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淘宝(32):怀旧,让我爱不释手

真巧!笔者又淘到伍奇峰的艺术瓷盘。这次很有运气,一套6个,一个不缺!当笔者将图片拿给藏友王先生分享时,他的一个反应就是“怀旧”!确实,对于笔者来说,这些图片让笔者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尽管笔者小时候根本没有看到海,唯一能玩的也就是附近的水库!

vf43-1

vf43-2

从瓷盘所附资料介绍,伍先生的渔家女孩艺术瓷盘由“Artist of the World(世界艺术家协会)”发行,从1979年到1984年,一年只发行一个。在网上,瓷盘的名字是“渔家姑娘”(the Children of Aberdeen)。盘子很大,直径10.5英寸。从年龄上看,女孩的年龄在10岁左右,或者以下。典型的广东女孩,很小就知道帮家里做事了。

vf43-3

vf43-4

这个系列瓷盘分别是:
第一个:1979年“背弟弟的女孩(Girl with little brother)”,上面有艺术家的中英文签名。1978年4月21日创作。
第二个:1980年 “舢板女孩(The Sampan Girl)”,1978年创作;
第三个:1981年 “带妹妹的女孩(Girl with little sister)”,1979年11月1日创作;
第四个:1982年 “拾贝女孩(Girl with seashells)”,1981年3月3日创作;
第五个:1983年 “放海鸟的女孩(Girl with seabirds)”,1982年4月15日创作;
第六个:1984年 “姐在,弟不怕(Brother and sister)”,1979年11月1日创作。

vf43-5

vf43-6

该套艺术瓷盘的市场价值可能要超乎大家的想象!笔者为何这么说呢?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原装原味,证书齐全。第二,当年销售价格之高出乎大家想象。在几个包装盒上的价格简直是天价,一个盒子上标有$126.00/$107.10(是不是一个是加元,一个是美元,笔者不得而知),而另一个盒子上标有$70.00和$59.50。更为特别的是,原主人在所有包装盒上都贴有小标签,上面写着Elsa Goddard on hold (Aug. 8/84) (Lay away $52.00)。其实从这个小标签价格来看,在1984年8月8日,每个瓷盘售价就是$52.00。

vf43-7

vf43-8

这些久违的画面,宛如一缕新鲜空气,是否勾起了您那些早埋藏已久的纯真烂漫。自然,笔者肯定需要花一番功夫,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在美国,画家伍奇峰的名气早已随着他那些散发着浓烈中国农家生活气息的系列油画,跟随着那些光顾其画廊的中外顾客不胫而走。

伍奇峰先生来自中国广东省,50年前毕业于广东省佛山艺专油画专业,少年时随同家人一起来到香港。在香港的时候,他搜集渔家女的素材,他对中国画也是天生热爱,并且对艺术品也有很高的鉴赏力。1968年前往美国打拼。

vf43-9

大家可以看看其标价哦!

vf43-10

伍先生是位出色的画家,他擅长西洋油画。他早年的画多以渔家小姑娘为题材,淳朴、健康、朝气蓬勃的人物塑造深得大众的喜爱。这些画也成为了他的艺术生涯中的杰作。这些画的题材灵感来源于他早年在香港的经历。当时很多游客都喜爱渔家女的形象,于是,伍先生经常到香港各地的渔村写生,通过捕捉渔家女活泼、善良的性格;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得他在同一题材的创作上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天道酬勤,尤其对于一个异乡人来说,勤奋几乎成了通往成功的唯一方法。伍先生的勤奋终于开始慢慢获得了回报。据伍先生介绍,1979年初,时任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美行程结束不久,美国主流社会掀起了“中国热”,纷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多老美都热衷于去华埠购买中国的艺术品,对于中国艺术品的狂热程度到了几乎看见什么就买什么的程度。伍奇峰画廊就是在那时候顺应市场的需要而创办,刚开始成立在Clay Street,后来迁至三藩市Grant Ave。伍先生很多朋友在介绍他时,就说到“肯吃苦和能坚持他的最大的特点。”

vf43-11

vf43-12

笔者还真没有想到伍先生还有此打拼经历!这不正是今天新移民或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应该学习的好榜样吗?

看到最后,估计许多读者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何原来的主人要脱手这套难得的瓷器呢?笔者的初略了解是,原主人年事已高,最近搬到养老院居住。与笔者联系的是原主人的女儿,她表示,正因为母亲在养老院的住房相当小,自然不能再安放她的收藏品,而她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爱好,自然希望找一个珍爱者收藏!笔者,就是那一个幸运者!

vf43-13

其实,笔者与原主人或其女儿都没有见面,她将瓷盘放在门口,我拿上之后将钱放在信箱里,如此简单!

发表回复