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欧抗美”伟业能否实现?

中国和欧盟领导人早前召开第二十次领导人峰会,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承诺要打造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也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中欧领导人会面的同时,美国再在贸易战出招。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中国、欧盟、加拿大等地早前向美国货品开征的报复性进口关税。早在李克强早前访问欧洲时,已经有分析指,中国可能会寻求欧洲合作,一起在贸易战中抵抗美国。中欧峰会结束,专家认为双方仍然存在“深刻分歧”,而这些分歧不是一纸声明能解决。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数字显示,欧盟成员国去年从中国进口了约值3746亿欧元的货物,中国也从欧盟进口了约值1982亿欧元的货物。国际投资顾问公司BDA高级主任梅纳德(Charles Maynard) 留意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设下许多限制,中国公司因此都转到欧洲投资。梅纳德接受BBC访问时指出,美国是单一国家,欧盟却是一个由28个国家组成的联盟,要全部国家都同意以强硬态度对付中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明白这点,它也十分擅长针对每个欧盟成员国,逐一击破。”

李克强早前访问德国期间,当地最大的德意志银行宣布获得了中国企业债券承销资格。汽车制造商宝马也宣布,中方容许它增持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股权至75%。伦敦政经学院学者于洁对BBC表示,这是李克强给予德国方面的“甜头”,回应欧盟对中国开放市场的要求。但她指出,中国国内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欧洲公司在这种市场环境有多大发展空间仍属“未知数”。

另一方面,中国公司在欧洲的投资也面对许多实质困难。梅纳德留意到,中国公司不熟悉在欧洲进行并购的程序,因此许多时候被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击败,而且中国政府对外流资金的管制也限制了中国公司在外的投资。他认为,因为这些原因,欧洲公司在考虑是否接受中国公司投资时会舍难取易,不与中国公司交易。

政治原因也影响着中欧之间能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中国公司美的在2016年成功收购德国德国最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的Kuka后,欧盟建议订立措施,限制中国公司收购从事某些行业的欧洲公司,防止中方通过并购取得敏感技术。中国历史学家章立凡早前接受BBC中文采访时指出,欧洲对中国“破坏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知识产权的盗窃、以至中国在欧盟的并购十分警惕。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于洁更指出,欧盟与美国对中国的市场开放度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有差不多的顾虑,质疑中欧能否取得实质合作成果。“它们的分歧十分大,欧盟针对中国在世贸组织的行为作出多次投诉。欧盟会否迅速改变立场,投靠中国,这十分值得怀疑。”(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