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中华寺(上)

加拿大多伦多灵岩山中华寺(般若讲堂)在大多伦多士嘉堡区,位于Warden/Eglington。中华寺为非牟利慈善团体,由中国苏州灵岩山佛学院法师在安省注册,成立于2005年。中华寺以僧众为领导中心,传承灵岩净土道场遗风,开演佛教真谛妙理,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成就人间极乐净土。

s1 (1)

s1 (2)

纵观历史的长河,中外古今宗教神圣不可侵犯。在佛教之国,如泰国、印度,僧侣地位尊严。看一看泰国、印度,数不胜数金碧辉煌的寺院,身披鲜艳袈裟的僧侣列队走在万人属目的大街上,沐浴在霞光里的图片,可见僧侣地位的显赫;回忆起司汤达《红与黑》,整个故事就是教会和军队的斗争;而举世闻名的宗教领袖制国—梵蒂冈,教宗更是把宗教地位提升到了极致;在中国的西藏,活佛喇嘛是藏人心目中的神,喇嘛集政府与宗教于一身,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世人的神经,……

s1 (4)

s2 (8)

佛教传到中国己有二千多年历史,它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接合,佛儒文化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在尊佛重儒的历史背景下,佛教徒应运而生,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户喻晓,武则天在道观养光道晦,当她重出江湖,登上帝王的宝座;《红楼梦》里的心肝宝贝贾宝玉最后披头散发,追寻佛的踪迹,要去寻找他来时的路……宝玉最后是否解脱红尘之苦,伟大的曹雪芹没有来得及告诉我们。但是,人世间的困苦,希望在佛门中寻得解放这一思想早己永生永世植根于国人心中。唐宋明清,多少文人骚客,或官场落魄,或情场失意,万念倶灰之下,遁入佛门之中,多得不胜枚举。佛教倡导的真善美,正是自古以来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

近日,带着满身的问号,我前往中华寺采访住持释照续法师。照续法师祖藉四川,1992年春天于四川德阳万佛寺寂然法师座下圆顶剃度,之后就读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在多年的修学期间,照续法师亲近过明学大和尚、新诚大和尚、一诚大和尚、智海老和尚和淨空老法师等高僧。照续法师于2005年发心创建般若讲堂,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作为修学目标,弘扬佛法。2014年,师期以加拿大灵岩山中华寺正式启用之缘广开法宴,广度群萌。

s2 (4)

s1 (8)

是的,我困惑:像照续法师这样佛学院研究生,游学说佛于世界各国,薄览群书,年方四十,气宇轩昂,身上的袈裟真的可以阻挡滚滚红尘吗?这些年轻高学历的现代出家人,他们袈裟背后的生活和和情感,貌似蒙娜利沙的微笑,有些高深有些神秘;是的,我今天决心……要了解清楚,问个明白,这些淡出尘世繁华的僧人,他们是怎样坚持住一颗平静的佛心,走过荒烟蔓草的岁月,从容地面对纷纷扰扰的人生。

照续法师陪同我参观了寺院内部。时间是上午十点多钟,寺院内一片安静,但繁忙着,信徒香客来来往往,工作人员悄然急步在信徒中穿梭。大厅正中的佛祖默默庄严地凝视着这一切。我想,如果心怀罪恶的人一定不敢正视佛祖正义慈悲的眼睛,那光明的双目让人自觉地纯洁清静,如淋春风。寺院朴素简洁,但颂经的大殿却端然庄严,全新装修。打坐的蒲团舒软鲜艳,佛身金碧辉煌,古色古香的柜子里面陈列着佛事用品、器皿。阳光透过树梢,从窗棂斑驳投射在佛枱供俸的水果、鲜花上,梵音随香雾飘摇而上,在整个大殿中盘旋萦绕。法师说:“大殿是整个中华寺的心脏,神圣之地。其它地方可以节约简单,但大殿要尽力而为,做到最好。”接着,我参观了厨房,虽然旧,但干净整洁。七八个义工阿姨正在忙碌中准备午餐。照续法师告诉我,最忙季节,这个厨房可以供应二、三百人的伙食,厨房上下工作人员都是义工。很多义工在建寺之初便加入其中,不但出力,而且还捐助金钱,虔诚地侍俸佛祖。我想,这些忠诚的信众,佛祖的招感不在话下,但是,照续法师人格的魅力也是他们甘心追随左右的一大因素吧!

s1 (9)

最后,我们来到法师的私人空间:办公和休息之处。出乎我的想象,法师自己的空间同样十分简陋。它设置在一个小阁楼上,正对楼梯口摆了一张半米左右的小茶几,茶几正中供俸着一樽观音佛像。进门右手边用木板搭建成简易的床,然后用布帘把床隔开,余下的空间便是照续法师办公自修之地。楼梯左手边用很长的木板搭了一张可写字的工作枱,上面堆放着书藉和铺开写了一半的墨笔字草纸。看那毛笔字体龙飞凤舞,很有功力。照续法师说写字是禅修的一部份,可以静心养性。举目整个阁楼,茶几上的一套茶具可能算是最奢侈的了:木凋茶盘,中国潮洲人喝功夫茶用的那种紫纱小杯,精致可爱。微风吹拂着窗帘,鸟鸣和着轻柔的梵音,在这五月晌午阳光下的中华寺,有种空山寂静,安祥的端然。是的,这是一个庄严的早晨,我漂泊尘世浮燥的心,在佛光和梵音安静下来……

一壶清茶,开始了我们的交谈。

照续法师出生在中国四川成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因自幼体弱多病,母亲经常带着年幼的法师到家附近的寺庙上香颂佛,祈求佛祖的保佑,希望健康强壮。在劳动人民心中,佛主有求必应,求财求健康求平安,心诚必灵。也许独具慧根,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也许受到妈妈的影响,六、七岁的照续法师己经滋生了出家的念头。据照续法师回忆,成都昭觉寺清定上师、成都文殊院宽霖老和尚、新都宝光寺遍能老和尚、成都隆莲老法师,他们都是照续法师幼年的启蒙师傅,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

 s1 (13)a

s1 (14)

再看一看法师的母亲,一个普通的乡村女性,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在法师心中烙下深深的佛印–善良孝道,侠义心肠。法师介绍说,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家便收留两个无依无靠的聋盲老人,如父母般供养高堂。在N多年前的中国,举国上下,日子艰难,乡下人家更是贫困难熬,但法师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却有如此义举,可谓孝感动天。当今社会有的人连亲生父母都不愿供养:或驱逐独居,令其孤苦伶仃;或花点钱打发住老人院;更有甚者,残忍地虐待父母–中国“百事孝为天”的孝义正在没落消失。科技的发展,改革和开放,交通和资讯的发达反而使人心遥远,人与人之间筑起冷漠的高墙。“走不进你的世界,也温暖不了你的视线”,最真实不过的描写现代人。

法师告诉我,他母亲已六十有余,但并没有停下行善的脚步。更让人惊叹的是,法师母亲在家里收留孤寡老人、眼盲耳聋老人、晚期癌症患者等等达八十几人,长年累月,从照顾起居到吃穿用一应全包。不可思议的是,有些被医院判了死刑的癌症晚期患者,在法师母亲的照顾下竟然不治而愈。“这样众多的人囗,您母亲忙得过来吗?更重要的是,财政上应付得下来吗?”我说出心中的疑虑。法师回答说:“乡邻和一些慈善团体与个人,感动于母亲的善举,他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在人力和物力上并没有感到特别困难。”法师母亲被广大乡邻尊称为“刘善人”。

释照续法师自幼亲近佛祖!在经文香醺中,在母亲的孝举里,他逐步培养一颗慈悲的心,立下献身佛主、出家为善、普度众生的决心。法师的愿望终于在九岁那年变成现实,正式皈依绵阳安县罗浮山飞鸣禅院万法上师;12岁时跟随德阳市万佛寺海山老和尚;1992年5月15日,法师15岁这一天,海山老和尙派徒弟寂然亲临法师家中,邀请15岁照续法师正式出家。此时正值法师中三高考,父亲和老师都强烈要求法师留下参加高考。那个年代,乡下孩子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是读书,二是从军。因为法师自幼在校成绩名列前矛,老师们对他寄于厚望,父亲更是希望儿子可以金榜提名,光宗耀祖。在老师的挽留、父亲的反对和母亲的支持中,照续法师转身而去–从此,红尘俗世都成过往,一入佛门深似海。

只有15岁的孩子呵,会是什么样的命运等着他呢?法师说:第一站,二话不说,少年的照续法师披星戴月被带到一座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名字的深山老林中的小寺院停留两个月左右;第二站,被带到成都睢水白云山寺庙,停留禅修五个多月。法师说,该山没有任何的交通工具,就像远古的中国,山上寺庙所需生活用品都要徒步下山采购、搬运……高耸的名山古刹,斑驳的庙门,虬枝苍穹老鸦,一个只有15岁的少年,离乡背井,满载着星光明月般美好的希望和梦想,飘泊在人生的路途上。15岁,记者自己还受着父母的照顾和宠爱,只会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幻想外面的世界;15岁,记者自己的思想,除了贪玩还是一片空白,忙着幻想忙着渇望忙着朦胧的恋爱,总是我想我想我想……啊,在我满是幻想和游戏的15岁,照续法师己把身心投入到自己纯真的信仰中,勤奋的脚走在自己理想的路上。

s1 (7)

s1 (16)

在经历近一年的考验和磨砺后,法师于1992年10月15日正式剃度。从此,佛袍加身,身体瘦弱但意志坚强的小沙弥道续法师伴着朝阳,伴着晚霞,小小的身影终年忙碌地奔波在白云山的深山古寺之中。高山流水的壮观,梵音经书的浸润,挑水、打扫、做饭的辛苦–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必乱其所为”,造就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师,任重而道远。读者可能记得“三个挑水的小和尚”这首儿歌,歌词唱起来和泼可爱,但三个身处其中的小和尚是多么地无可奈何,儿歌把孩子顽皮贪玩的天性表露无疑。少年照续法师,以坚强的毅力,承受着寺院里苍白单调的岁月。日出日落,小沙弥照续法师的命运在1993年有了转机。师傅海山老和尚看重照续法师,觉得聪慧的他不能仅仅只做一个扫地做饭跑腿的小和尚,他对这个小徒弟有更高的要求和更远大的目标。海山老和尚说服伺者陪同到福建福州雪峰崇圣寺养正院学习(注:照续法师在1992年10月份剃度之后于1993年2月碾转来到福建雪峰崇圣寺),三个月短期培训后要求送照续法师去参加苏州灵岩山佛学院考试,接受正规专业的佛学深造。不负恩师所望,1993年7月在几百名考生中照续大师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苏州灵岩山中国佛学院。

从此,照续法师踏入更高境界的禅修之路,不再是僧人甲、乙、丙和丁,他开始从文字智慧方面来专研,演绎中国古老的佛教文化。如龙入海,如虎归山,照续法师跨进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宫殿,如饥似渇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畅游在佛学知识的海洋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