障其经济安全。斯蒂辛斯说,中国取得太空领导权的很大一部分是拥有一个可以与GPS抗衡的全球导航系统。美国可能会拒绝GPS用户访问某些区域,比如在战争状态,因此拥有自己卫星系统的主要优势是不依赖其他国家提供卫星服务。

目前,还有另外三种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和美国的GPS。由于英国脱欧后可能无法使用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英国也在考虑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芯片已经广泛应用在中国公司出品的手机中,比如小米、华为和一加等。但苹果占据着五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却在9月12日发布的最新款iPhone中依然未兼容北斗。中国官媒《环球时报》随即称,苹果公司不支持北斗系统“可能是出于商业考虑,但也不排除有政治原因”,认为此举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不友好”行为。然而分析人士称,苹果很在意中国市场,不太可能因政治原因而违背中国政府的要求。比如,为了遵守中国于2017年6月开始实施的《网络安全法》规定,苹果将中国内地用户的iCloud全部交由贵州的中国数据服务企业服务。虽然苹果承诺保护用户的隐私权,但iCloud的备份数据是否会受到中国官方监视和窥探的批评和质疑一直未消退。

总部位于香港的轨道门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Orbital Gateway Consulting)创始人布莱恩·柯西奥(Blaine Curcio)称,我们可能会看到世界在这个领域逐渐分成“亲中”和“亲美”两个阵营。那些“亲中”者可能更不信任美国和欧盟的卫星导航服务,因而选择北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