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说(420):从社团看华裔参政议政

假若你去问朋友,大多伦多及其周边到底有多少个华人社团?估计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清楚,华人社团数量挺多,名称大得惊人,但其能量与影响力呢?可能还不出家庭!这当然是调侃的话,不过,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大问题:华人社团太多了!

对于华人社团,Joseph曾经做了初步探讨,竟然有超过160年历史!历史之久远,估计让许多读者感到意外。华人社团林立,但都可以归之为七大类型,诸如同源、同根、同业、同商、同学、同尚、同爱好。几乎所有社团都能够对号入座,不信你试试?

在9月7日晚上的Zoom论坛上,早在1976年就移民加拿大的Eric Wen分享说,40多年加拿大生活让他深刻认识到,华人社区应该向犹太人社区学习。那就是华人社区不应该有那么多社团的存在,而是要做大做强每一个社团。Eric Wen举例说,关于选举,在Brampton的Temple就很有实力!这表现在,无论哪个党派的候选人都会出自Temple,任何一个人当选,自然也会为Temple发声和服务。

Eric Wen特别介绍说,他参与管理的Peel Multicultural Council非牟利机构,每年能够从政府拿到$300万经费。那我们华人社区又有多少企业能够有此业绩呢?由此可见,非牟利机构并不是吃饭喝酒了事,而是能够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爱的地方。而从他曾经负责过的密西沙加华人协会,成立已有30多年历史。在1982年,当时协会成员中,台湾人、香港人和东南亚华人各占1/3,活动是英语为主,而今天该社团成员中70%是大陆人,开会是中文,但会议记录依然保持着英文。由此可见,语言对于一个社团的发展也是很有影响的!

对于华人社团山头林立,方启刚开玩笑说,“这算得上华人社区的劣根性吧!正如坊间顺口溜:比我有钱,你算老几,我比你学历高;比我学历高,你算老几,我来加拿大的年头长;来的年头长,你算老几,我是xx会长;一个会长,你算老几,我是五个协会会长;……在我看来,会长也好,主席也好,有一点私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膨胀,要有一定的公德心,并拥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与广大胸怀,也就是容得下他人。不然,一个协会就会分裂成多个协会,大家熟悉的‘双胞胎’太多了!”

列治文山原华商会会长Ben Leung给大家详解了团体存在的意义。在他看来,加拿大华人社团多,与加拿大政府与中国政府都扯得上关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影响。Ben Leung特别强调,加拿大各级政府的无能是出了名的!就拿非牟利机构来说,政府是可以完全有效管控的,而不像目前放任不管。在他看来,政府管控很简单,假若对会员数量设置一个基本门槛,比方说不少于50人;每年必须进行年度审计,那么他相信华人社团的数量会急剧萎缩,可能剩下不到10%。

华人社团之众,自然也导致华人社团影响力微弱!Eric Wen强调,在选举年,Elections Canada有很多经费,用于鼓励民众参政议政。华裔投票率低是出了名的,但是该机构却无法找到合适的社团,能够有效地发动华裔去投票。而对于每个政党核心圈,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忽略华人社区的声音,因为无论怎样努力,华人票数比例依然有限,有点象“稀牛屎扶不上壁”。

为此,Joseph一阵见血地指出,华裔参政议政的目的就是要获取话语权!这是主流不会施舍的,其它族裔也不会施舍的,只有靠华人本身去争取。对此,方启刚很认同,他表示,假若大多伦多地区,三级政府中华裔政客超过50个的时候,那么华人的社会地位肯定与今天不同,从某种程度上量变能够引起质变的飞跃。

参与论坛者再次呼吁一个强有力的协调结构的诞生!然而,笔者也强调,华裔参政年年讲,从来没有一个候选人,不管成功胜选与否,积极向社区推荐,某社团在他竞选时所做出的贡献,并分享其经验!无论是个人,还是社团,甚至整个社区,我们必须在学习中前行,在分享中成长。那么,谁能够成为那个促动华裔参政议政的领袖人物呢?这就是下周二(9月14日)Zoom论坛的话题,欢迎你参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