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說(1013):在「聯合國英語日」的感想

全盛時期的大英帝國,擁有的版圖橫跨五大洲,象徵帝國的「米字旗」在四海飄揚,永不見落日。這些輝煌的日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就維持不住了,被殘酷的現實埋葬,成為歷史的陳跡。

戰後,大英帝國在國際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很快就被美國取代,逐漸淪為二等國家,有關它的消息都是負面居多,尤其在脫歐之後,而且接踵而至。英國首相在脫歐之後換了一個又一個,都無法解決脱歐帶來的問題。主要是市場萎縮,經濟停滯不前,失業人數增加,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物價上升,民不聊生。罷工事件層出不窮,而政府卻沒有任何對策去應付。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英國的食物銀行在最近出現人滿之患。前來領取食物的人竟然包括全職的公務員,這表示他們入不敷出,必須依賴免費食物來平𧗾家庭預算。公務員選擇以罷工行動來爭取合理的待遇,是迫不得已的。除了公務員之外,其他行業的工人也紛紛走上街頭要求調整薪酬。如果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罷工行動會愈演愈烈,整個英國社會將會癱瘓。在戴卓爾首相執政的年代,政府曾以強硬的手段來平息罷工行動,取得勝利。但在現下的情況,如果政府重施故技,相信是行不通的。

除了食物銀行之外,另一項舒解民困的項目已經在英國出現,就是「取暖銀行」,歡迎付不起用來生火取暖的燃油費或電費的家庭前來取暖,度過嚴寒的日子,這和加拿大「無家可歸者收容所」提供的服務大致相同。大英帝國的子民需要尋求這種服務才可過日子,難免令人感到唏噓,而現實就是如此。

脫歐的決定是大錯特錯,這和美國主導的「與中國脫鈎」的政策同出一轍,完全違反環球一體化互補不足的理念。市場萎縮立即使到生產規模縮小,成本上升,削弱競爭力,繼而導致惡性循環,每況愈下。英國的實力比美國弱得多,所以脫歐的弊端立即呈現出來,美國的底子比較厚,與中國脫鈎還可以支撐一下,結果是兩敗俱傷,甚至會敗下陣來。

大英帝國繼續沒落,相信是無法可以扭轉的命運。一向自大的英國人雖然難以接受這個現實,但他們也必須實事求是,認真面對,為自己的國家重新定位。不可不知,忘不了過去的光輝,凡事強出頭,只會弄到焦頭爛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