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复制“新加坡模式”?

美朝峰会和历史性握手落幕,接下来如何?较近的是协议的落实,较长远的是朝鲜是否就此开启新的时代。全世界电视观众和网络直播受众看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峰会前夕出门赏狮城夜景时对新加坡的建筑和环境赞不绝口,为之前关于金氏家族新领袖有意效仿新加坡,把朝鲜也变成亚洲一小龙的传言和猜测提供了一条佐证。新加坡峰会前,中国网络媒体上就有评论者预言,倘若金特会商谈成功,”朝鲜的改革开放很可能是本国政体+新加坡模式”,对外采取精准开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

中国国际时事评论员王晓伟在他的微信公众号《晓伟看世界》发表评论说,新加坡美朝峰会的背后其实事关”朝鲜未来体制的顶层设计”。他分析道:”对于朝鲜来说,如何在没有大的社会变乱的情况下平稳有序地进行社会和体制转型才是对其的艰难考验。”解决朝核死结的唯一出路就是去核后,朝鲜的体制向新加坡转变,变成为新加坡模式的威权主义国家。如果朝鲜能成功复制成为新加坡,对于朝鲜来说不会发生大的动乱,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对于金正恩来说,威权化的朝鲜能保证金家世袭相传,如同新加坡的李光耀家族。而且,他认为朝鲜版的新加坡式威权体制是美国、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金正恩本人都能接受的,而被各方接受是朝鲜安全和福祉的重要保障。

新加坡体制独特,既不是典型的西方民主体制,也不是共产主义或极权体制,有议会,有选举,多党政治,儒家文化为核心,被归纳为李氏家族统治下的威权主义。所谓”新加坡模式”,一般是指西方议会民主制衡制度和东方式威权统治结合,商业自由、政治严控的国家治理模式。李光耀回忆录《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写到,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自然资源匮乏,既欠缺韩国、香港和台湾所具有的国内市场,也没有香港独有的内陆腹地,发展本国工业困难,产品基本销路没有保障,对外还面临与马来西亚关系紧张和印尼政局动荡导致的生存困境加剧。但它最后成功突破困局,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据李光耀总结经验,新加坡发展战略核心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是借鉴以色列经验,变地缘劣势为优势,直接与欧美发达世界交易,招商引资,刺激本土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生产力跳跃升级。第二点是把新加坡定位成第一世界在第三世界的大本营和中转站,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法律等高端服务。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认为,金正恩的”新加坡梦”有可能实现,但并非照搬什么模式,而是有选择地模仿、借鉴一些发展战略,主要是经济领域的一些证明有效的做法。他接受采访时指出,复制模式不可能,应该也不是朝鲜的意图。就像当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到处取经那样,朝鲜如果推动经济改革开放,估计也会博采众长。”中国在经济改革中结合自己的国情借鉴了新加坡模式并加以发展,比如经济特区试点,市场逐步开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法制体系,招商引资,发展本土产业和企业,而在推行经济市场化、自由化的同时,努力确保政权稳定”,他说。

另一个可能的效仿对象是越南。据路透社报道,有消息称金正恩设想的是类似越南式的开放经济。鉴于其经济现状和基础,虽然在政体上与越南和中国相似,能否如愿以偿分析人士意见也有分歧。顾清扬认为,一旦朝鲜开始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对国外招商引资,初期的主要伙伴应该是中国、韩国和新加坡,对美国和日本可能会比较小心。但韩国估计会”殷勤地提供各种方便”,他说。

在30多年前的中国,人们对新加坡模式耳熟能详,媒体和政商界讨论热烈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能否复制、仿效”新加坡模式”,经济上开放,政治上严控。大量学术论著和亲历者回忆录显示,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实际上借鉴了多方的经验,新加坡是榜样之一,经济实践中不乏新加坡元素。围绕威权之下经济繁荣的”单腿模式”能够持续多久,单腿可以走多远,现在国际学术界仍争论不休。朝鲜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跟中国同属一类,在经济上如果要模仿新加坡,能做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是个大问号。复制新加坡模式包含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政治上需要仿效新加坡式的议会制,经济上厉行开放。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特(Rana Mitter)教授认为,朝鲜复制新加坡的成功难度较大。他对BBC中文表示:”想走新加坡道路,金正恩先得大刀阔斧修改他的朝鲜模式。”他说,新加坡经济腾飞靠的是威权和民主的灵活组合。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是个高度个性化的领导人,但他的掌控程度还是远远不及朝鲜金氏家族。简而言之,模仿新加坡先得做到这三条:私人资本和公共资本成为伙伴关系、互联网和媒体开放、司法独立。

朝鲜实行计划经济,经济体系单一,对外贸依赖较重。1988年以来经济持续疲软近30年,201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到韩国的1/45,不到中国吉林省当年GDP的15%;人均国民收入相当于韩国的4.5%。据中国盘古智库2018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评估,朝鲜经济“基础薄弱,国际孤立,复苏艰难”,但发展潜力可观。2002年,金正日领导下的朝鲜开始有限的经济体制改革,允许计划外物资在市场流通,自1991年设立罗先经济特区后,又陆续增设了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开城工业园和金刚山观光旅游特区。

金正恩主政后又开始实行”我们式的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市场经济元素,在农村普及类似中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圃田担当制”,工厂被赋予更大的自主权来组织生产,经济活力有所恢复,民生得到一定改善。对外开放方面,经济开发区增加了26个,法律和政策鼓励吸引外资,对外劳务输出也有所增加,主要流向俄罗斯、中国、中东和东欧。韩国官方数据显示2011-2014年朝鲜GDP连续4年增长1%,2016年增长3.9%。

今日朝鲜与新加坡刚独立时相比,相似之处包括经济基础薄弱,轻工业和服务业落后,资本匮乏,与发达世界市场隔绝,外贸伙伴有限,主要是中国和俄国,国际制裁是否能解除目前仍不确定。与当年的新加坡不同之处在于,朝鲜矿产、森林、水利、水产等自然资源丰富、背靠欧亚大陆又有出海口,毗邻韩国,潜在市场广阔。朝鲜多年的全民免费教育和医疗保健为人力资源提供了基础,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当年新加坡刚独立时工业基础薄弱,而朝鲜1970年代就宣布完成了工业化。它的5次核试验和中远程导弹开发证明了军工实力、网络技术、无人机等技术都有令人注目的成就。

但是,朝鲜的经济体制改革未能避免中国建立市场经济初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管理缺失、贪腐、官倒、非法牟利、贫富分化加剧等,经济开放特区也没有取得设立时的初衷,带动整体经济全面开放、长足发展。据朱锋、袁立等学者在盘古智库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分析,朝鲜的经济特区表现平平的主要原因包括形式单一,过分强调主权、形式封闭、缺乏自主权、政策不稳定、公平交易环境缺失、特区发展与国家整体政策缺乏互动。金正恩时代的朝鲜要复制别国的经济成功,无论是“新加坡式”、“越南式”还是“中国式”,这些都是必须清除的障碍。今日朝鲜能否向新加坡、中国、越南那样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外企和先进技术,实现升级换代,融入国际大格局,目前还是个大问号。(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