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話五千年《龍的根》讀後感

書架上的書有很多我都從未讀過。疫情期間足不出戶,時間多了,與其看電視,不如多讀點書,增加見聞。所謂開卷有益,就拿起這本書來看。

說來慚愧,中國有五千年歷史,但我所知道的非常有限,而且十分零碎,對於朝代的更迭也連接不上。這本由余紫榴先生編著的歷史書,對我起了啟蒙的作用,引我進入中國浩瀚的歷史天地,探索其中之變化過程,變成今天之面目。原來一切都是有跡可尋,有理可據的。華夏曾經有過光輝的日子,但可惜未能以強勢延續,期間更出現過不少亡國的危機;中華大地上也發生過慘無人道的事跡,但前人之錯誤不但沒有產生警惕的作用,後來者仍不斷地在重複。中華民族沒有徹底被征服,實屬幸運!

中國曾經出現過很多傑出的領導者,其中爭議性最多的是秦始皇,他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地位,採納了李斯的建議,毅然下令「焚書坑儒」。其實他沒有焚掉所有的書,留下很多史書、諸子百家的著作、醫藥、卜筮及種樹之書,明令不在燒燬之列。很明顯,秦始皇燒燬的書都是一些對他政權不利的著作,就是現代所指之「毒草」。再從今天的現實來看,每個國家的執政者都在做著同樣的事,封鎖言論。西方所奉行的言論自由,其實是選擇性的自由,空間容不下反對者的聲音。「俄烏戰爭」就是最現成的例子,西方言論一面倒地在維護烏克蘭,聲討俄羅斯。俄羅斯電視台(Russia Today)在西方國家被禁播,一切消息都由政府操控,人民失去了收聽其他報導的權利。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就下達了「書同文字」的命令。中國方言多得不可勝數,但文字是統一的。這對文化傳承,教育普及,民族歸屬感的凝聚,行政效率的提升,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秦始皇在這方面的貢獻,功不可沒。反觀印度,同是歷史悠久,人口眾多,方言複雜,但沒有統一的文字,被外來的殖民者同化,要依賴英文作為溝通的工具,使本土文化變成了斷層的文化。

秦始皇另一貢獻是統一貨幣、度量衡和車軌,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聯繫,起了積極的作用。環球一體化也按照這個理念進行。

另一受到爭議的皇帝是隋煬帝,他為掠奪江南的財富,勞役百多萬人,開鑿以洛陽為中心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全長四千餘里,今天仍然通航。中國的主要河流都是從西向東流,進入大海,大運河成為南北的主要交通水道,對運輸,農業灌溉,經濟發展,貢獻良多。隋煬帝的功與過,後世人永遠談不完。

中國傑出的統治者何止於上述兩個皇帝: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東征西討的元太祖成吉思汗、「乾隆盛世」的乾隆皇帝,都在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中國人文化及文明的發展史也可以大書特書:孔子和儒家思想的興起、孫子兵法、諸子百家、墨子、老子、荀子、韓非子的創作、唐詩、宋詞、元曲、清代小說及今天的白話文,不旦形式華麗,典雅,內容豐富,並具有創意,都十分完整地被保存下來,成為中國文化的寶藏。除此之外,火藥、印刷術、造紙及指南針的發明,更是中國科學文明的象徵。

鄭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國航海史上光榮的一頁。他率領的船隊是當年世界上最大的遠洋航行巨舶,起程日期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八十年。鄭和將中國的文化與物產介紹到偏遠的地區,傳遞中國皇帝友好的祝願,帶回異國人民的友誼及建立雙邊關係的願望。中國人對這些國家沒有半點領土野心,哪裡像西方國家對異地財富的貪婪,以武力掠奪資源,殺害無辜,佔為己有。

縱觀中國五千多年悠長的歷史,每次改朝換代都是由荒唐無道,殘忍嗜殺,或昏庸無能的君主所引發。農民起義的事端在中國層出不窮,都是官迫民反的結果。著名的有秦朝的陳勝、吳廣揭竿起義、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農民起義、東漢王朝的黃巾起義、西晉的八王之亂、惰末農民起義、唐朝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宋代之方臘起義、元末的紅巾軍起義、明末的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起義、李自成起義⋯⋯千篇一律地都是因為民不聊生而衍生。

中國人口眾多,人民追求的是安居樂業,必須得到滿足,社會才可安定發展。今天國際形勢非常複雜,除了民生問題必須解決之外,還得保護國家安全不受外侮。前人的經驗,以史為鑑,可助我們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中國。(2022年3月29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