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淘宝(38):东奔200公里就为一枚微型建国瓷?

不管您相不相信,看到网友要销售这个中国瓷盘的时候,笔者有些激动,被它花形与花色激动。正是因为这种先入为主限制,笔者并没有注意这个瓷盘有多大。问清楚主人的住址,笔者才发觉,距离还真不近,往东行200多公里。没办法,许多时候淘宝的人都会成为白痴,那就是不计成本,这就是体现之一。见到瓷盘实物时,笔者还是很吃惊,没有想到如此小。不过,已经大老远跑过去,也不能一无所获,就将它捧回了!其实,标题上用的“建国瓷”,笔者知之甚少,下面的内容,全部是网络整理而来,帮助大家认识,也希望大家能帮笔者认认这是不是建国瓷?

wg1-1

“建国瓷”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建国瓷专指1953 年国家组织生产的有严格意义的官僚体制的现代官窑制度下的首批官窑产品,产品为青花、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等品类。但该瓷器在市场上少有流通,因此也有藏家把1949 年-1966 年(建国到文革前)的瓷器统称为“建国瓷”。由于建国瓷缺乏一定的历史积淀,一直以来并不被藏家们所重视。一些藏家认为,古董收藏才是高雅文化,建国时期生产的瓷器特别是老百姓生活日用的建国瓷壶,较其他藏品具有大众性、普及性、门槛低等特点。所以,很多建国藏品价位低,甚至有些被当作“废品”处理了。也正因为存世量稀少,成就了建国瓷的收藏契机–“物以稀为贵”。事实上,建国瓷的工艺水平、独特的政治色彩,都是值得注意的“升值点”。

千年瓷都景德镇十大瓷厂就是当年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据了解,这些工厂里的老陶艺家个个都是名家。像景德镇雕塑瓷厂的曾山东、蔡敬标、何水根等,都是成名于民国晚期的雕塑名家。再如,前身为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的瓷器,均由徐悲鸿、齐白石、梁思成等宗师级的人物亲自指导把关;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里还有民国“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及其“八友”的后代和传人:王锡良、汪桂英、刘平、王怀俊、徐亚风、胡庐、周国桢、张松茂等,人才辈出。1950年成立景德镇国营建国瓷厂,后又相继成立了人民瓷厂、新华瓷厂、红星瓷厂等10家大型陶瓷生产企业,统称为“景德镇十大瓷厂”。由“十大瓷厂”等创作生产的精美陈设瓷和日用瓷俗称为“厂瓷”。建国瓷厂的色釉,人民瓷厂的青花,光明瓷厂的玲珑,艺术瓷厂的粉彩,宇宙瓷厂的美加沙,红旗瓷厂的釉下彩等,无不是景德镇陶瓷艺术人才聪明智慧的结晶。

wg1-3

假若把厂瓷根据时间分为三大类: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其中要属精品国礼瓷的价位最高,有人戏称是“共和国官窑”。当时厂瓷的生产主要为了两大类受众,一类是出口外销,外国人向景德镇瓷厂订购仿官窑器,具体到器型、款识,现在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藏家会把仿官窑器当作真正的古瓷买回来,但其实仿官窑器的厂瓷和真正的官窑器还是有区别的。外销瓷中也有部分是生活用瓷和陈设瓷,现在收藏这些厂瓷价位也比较高;第二类受众是国内部分经济条件还可以的人,因为当时厂瓷卖的价格在老百姓的眼里并不低,譬如70年代一个小花瓶卖45块钱,一个小罐卖十几块,在当时也是不小的数目了。

在今天来说,要辨认景德镇的建国瓷,主要就要靠瓷器底部的款识。从网上搜寻看,景德镇建国瓷款识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建国初期(1949-1954)
瓷器底款为新旧并存。部分瓷器沿用民国时期底款如“江西徐生记出品”、“江西吉昌社出品”等等。还有部分瓷器使用公司(瓷厂)款。如1948年8月,景德镇第一家公营瓷厂–建国瓷业公司成立,初期使用“江西建国瓷业公司”底款,1950年改为建国瓷厂,随后使用“景市建国瓷厂出品”底款。1956年以后使用“建国瓷厂江西出品”底款。建国后不久,有些瓷器底款出现“景德镇制”篆书方款。至于由谁设计,由谁最先使用,目前尚无法确定。

wg1-2

一般而言,“景德镇制”篆书方款的使用应该不早于1954年,不晚于1955年底。而且应该不是个体或者私营企业所设计。资料显示,青花海棠纹瓷器是建国后首次设计、生产的国家专用瓷之一,其中既有无款的也有“景德镇制”篆书方款的。其后,这个篆书方款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常有使用。仔细观察前后的篆书方款大体一致,但是也有细微差别。总的看应该是前者精细沉稳些,后者略欠匀称。这些变化需要结合瓷器的其他特征如:胎、釉、彩以及带有时代特点的纹饰来鉴别,单看款识确实是很难说清的。

第二、合作化时期(1955-1957)
合作化时期的瓷器底款特点为圆印章式,有的加有瓷厂数字序号。此时“江西景德镇名瓷”底款较为流行,文字排列可以分为自左至右式和自右至左式;
1) “合作社”款。因为当年瓷业合作社众多,瓷器底款较为复杂。然而,合作社底款是陶瓷行业合作化进程的见证,成为这个时期瓷器断代的依据。如表明合作经营性质的”江西鹰潭混合生产合作社出品“;如表明合作地域层级的“景市一区二手工业社出品”;如表明合作生产环节的“江西景德镇市陶瓷加工第一生产合作社”。2) 序号瓷厂款。1956年1月,景德镇完成了制瓷业的公私合营,随即对全行业进行了相应调整:将13个老合营瓷厂与6个新合营瓷厂合并,组建成裕民瓷厂、国光瓷厂、华光瓷厂、民光瓷厂、新和瓷厂、华电瓷厂等10个公私合营瓷厂。1956年2月,又将上述10家瓷厂更名为第一至第九瓷厂和美术瓷厂。此时瓷器底款一般为第几瓷厂出品。3) 外销瓷器款。根据外销产品的需要,瓷器底款一般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两行印章款,楷书篆书皆有,还有部分为“乾隆年制”四字两行楷书印章款。此类款式多用于外销高档陈设瓷器中,内销的这类瓷器较为罕见。4) 其他类款式。青花瓷继续使用“景德镇制”篆书方款。偶尔也出现个性化底款,如篆书加金彩方框。此类款式多在定烧瓷器中出现。

第三、大跃进时期(1958-1959)
大跃进时期的底款基本沿用合作化后期流行的款式。因为1956年文字改革已经完成,故此时期“江西景德镇名瓷”款、“合作社”款以及序号瓷厂款的文字基本上是自左至右,自右至左的极少见到。

第四、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
1959年2月景德镇第一瓷厂改名为国营东风瓷厂。至此,景德镇瓷器底款全部停用序号厂款,而开始使用各厂厂名款。如“景兴瓷厂”、“红旗瓷厂”、东风瓷厂“等等。为区别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厂名“款,此时的厂名款可视为”老厂名“款。老厂名款从50年代出现,一直使用到1964年10月止。各厂启用老厂名款的时间如下:1) 建国瓷厂:1952年10月;2) 工艺美术瓷厂(雕塑瓷厂前身):1956年;3) 新平瓷厂(人民瓷厂前身):1957年;4) 宇宙瓷厂:1958年;5) 红旗瓷厂:1958年;6) 市工艺美术瓷厂(艺术瓷厂前身):1958年;7) 红星瓷厂:1958年;8) 东风瓷厂:1959年2月;9) 光明瓷厂:1961年8月;10) 市陶瓷彩绘合作工厂(新光瓷厂前身):1962年1月;11) 市陶瓷合作工厂(红光瓷厂前身):1962年;12) 曙光合作工厂(曙光瓷厂前身):1962年;13) 景兴瓷厂:1962年8月;14) 新华瓷厂:1964年;15) 为民瓷厂1965年投产时称高级美术瓷厂,1966年6月改名为民瓷厂。

wg1-4

第五、恢复时期(1962、1965)
为适应陶瓷出口换汇的需要,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公布《商标管理条例》,对出口陶瓷商标进行统一规范。此时的”中国景德镇“底款至少有6类14种。除部分”中国景德镇“底款在文革前期发生变化,大多数此类商标底款一直沿用到文革之后,其中”印花龙珠阁“款使用到了21世纪初(1986年后增加了注册商标@标志)。1) 印花龙珠阁款。底款为红色龙珠阁图案,背景为淡石绿色。中为黑色英文”MADE IN CHINA”,下为一排褐色”中国景德镇“字样。此款多在印花出口瓷器中使用,且有大小不同多种规格。2) 印花灯笼款。底款图案外形似灯笼,灯笼上沿为英文”CHINA“,中部为竖排”景德镇“。以淡石绿色小点作底色。下为两短横线夹一英文字母(瓷厂代号)。左右为宋体褐色”中国“。此款也有大小不同多种规格。3) 印线六边形款。底款外形呈不规则六边形,上为”中国“两字,中为”景德镇“,下为英文”CHAIN”和两短线夹瓷厂代号字母。底款文字与字母间用线条相隔连。此款主要有红彩、绿彩、篮彩三种颜色,也有极少用金彩的。此款多使用于手绘或者半手绘的内销瓷器上。4) 印线草帽款。此底款最上部曲线似草帽。“中国景德镇制”六字隶书分两行三列排列。上为草帽曲线,下为两短横线夹瓷厂代号字母。此款有红、篮彩2种,多用于内销粉彩瓷器。5) 篆书款。底款均为“中国景德镇制”六字篆书款分2行3列自右至左排列成正方形。分青花、红、绿彩3种,其中青花款多在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釉下五彩瓷和颜色釉瓷器中使用,红、绿彩则多在釉上彩瓷上使用。6) 印线三角圈款。底款上为行书“中国”,下为英文“MADE IN CHINA”,上下部分的连接为不规则三角圆圈,圆圈中间为楷书”景德镇“此种底款有红、绿、蓝三种色彩,多在出口瓷器使用。

恢复时期还有少数瓷厂和陶瓷研究机构使用”景德镇制“四字篆书方款,以釉上红、篮彩居多,字体十分工整。1964年10月各瓷厂统一启用”中国景德镇“底款时,景德镇10大国营瓷厂底款标记代号如下:红星瓷厂(A);宇宙瓷厂(B);为民瓷厂(C);艺术瓷厂(D);建国瓷厂(E);人民瓷厂(F);红旗瓷厂(G);光明瓷厂(H);东风瓷厂(I);景兴瓷厂(J)。1964年新华瓷厂从新平瓷厂划出,其使用底款代号为:K。红光瓷厂、雕塑瓷厂、曙光瓷厂从国营转为大集体后,红光瓷厂使用L标记代号,雕塑瓷厂使用M标记代号,曙光瓷厂使用P标记代号。上述14个瓷厂在当时景德镇是作为”十大瓷厂“看待的。另外,新光瓷厂当时为市陶瓷彩绘工厂,使用标记代号为N,陶瓷加工部使用标记代号为O。还有使用X作为标记代号的,尚不清楚为何单位使用。

第六、文革时期(1966-1976)
文革时期的瓷器生产以生活日用瓷为主,其底款基本上沿用1964年10月开始使用的“中国景德镇”系列。因为此类底款没有意识形态的痕迹,而且印线、印花、图案、篆书、隶书等具备。文革后期除继续沿用“中国景德镇”系列外,部分瓷厂新设计出“景德镇制”篆书方款。与老“景德镇制”篆书方款相比略有差别,主要是笔画不够工整匀称,不同于老底款的稳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