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淘宝(157):创汇期铜胎剔彩花卉纹瓶一对

谈到剔彩,我们还得从剔红说起!因为这方面也是笔者的空白,但颇觉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所以愿意多花些时间在上面挖掘,让更多的人熟悉与了解这种产品。

据网络介绍,“剔红”是一种雕漆手工艺艺术品,既是在器物的胎骨上髹涂上少则几十层,多则达一二百层的朱色大漆。这些胎骨可能是金胎、银胎、铜胎,甚至木胎等。待漆层积累至相当厚度,再根据设计的纹样描绘画稿,画稿需要用刀“剔”掉部分漆层,雕刻出花纹,故称“剔红”,亦称雕红漆。

c2-1

根据其所髹涂在胎上的天然漆料颜色的不同,雕漆艺术品有“剔红”、“剔黑”、“剔彩”与“剔犀”等不同种类,而剔红是最常见的品种,估计与华人传统爱好大红关联。这类艺术品,如果髹涂的漆层薄,肥腴饱满的花纹雕刻不出来,漆层厚,费工又费料,得一成品就很难。以一件40厘米的雕漆大盘为例,从制胎,每天髹漆两层、连刷200多层,雕刻师再进行手工雕刻,一件纯手工制品需要历经3-4个月才能完成。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剔红工匠们剔出的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剔红技艺源于中国唐代,发展于宋。宋代雕漆是中国雕漆的重要发展时期,是雕漆艺术形成其独立艺术风格的关键阶段,为后来雕漆艺术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技术、技法、设计构图等完整的艺术体系。雕漆艺术在明代永乐,清乾隆时最为兴盛,乾隆以后逐渐衰落。由于外销的需要,在民国初和新中国成立后创汇期又各自兴旺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制作技艺繁复,留存数量极为有限。

c2-2

宋代雕漆艺术品存世量极少,如今只能在博物馆里才有机会观赏到。明清时期的剔红雕漆艺术品留存量虽多一些,但由于在当时雕漆艺术品就是帝王、官商富贵家中的赏玩之物,百姓家中留存很少。民国、创汇期虽然有些批量生产,但大多为外销产品。因此,在中国内地古玩市场上,目前大量存在的是模压树酯仿造品,真品雕漆艺术品很少,剔红雕漆艺术品多为海外回流。

从收藏投资角度看,只要是手工剔红雕漆艺术品,无论是晚清、民国的剔红,还是创汇期的雕漆工艺品,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再考虑到剔红器因原料稀缺、环保因素、人力耗费、制作成本等原因,目前想要大批量制作纯手工剔红雕漆器已很困难,就是有制作,那成本已经是非常高,市场价值也十分高昂。

screenshot-2022-01-04-220006

网上一对类似瓶的拍卖价,仅供参考

考虑到上面的背景,在各大拍买市场剔红也偶有所见,价格可以用天价形容。比方说,2001年香港嘉士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永乐帝御用剔红牡丹大圆盒”拍出1,287万元人民币。2008年嘉士德秋季拍卖会,一件底部针刻“大明永乐年制”楷书、内有乾隆皇帝御笔题诗的“剔红雕双凤莲花盏托”,以创纪录2,916万元成交。2009年嘉士德秋季拍卖会,一只貌不惊人的明洪武“剔红游归图倭角方盘”又拍出2,530万港币的天价。

无论是剔红,还是剔黑,甚至剔彩器件,笔者一直都比较关注!只要发现藏友有想要脱手的,笔者都会争取在第一时间与他们联系,并尽可能拿到手。在看到Nawal的一对铜胎剔彩花卉纹瓶之后,笔者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有冲动拿到手上把玩一番。在一番艰苦的交易之后,笔者如愿以偿!看来,趣味淘宝也是要讲究缘分的,不是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